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軾《湖上夜歸》原文、注釋、譯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軾

湖上夜歸》這首詩蘇軾寫於熙寧六年(1073)的春天,詩中「春風」句可見證時令。此詩實際上是蘇軾的一篇生活速寫。[1]

原文

我飲不盡器,半酣味尤長。

籃輿湖上歸,春風灑面涼。

行到孤山西,夜色已蒼蒼。

清吟雜夢寐,得句旋已忘。

尚記梨花村,依依聞暗香。

入城定何時,賓客半在亡。

睡眼忽驚矍,繁燈鬧河塘。

市人拍手笑,狀如失林麞。

始悟山野姿,異趣難自強。

人生安為樂,吾策殊未良。

注釋

不盡器:謂喝不完一杯或一盞。

籃輿:竹轎,用竹子做的轎子。

蒼蒼:深青色。天色蒼蒼,已經入夜了。

清:排除睡意努力使自己頭腦清醒起來(由於處在「半酣」狀態,觀以下「雜夢寐」可知)。

旋:一會兒。

梨花村:不一定有這個村名,以這裡梨花多而雲。

定:究竟。

亡:走了。

矍:驚懼,急視。

麞:獸名,即獐,鹿屬,似鹿而小,無角,黃黑色。

山野姿:由於從山林田野中來,舉止不合禮法的姿態。蘇軾不止一次說自己有「野性」,自稱自己是世農。

異趣:意為自己與世俗禮法、富貴人的意趣格格不入。

難自強:意為很難適應世俗禮法、適應富貴人的意趣「振作」起來,和他們一樣。

策:打算,決定,此處意為出來做官。

未良:不完美,不好。

譯文

我喝不完一杯或一盞,喝到半酣的時候更好。坐着竹子做的轎子從湖上回來,冷冷的春風拂面而來。走到孤山西邊的時候,夜色就已經深了。在夢中輕輕地長吟詩句,想好的詞句馬上就忘記了。我還記得梨花村,有一股難忘的香味。入城的時候,客人都走了,睜開睡眼猛然發現,河塘已經華燈初上。路人拍手嬉鬧着,就像快樂的小鹿。這時,我突然發現,自己與世俗禮法、富貴人的意趣格格不入。人生要想快樂,就不應該做官。

解析

開始二句,蘇軾自己說飲酒的老習慣,這次飲酒也是這樣。「半酣」,沒有到醉的程度,然在朦朦朧朧之中。第三句說的「湖」點題,即西湖。第四句寫「灑面涼」,因為酒半酣,面部發熱,經春風一吹故如此。「行到」二句點夜。「清吟」二句仍然切「半酣」,詩人作着作着,又睡着了,但一會兒又醒了,所以剛剛得到一句,馬上就忘了。清代評論家紀曉嵐說這兩句是「神來」之筆。「尚記」二句說到「梨花村」,蘇軾此時大約自梨花村來,其時梨花已開,暗香依依,蘇軾似以為此時自身尚在梨花村,還是寫「半酣」。「入城」兩句,緊緊扣住「半酣」,寫朦朦朧朧中的思維。「睡眼」兩句,寫河塘人聲鼎沸,蘇軾自朦朧中開始清醒過來。「市人」以下四句,實實在在是妙文,寫出了杭州的老百姓與蘇軾作為一個通判這樣的相當高的級別(對於一州來說是如此)的官員之間的親密無間。「失林麞」寫半酣的失態,欲藏而無處藏,而此正顯示出蘇軾極為真率的一面。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官吏能如此揭示自身,實屬難得。此無他,胸中坦蕩,毫無芥蒂之故。末二句,似乎是說後悔從仕,其實不然,蘇軾如實錄下此場面,正以其難忘,有記錄價值,其內心正以此為樂。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