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汲江煎茶》注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汲江煎茶》元符三年(1100)蘇軾作於海南。紀昀評曰:「細膩而出以灑脫,細膩詩易於黏滯,如此脫灑為難。」(《紀批》)[1]
原文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取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瓮,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注釋
「活水」句:蘇軾自註:「唐人云:茶須緩火炙,活火煎。」活火,炭之焰。
「自臨」句:楊萬里《誠齋詩話》:「第二句七字而有五意:水清,一也;深處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釣石非尋常之石,四也;東坡自汲非遣卒奴,五也。」
「大瓢」二句:查慎行云:「貯月分江,小中見大。」《查評》
腳:茶腳。《茶錄》:「凡茶,湯多茶少則腳散,湯少茶多則腳聚。」
松風:形容茶水煎沸之聲。蘇軾《試院煎茶》:「颼颼欲作松風鳴。」
「枯腸」二句:楊萬里《誠齋詩話》:「(盧)仝吃到七碗,坡不禁三碗,山城更漏無定,『長短』二字,有無窮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