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甲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甲鄉隸屬於雲南省昭通市昭陽區,地處昭陽區西北部,東與灑漁鎮接壤,南和樂居鎮相接,西與魯甸縣龍樹鄉接界,北同永善縣茂林鎮相連。 區域面積212.9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戶籍人口30802人。

1959年,從魯甸縣龍樹區劃入昭通縣灑漁公社。1966年,改為建設公社。1984年,改為蘇甲區。1988年,正式改為蘇甲鄉。 截至2020年6月,蘇甲鄉下轄12個行政村。

2019年,蘇甲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2個。[1]

農村經濟

全鄉2006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904.4萬元,占總收入的28%;畜牧業收入1130.5萬元,占總收入的25%。林業收入581.4萬元,占總收入的18%;第二、三產業收入323萬元,占總收入的10%;其他收入290.7萬元,占總收入的9%。農民人均純收入768元,人均有糧303公斤。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畜牧業和第二、三產業收入和外出務工等為主。

基礎設施

至2006年底,全鄉已實現鄉、村公路村村通路,通電視、8個村通移動通訊,全鄉有586戶通自來水,有2133戶飲用井水和龍潭水,有3411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有5740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2372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移動電話的農戶數1960戶,其中擁有移動電話農戶數1680戶。

昭大公路從蘇甲鄉布初村穿腹而過,灑蘇油路直達蘇甲鄉政府,到城區交通便利,建有集貿市場5個,市場較繁榮。

到2006年底,全鄉建有沼氣池農戶46戶;建有小水窖40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0戶。全鄉有4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

文化教育

蘇甲鄉中心學校是全鄉教育教學管理機構,全鄉有教學點23個,其中九年一貫制學校1所,完小12所,單小3所,8個一師一校點,有教學樓14幢,教師宿舍10幢。全鄉有小學在校生3126人,毛入學率占適齡兒童少年的97.94%,中學在校學生560人,毛入學率占適齡兒童少年的94.78%,小學在職教師203人。其中本科學歷6人,專科學歷146人,高中學歷8人,代課教師43人。小學高級教師35人,小學一級教師125人,全鄉教師中共有黨員28人。

人文地理

四筒鼓,是伴隨喪葬而存在舞蹈,形態較為原始。舞蹈時,舞者身挎自製的直桶形木鼓,合以鑼、鉸、鎳等響器;頂腰大獎賽胯,扣胸梗脖,顯得粗獷樸拙,極有韻味。舞蹈本身以套路為結構單元,以模擬動物形態和遊戲為內容,套路動作多達80餘個,如"喜鵲登枝"、"犀牛望月"、"老牛擦背"、"黃龍三轉彎"、"貓拿耗子"等,非常豐富,跳起來騰挪跳躍、隊形極富變化。是蘇甲鄉土生土長、地地道道的地方舞蹈。[2]

資源環境

蘇甲鄉地處滇字一號工程漁洞水庫上游徑流區,森林覆蓋率達44%以上,具有較好的森林資源優勢,以核桃、板栗為主的經濟林果是全鄉群眾增收的主要支柱產業,在鄉境內藏有鐵、銅、硫等多種豐富的礦物質,具有山水之鄉的美稱。

兩條油路的建設將促進和加快全鄉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灑蘇油路和灑大油路的建設和通車,改變了蘇甲交通狀況,成為死角的歷史,解決一直困擾鄉黨委、政府行路難的問題,加大蘇甲鄉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轉移了農村富餘勞動力,增加農村外出務工勞務收入,提高了農副產品的價值率,增加群眾收入,改變群眾的陳舊面貌,注入新思想、新文化、新理念,加快蘇甲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以漁洞水庫為依託,為發展旅遊產業奠定基礎。

