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軾《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賞析原文與詩歌鑑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軾

送梅庭老赴上黨學官》這是一首送友赴任之作。梅庭老生平未詳,從詞里可知他是三吳地區(今浙東、蘇南一帶)人。「上黨」,一本作「潞州」,治所在今山西長治,北宋時與遼邦接近,地屬邊鄙。「學官」掌地方文教,職位不顯,可謂「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在昔韓愈身為國子博士,尚不免「冬暖而兒號寒,年豐而妻啼飢,頭童齒豁,竟死何裨」之譏。梅庭老赴任,想必不太情願,而又不得已而為之,蘇軾便針對他這種心情寫了這首詞送他。[1]

原文

門外東風雪灑裾。山頭回首望三吳。不應彈鋏為無魚。 上黨從來天下脊,先生元是古之儒。時平不用魯連書。

賞析

「門外東風雪灑裾」,是寫送別的時間與景象。儘管春已來臨,但因下雪,而氣侯尚很寒冷。而「飛雪似楊花」的情景,隱含無限惜別之意。彼此握別,意見言外,言「雪灑裾(衣襟)」而不言「淚沾衣」,頗具豪爽氣概。次句即有一較大跳躍,由眼前寫到別後,想象梅庭老別去途中,於「山頭回首望三吳」,對故園依依不捨。這裡作者不是強調三吳可戀,而是寫一種人之常情。第三句便針對這種心情進一言:「不應彈鋏為無魚。」這句用戰國齊人馮諼事,馮諼為孟嘗君食客,初不受重視,彈鋏作歌道:「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戰國策·齊策》)。此句意謂梅庭老做了學官,總算是「食有魚」,不必唱歸來。同時又似乎是說,儘管上黨地方艱苦,亦不必計較個人待遇,彈鋏使氣。兩可之間,語尤忠厚。

過片音調轉高亢:「上黨從來天下脊」。意謂勿嫌上黨邊遠,其地勢實險要。蓋秦曾置上黨郡,因其地勢高,故有「與天為黨」之說。杜牧《賀中書門下平澤潞啟》:「上黨之地,肘京洛而履蒲津,倚太原而跨河朔,戰國時,張儀以為天下之脊。」作者《雪浪石》詩亦云:「太行西來萬馬屯,勢與岱嶽爭雄尊。飛狐上黨天下脊,半掩落日先黃昏。」可以參讀。「先生元是古之儒」,此稱許梅庭老有如古之大儒,以天下為己任,意謂勿以學官而自卑。此聯筆力豪邁,高唱驚挺,可以壯友人行色。然而不免還有一個問題,上黨誠為要地,學官畢竟冷閒,既有大志大才,何以不當大任呢?這就補出末句:「時平不用魯連書」。魯連,即魯仲連,事跡參見李白《古風》詩解。因上黨是趙地,當時宋遼早已議和,故云時代承平,梅庭老即有魯連奇策,亦無所用之,只能作一介學官,即如古之醇儒,終不免像韓愈所說那樣「冗不見治」。這裡既有勸勉其安心本職工作之意;又含有對其生未逢辰不得重用之遭際的同情。

詞僅六句,卻委曲周詳,既同情於友人不得志的遭遇,又復風義相期,開導他努力於公事。作者是用自己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去影響朋友,出語灑脫卻發自肺腑,故能動人。《浣溪沙》詞調,在作者以前如晏、歐等名家手裡,大抵只用於寫景抒懷,而此詞卻以之寫臨別贈言,致力於用意,開拓了小詞的題材內容。下片的聯語對仗自然工穩,音情高古;兩片結語均用戰國故事,為全詞增添了色澤和韻味。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