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軾《水調歌頭》原文、注釋與賞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軾

水調歌頭》詞牌名。上下片,九十五字,平韻。相傳隋煬帝開汴河自製《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歌頭》即大典開始的第一章。[1]

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背景

這首詞是宋神宗熙寧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任上所作。這一時期因為與當權變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見不同,自求外放,輾轉在各地為官。熙寧九年(1076),知密州已有兩年。時弟弟蘇轍在齊州(今濟南)幕府掌書記,兄弟六七年未見。中秋之夜,攜客人登超然台飲酒賞月,面對一輪明月心潮起伏,於是乘酒興正酣,揮筆寫就此篇。這首詞反映了作者複雜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但貫穿始終的卻是熱愛生活與積極向上的樂觀精神。

注釋

把酒:端起酒杯。

.宮闕:宮殿。

今夕是何年:古代神話傳說,天上只三日,世間已千年。

乘風歸去:駕着風回到天上去。在這裡浪漫地認為自己是下凡的神仙。

瓊樓玉宇:白玉砌成的樓閣,相傳月亮上有這樣美麗建築。

不勝:忍受不住。

弄清影:在月光下起舞,自己的影子也翻動不已,仿佛自己和影子一起嬉戲。

朱閣:朱紅色的樓閣。

綺戶:刻有紋飾門窗。

照無眠:照着有心事睡不着的人。

嬋娟:月里的嫦娥,代指月亮。

串譯

明月什麼時候出現的?端着酒杯問青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宮闕里現在是什麼年代了。我想乘着風回到天上,又怕玉石砌成的美麗月宮在高空中經受不住寒冷。在浮想聯翩中對月起舞,清影隨人,乘雲御風,哪裡像在人間!轉過朱紅樓閣,月光低灑在綺窗前,照到床上人惆悵無眠。明月不該有什麼怨恨,卻為何總在親人離別時候才圓?人有悲歡離合的變遷,月有陰晴圓缺的轉換,這種事自古難以周全。但願離人都能平安康健,遠隔千里也共享月色的明媚皎然。

賞讀提示

全詞情感放縱奔騰,跌宕有致,結構嚴謹,脈絡分明,情景交融,緊緊圍繞「月」字展開,忽上忽下,一會離塵,一會入世,語句精練自然,顯示了高超的語言能力及浪漫灑脫超逸的詞風。詞中仿佛是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討着人生的意義。既有理性又有情趣,耐人尋味。詞的意境廣闊,胸懷樂觀而曠達,對明月的嚮往之情、對人間的眷戀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瀟灑的風格和行雲流水一般的語言至今還能給我們美的享受。此詞採用的是浪漫主義的手法,展現了作者的遐思奇想。古代浪漫主義傾向鮮明的詩人,其作品風格往往有豪放的一面(如李白、李賀的許多詩就是一個明證)。作者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江城子·密州出獵》固然是豪放的,但帶有浪漫主義手法的此詞也是豪放的。

誦讀時最要緊的應把握住此篇的「醉酒」狀態,雖然沒有爛醉如泥,倒也酒酣放膽、斗酒為詩了。詞的前片應描摹出「歡飲達旦,大醉」後「人月對話」的情狀。詞中其實是化用了李白的《把酒問月》《月下獨酌》等詩意,「瓊樓玉宇」「乘風奔月」「月宮高寒」神話傳說的運用,可於語態中盡情表現出中秋月夜的「歡」情「醉」意,既可表盡「歡」,也可表活「醉」。後片的誦讀應表現出佳節思親的惆悵,仍是扣「月」而行,情緒略轉低回。時值中秋,兄弟同在齊魯,相望而不能相晤,有親人不得團聚。年屆不惑,人生入秋,漸知人生短暫之緊促;加之中秋之夜,霜風漸緊,將近萬物肅殺之蕭條。洞悉事理的詞人此時此刻對人生、物質世界的缺憾積鬱了深切的感受!「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句要表現出人雖因離別而苦,月並非永遠團圓,萬事萬物之圓美、欠缺總在不容抗拒的循回輪轉之中的意思。「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句更要表現出詞人超越時空、地理的局限,共賞明月互相思念的情志。作者的這種自我慶幸和自我寬慰反映了他對人生哲理的思考。作者的思想深博而複雜,以儒為根底但並不排斥佛、老,而且善於將佛、老的某些妙理玄言與儒學理論融匯貫通,用以處理行藏、出處、進退之節。中國士大夫對待人生、事業的挫折,大體遵循兩條道路:或放棄理想,與世浮沉;或堅持理想,知其不可而為之,哪怕碰得頭破血流,甚至以身相殉。作者則以獨特的世界觀和人生觀走了第三條道路。既不放棄理想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走極端激烈抗爭,而是聽其自然,天地無窮,人生短促,以享有清風明月自矜,在寄情山水、物我交融中怡然自得。親人分離,又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寬解祝福……作者的一生不無缺憾,但他一輩子為人處世坦蕩圓通,隨遇而安,因緣而適,有效地保持了內心的平靜,一生樂觀、開朗,達到了多少人心嚮往之而苦求不得的人生境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