漁洞水庫的立法保護,受到省、市、區各級黨委、政府及部門的高度重視,必然加大蘇甲鄉基礎設施的投入和環保措施的實施,改變硬件投入不足的狀況,漁洞水庫的建成已極大改變了蘇甲鄉原來的氣候狀況,使蘇甲鄉夏季、清涼多雨,冬季逐漸暖和,是避暑過冬的好去處,在全鄉境內形成兩種差別較大的兩條風景線,首先是以漁洞水庫周邊自然美景,為景觀的生態旅遊點,它具有山青水秀氣候爽等優勢,配有豐富的各色各樣農特產品。其次是以桂花、布興、車嚕、井底高寒冷涼氣候為顯著特色的山區特色,以自然草山為風景線,結合鄉黨委、政府已重點發展的牛羊基地、苦蕎基地讓遊客可以體會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現牛羊"的草原風光,讓遊客可以吃生態肉食品,生態蕎、麥、食品,住天然草棚,享受大自然給予的恩賜,成為眾人夢寐以求的好地方。

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將促進和帶動經濟社會發展

全鄉境內藏有較為豐富的鐵、銅等礦產資源,去年在井底對永勝德等地,區政府已進行招商引資,吸引了布興鐵礦在蘇甲鄉投入開採,目前,在蘇甲鄉境內的井底、水井、蘇甲等村,還存在尚未開採的多種礦物質,以後將按照礦產資源開採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合理開採利用礦產資源,將轉移我鄉大量的富餘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3]

特色產業

蘇甲鄉素有"煙熏火腿"之鄉的美稱,蘇甲鄉屬山區鄉,氣候等資源特殊,群眾養殖,加工並醃製、煙熏過的火腿,其有質優、肉鮮、味美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歡,是群眾增收的來源之一。核桃、板栗之鄉的美稱,蘇甲鄉是昭陽區林業大鄉之一,核桃、板栗較適合在蘇甲鄉種植和發展,目前是鄉黨委、政府作為產業發展的首要項目,現在已初具規模,擁有經濟林果3萬餘畝,產量達150萬斤以上,價值達450萬元以上,具有優質、果大、味香等顯著特點,是群眾深受喜愛的特色產品之一。

企業風采

蘇甲鄉境內距鄉政府1000米處有跳石電站,該企業始建於1976年,承擔着蘇甲鄉群眾用電的功能,服務於廣大人民群眾,該企業於2004年改制後成立跳石電站責任有限公司,屬私營企業,該公司董事長朱富才多次資助蘇甲鄉公益事業,無償損助電杆、電線、電壓器等器材給蘇甲等村,幫助群眾架電、用電困難,積極參與社會事業建設和公益資助活動,深受蘇甲鄉人民群眾的好評。

扶貧開發

蘇甲鄉屬省藥品食品監督管理局掛鈎扶貧的昭陽區六個省級貧困鄉之一。省藥監局於2001年3月份掛鈎至今,對我鄉基礎設施、產業發展、群眾生產生活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等各個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幫助,省局六年來投資和呼籲10家民營企業捐資61萬元,爭取香港協同福利基金會及市、區兩級政府、職能部門共修建車嚕、拖姑、貨的、水井、井底三個村四所希望小學建設,捐資10萬元,解決桌椅,解決了學校建設後學生無桌椅,教師無辦公桌等困難。

2005年蘇甲鄉受到旱、風、洪、冰雹等多種自然災害的頻繁襲擊,使蘇甲鄉群眾生活極為困難,省藥監局領導幹部帶頭,全局共捐資金25萬元,用於購買糧食33333斤,解決群眾生活困難,渡過災後難關,省局領導高度重視蘇甲鄉的發展,多次深入蘇甲鄉調研,中草藥材、要產品等產業的開發及發展作出顯著的成效,幫助123名綴學兒童從返校園,解決他們的學費、書費等困難,同時為加強社會主義農村建設,省局還先後安排了楊令軍、蔡麗萍、楊媚、黃亮、賴雲亮等到同志到蘇甲鄉掛職和作為新農村建設工作隊指導員,幫助群眾反映疾苦,解決困難,廣泛宣傳黨的心聲,灌輸新思想、新文化,加快群眾落後習俗的步伐和進程。

市農業局掛鈎車嚕村,給予了極大的幫助支持,去年給廣大群眾送去了大米、糧食、衣物、資金,給予群眾渡過過年難的困難,幫助群眾修路,發展黃牛等培殖畜牧業養殖基地。全年年初幫助群眾解決化肥、種子等

