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蘇州雲岩寺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蘇州雲岩寺塔[1](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漢族古塔建築,是國家AAAAA級景區;位於江蘇省蘇州市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相傳春秋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塔七級八面,內外兩層枋柱半拱,磚身木檐,是10世紀長江流域磚塔的代表作。由於宋代到清末曾遭到多次火災,故頂部的木檐均遭毀壞,現塔身高47.7米。1956年在塔內發現大量文物,其中有越窯、蓮花石龜等罕見的漢族傳統藝術珍品。

建築結構

該塔為仿樓閣式磚木套筒式結構。由8個外墩和4個內墩支承。

屋檐為仿木斗拱,飛檐起翹。塔內有兩層塔壁,仿佛是一座小塔外面又套了一座大塔,其層間的連接以疊澀砌作的磚砌體連接上下和左右。 虎丘塔塔身平面呈八角形,由外墩、迴廊、內墩和塔心室組合而成,內墩之間有十字通道與迴廊溝通,外墩間有8個壺門與平座(即外迴廊)連通,設計完全體現了唐宋時代的建築風格。由於塔基土厚薄不均,塔墩基礎設計構造不完善等原因,從明代起,虎丘塔就開始向西北傾斜。經專家測量,塔尖傾斜2.34米,塔身最大傾斜度為3度59分,虎丘斜塔也被稱為「中國的比薩斜塔」。

塔系平面八角形,每個面上都有一扇門,七級。原來的塔頂毀於雷擊。1956年重修時,在第三層夾層內發現石函、經箱、銅佛、銅鏡、越窯青瓷蓮花碗等大批珍貴文物。虎丘塔高47.7米,塔身全磚砌,重6000多噸。

歷史沿革

虎丘塔,又稱雲岩寺塔,位於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相傳春秋吳王夫差就葬其父(闔閭)於此,葬後3日,便有白虎踞於其上,故名虎丘山,簡稱虎丘。虎丘塔,是馳名中外的宋代古塔。

虎丘塔,始建於公元601年(隋文帝仁壽元年),初建成木塔,後毀。仍存的虎丘塔建於公元959年(後周顯德六年),落成於公元961年(北宋建隆二年),比意大利比薩斜塔早建200多年。

自明代起,由於地基原因,虎丘塔就向西北傾斜,塔頂中心偏離底層中心2.3米,斜度2゜40』,被稱之「東方比薩斜塔」。

1956年,蘇州市政府邀請古建築專家採用鐵箍灌漿辦法,加固修整,終於保住了這座畝塔。

1961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

旅遊貼士

所屬城市:蘇州

景點分類:宗教聖地

開放時間:8:00 - 17:00

門票價格:(淡季)40元/位 每年10月31日至4月15日,(旺季)60元/位 每年4月16日至10月30日。

聯繫地址:蘇州城西北郊,距市中心5公里

交通情況:虎丘首末站: 游1路 游2路 146路 虎丘路: 816路 949路

景區圖庫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