春耕備耕困難,幫助群眾修建沼氣池等解決然問題,美化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建設,區政府辦在小松樹掛鈎給予大力支持、協調資金幫助解決村公所、衛生室的維修建設,修建了公路、橋涵,擋牆和大搞產業發展等,在布興村投入建設和維修了街道、廁所、村公所辦公樓等硬件設施,幫助群眾建設了苦蕎種植基地,市農校、市工行營業部、區地方稅務、區工商聯合會,區科技局等部門也對桂花、松樹、井底等村作出巨大的貢獻,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績。市、區林業局、扶貧辦、樂施會等部門在瓜寨村魏家包包等地投資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試點,建設了沼氣池等項目,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新農村建設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省第八次、市第六次、區第三次黨代會精神,鞏固和擴大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加強和改進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促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在區委的正確領導下,紮實有效地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明顯成效,特作以下七個方面的匯報:

班子團結一心、通力協作,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順利開展。

鄉黨委、政府、人大、紀委四套班子高度團結一致,從不推諉扯皮、上推下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商量、研究本鄉各項發展事業,團結和帶領全體鄉、村幹部和人民群眾,共建社會主義新農村,使全鄉呈現出事事催人奮進,人人創建新農村的良好氛圍。

深刻認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着重體現"三到位"。

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重大歷史任務,我鄉黨委、政府在區委的正確領導和統一安排部署下,廣泛宣傳,認真貫徹落實,深刻領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內涵,做到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到位。

全體鄉、村、組黨員領導幹部及新農村建設工作隊員認識到位鄉黨委狠抓學習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認真學習並深入貫徹黨在新時期對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和政策,特別讓全體黨員領導幹部和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新時期黨對農村工作的重要體現,是加強農村黨建的新內涵,認識到我們基層黨組織是農村工作和領導核心,要充分調動和發揮廣大黨員幹部的先鋒模範作用才能很好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通過廣泛的宣傳和深刻的學習教育活動,我鄉掀起了共建新農村的新高潮,全體鄉、村幹部在沒有資金投入的前提下,積極發動並帶領群眾改變古老的生活習性和耕作技能,清理和打掃自己的生活住所,建立清潔、舒適、乾淨的居住環境,更新觀念。

措施到位

鄉高度重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鄉黨委成立了以書記為組長,鄉長及副書記為副組長,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工作領導組和辦公室,派專人負責深入開展調研,結合我鄉實際,制定了蘇甲鄉"十一五"新農村建設規劃,並針對相應的新農村建設工作落實了工作責任制,對各村掛鈎領導及機關幹部建立相應獎懲制度,並將年終工作的劣績作為年終考評的主要依據,通過建立健全各項責任制,促進和帶動我鄉各項事業的發展,使我鄉新農村建設工作做到有組織、有規劃、有人員、有措施,確保工作取得成效。

創新務實到位

鄉黨委以實際工作為截體,帶領全體鄉、村幹部深入領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意義和深刻內涵。組織鄉村幹部狠抓春耕備耕工作,周密組織安排,確保各項農用物資早到位,確保群眾增產增收。在桂花、布興冷涼地區創建苦蕎種植基地3500畝,樣板1800畝,發放苦蕎種1.5萬公斤,發放配套專用肥180噸,在森林防火期間,鄉、村兩級嚴防死守,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工作方案和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實現了20年未出現森林火災的光榮歷史,在產業發展上高度重視群眾增收工作,精心組織群眾種植並管理好了我鄉烤煙707畝,目前煙葉的長勢和品質較好,我鄉高度重視並加大烘烤等關鍵環節的力度,確保取得好收益,積極爭取了上級部門投入資金12萬元,鄉政府配套了3萬元,修建鄉司法所一幢240m2,實施了瓜寨、布興兩個村整村推進工程,現工程進展順利,計劃生育工作有新突破,全鄉已完成結紮208例,任務數200例,完成了上級任務數的104%,一孩放環完成86例,占上級下達任務數的86%,社會扶養費徵收完成34萬元,任務數7萬元,占上級下達任務數的420%,為改善群眾生活環境,加大環境治理工作力度,爭取上級投入資金46萬元,修建了垃圾處理廠,現已接近尾聲,做好我鄉安全生產管理和民政救災救濟工作,有效保障群眾有衣穿,有飯吃,保平安。完成了大中型水庫移民後期扶持和農村低保、糧食植補錄入等工作,清除了1985線以內群眾隨水而耕種植農作物1200畝,破獲治安案件8件,破獲率100%,調解民事糾紛88件,調處率100%,調處成功率達96%,有效地促進我鄉社會穩定團結,創造了安定團結的社會局面。

整合各方資金,創建鄉級新農村建設示範點,成效顯著

為認真抓好我鄉瓜寨、車嚕兩村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工作,我鄉多方籌措、積極爭取資金統籌使用,今年來,爭取了市農業局的幫助支持,解決了車嚕村360噸優質苞谷種、720包專用化肥、220袋優質大米、2000斤良種草種,3萬斤優良洋芋種、82包衣物及20床棉被等物質,創建試驗示範新品種繁殖樣板5個,爭取了區水利局投資34萬元,建設車嚕村人畜飲水工程,解決人畜飲水困難,爭取了區經管站,獲得村容村貌治理工程10萬元的項目,爭取了區扶貧辦、林業局、樂斯會等部門及社會組織,共投資20餘萬元在瓜寨村魏家包包自然村建設沼氣池30口,種植經濟林果核桃500畝,魔芋16畝,改善群眾住房20戶,爭取了市委統戰部助資5000元解決瓜寨村下阮家營群眾吃水困難問題。爭取區城建局給予瓜寨村水泥15噸,投入房屋改建,通過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幫助,使我鄉兩個試范點群眾生產技能和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性、精神面貌有較大的改善,產業結構調整步伐逐漸加大,經濟收入增長20%以上,人均純收入達800元,糧食增長5%以上,人均有糧320斤,實現了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群眾民主管理、民主理財,現已成為蘇甲鄉的一大亮點工程。

關心支持新農村建設工作隊,營造良好氛圍

3月19日我鄉喜迎了駐村工作隊員的到來,鄉黨委、政府按照區委的安排部署,對新農村建設工作隊在生活上關心支持他們,在工作上嚴格要求他們,在思想上不斷鞭策他們,在學習上積極督促他們,得到了全體工作隊員的理解和支持,實現了群眾得實惠、幹部受教育,鄉工作隊駐村以來,全力以赴,聽從鄉黨委、政府的安排,支持配合鄉工作,和鄉、村兩級認真分析,共同研究大事、要事,作出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在1985線群眾隨水而耕,村級換屆選舉工作、計生工作、民事矛盾調解糾紛,扶貧等重大工作中,我鄉工作隊員的大力支持配合,發揮了中堅力量,使我鄉各項工作得予順利並圓滿完成,通過工作隊員的艱苦努力和工作的磨練,湧現出了能吃苦耐勞,踏實認真負責的一大批先進隊員,如賴方亮同志,深入調研,駐村開展工作,撰寫了《瓜寨村新農村建設調查與思考》,被市委新農村工作隊領導組小組辦公室簡報全文轉發,該同志爭取了兩畝半夏種給瓜寨村群眾並帶領種植,形式喜人,開創了中草藥材新產業,如周朝獻同志多次深入桂花村群眾中調查研究,詢問群眾疾苦,撰寫了桂花村發展調研報告,並幫助爭取了桌椅等辦公設備,極大地改善了村委會辦公條件,如孫德金同志積極呼籲爭取資金1000元,解決了布初村辦公費困難等問題,我鄉各村工作隊員,都深入群眾詢情問苦,及時為群眾排憂解難,並和村"兩委"一起共同分析研究,幫助各村理清思路,深得廣大幹部群眾的好評。

充分準備,紮實工作,確保村級換屆選舉工作圓滿完成。

鄉黨委高度重視村級換屆選舉工作,在鄉機關幹部的不懈努力和工作隊的大力幫助下,加強黨的領導,充分發揚民主,嚴格依法辦事,圓滿完成了我鄉村級換屆選舉工作,選舉了出群眾滿意,組織信任,有吃苦耐勞和創業進取精神的優秀年青幹部進入兩委班子,這次村級換屆選舉工作,群眾的民主意識有明顯的增強,參選率有大幅度提高,群眾滿意率達95%以上,實現了支書、主任一肩挑和兩委班子交叉任職率達70%以上。

新農村建設面臨的機遇和困難。

蘇甲鄉新農村建設面臨的機遇:

灑蘇油路和灑大油路建設是加快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

昭陽區2007年啟動的區鄉油路建設工程,有兩條公路將使我鄉群眾受益,首先,灑蘇甲公路建設將是我鄉通往外界的東大門,它的建成將徹底改變我鄉交通死角的狀況,打開東面通道,它的投資建成,與通鄉油路未建設相比,可以加快和提前蘇甲鄉15年的發展,可以使價廉物美的農副產品加價增值,增加農民收入,徹底改變了晴通雨阻和蘇甲落後的交通狀況及群眾面貌,使外面的新觀念、新思想、新信息迎運而生。其次,灑大公路的建成將打通了蘇甲鄉的南大門,開闢了蘇甲鄉三分之一村通往昭陽區城和金沙江的黃金大道,改變和解除了困擾我鄉發展的絆腳石,兩條道路的建設和建成,將極大地促使和加快我鄉農業、運輸業、商業、工業、旅遊等產業的發展,形成兩支騰飛的翅膀,大幅度地增加農民收入,徹底改變落後的生產種植觀念和陳舊的生活習俗和生活環境,增強群眾的競爭意識,加快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快速發展。

漁洞水庫徑流區配套治理工程的投入,將不斷加快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鄉地處漁洞水庫上游,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水庫面積將在蘇甲鄉境內,全鄉均屬漁洞水庫直接徑流區,由於落後的生產水平和陳舊的生活習性,加之脆弱的基礎條件,導致水庫水質日益變壞,水土流失更加嚴重,引起了省、市、區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通過省人大的多次調研並立法,出台通過了《漁洞水庫保護條例》,條例出台後,我鄉大力宣傳並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和部門的大力投入,使水庫水質有一定的改善,同時各項建設的投入必將促進了鄉的產業發展,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加大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改善和創建生態環境,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步伐。

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1、由於我鄉貧困面大,貧困程度較深,扶貧工作任重而道遠,需要投入建設,改變群眾面貌的力度還要加大,工作難度大,新農村建設的時間和步伐較慢。

落後的生產觀念和生活習性較落後,群眾的文化水平和素質較低,讓群眾從根本上轉變觀念,任務還很艱巨。

鄉財政稅收來源單一,財政困難用於發展產業,投入建設的經費嚴重不足,許多群眾反映解決的問題不能及時加予解決。

社會領域中還潛在着一些不安定因素,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影響着全鄉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

新農村建設的工作思路和下步打算

高度重視,密切配合,認真做好灑蘇、灑大公路建設。

鄉黨委、政府將認真抓好途經瓜寨、新店、蘇甲、布初等村涉及灑蘇、灑大公路建設中的土地、荒山、林地徵用和房屋折遷工作,將提供一切方便,密切配合施工單位,確保如期通車,加快我鄉經濟發展步伐。

認真抓好瓜寨村魏家包包及車嚕村鄉級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建設的在建工程,實現新農村建設宏偉藍圖。

瓜寨村魏家包包自然村我鄉已建設沼氣池30口,核桃種植500畝,魔芋發展16畝,現正準備建設改廁、改廄、改廚和地皮硬化等項目,積極爭取並整合各方資金將逐年投入建設,爭取在五年內建設村內連接路地皮硬化,戶戶連通自來水,每戶有20m2以上的糞便堆放場,有寬敞、清潔明亮的住房和廚房、廁所,有群眾集體活動廣場和誤樂室,村內有排水溝,修建河提檔牆,村內房屋全面改造完畢,戶均達牛、豬母畜一頭以上,每戶有3畝以上的經濟林果和經濟作物,實現人均純收入1500元,人均有食達450公斤,群眾實現全面脫貧,群眾達到民風純樸、整潔,群眾民主管理、民主理財。

爭取市農業及社會各界的幫助,整合資金,共創新農村建設宏偉目標,帶領群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群眾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為重點,着力解決"三改三建三清五通"問題,以集體經濟建設為突破口,積極抓好"五建"工作,傾心盡力搞好"六抓",千方百計增收、創收,五年內使車嚕村人民群眾人均純收入達1560元,人均有食達450公斤,人均純收入年遞增32%以上,糧食年遞增28%以上,改造329戶,1311人的住房問題,解決70%以上群眾飲水困難,實現戶戶通上優質電,組組暢通公路,村廣播、電視、電話覆蓋率達9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五年,新農合參合率達100%,實現村內無多孩、無非婚生育人口,人口自然增長率有明顯的下降,社會治安狀況較好,社會文明程度得到進一步加強。消除落實的思想觀念,村風文明,民風純樸,人民生活經濟寬裕,基本達到脫貧致富,民主管理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而取得新進步。

認真抓好省藥監局投入的基礎設施建設。

鄉積極爭取獲得了省藥局的支持幫助,準備投入55萬元資金,將新建瓜寨村農貿市場街道硬化、新建九年一貫制學校食堂和改建蘇甲街人畜飲水建設,通過該批基礎設施的投入建設將極大地改善我鄉部分群眾趕集難、吃水難和中小學生吃飯難等困難,紮實有效地推進我鄉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認真抓好扶貧工程,切實改善群眾衣、食、住、行等問題。

鄉將認真抓好整村推進扶貧工程,儘快解決布興、瓜寨兩村群眾的住房難、增收難問題,着重落實好車嚕村容村貌治理工程和車嚕村公路建設等工程,早日實現群眾有路行、有房住、有衣穿、有水喝的迫切願望。

認真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人民群眾幸福安康。

安全生產工作是我鄉的重中之重,我們將認真抓好交通安全,消防、礦山安全,森林安全,食品安全,校園周邊環境安全等工作,確保人民群眾和平安康,家庭幸福,構建和諧社會。

認真做好防汛抗旱減災救災工作。

由於蘇甲鄉是多種自然災害頻繁襲擊的貧困鄉,黨委、政府將高度重視抗旱救災準備工作,確保人民群眾減災保收創安康。

認真做好充分準備,抓好新農合日常管理和林權制度改革準備工作。

新型農村醫療合作和林權制度改革均涉及千家萬戶的惠農工程,我鄉將認真抓好新農合日常管理,讓群眾醫療衛生工作得予有效保障,積極準備收交籌資費用工作和林改工作,針對綜錯複雜的林權制度改革問題,將本着公開、公平、合理的原則,認真核實,理清權屬,確保惠農政策如期實現。

狠抓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創造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

將繼續加大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加大力度打擊稱霸一方的惡暗勢力和危害社會的不法分子,杜絕和減少黃、賭、毒等各種犯罪活動發生,確保人民財產不受侵犯,保一方平安。

認真抓好計劃生育工作

將繼續加大計生工作力度,掃清計生結紮尾欠,對政策內的超生結紮對象做到應扎盡扎,做好獨生子女辦證和社會扶養費徵收工作,為迎接上級檢查和順利完成計生工作任務而做好充分準備,有效控制我鄉人口增長,促進人口資源、生態協調發展。

基層組織

全鄉建有黨支部21個,共有黨員549人,少數民族黨員65人,其中男黨員423人、女黨員126人。

全鄉建有團總支2個,團支部12個,共有團員263人。

民俗文化

舞蹈,形態較為原始。套路動作多達80餘個,敬酒歌:蘇甲鄉是漢、苗、彝族雜居的多民族鄉鎮,在舉行重大節日活動,苗族、彝族同胞,帶着最真誠、純樸的感情向客人用牛角、羊角敬酒,唱起苗、彝敬酒歌,苗族端午節、彝族火把節將是他們充分發揮民族傳統的好節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