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蒼溪縣石馬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蒼溪縣石馬鎮隸屬於四川省廣元市蒼溪縣。1951年建石馬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18公里。面積55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1.79萬人(2017年)。

石馬鎮位於蒼溪縣城東北部山區,屬全縣最邊遠的鄉鎮,轄17村1個居委會(轄石馬、紅星千佛秧田、青平、靈觀、岳王、橋樑、松埡、紅鳳、青山、五峰、月爾、小沙、老木、安家、馬鞍、真武)。5557戶,118個組,20487人,幅員面積55.16平方公里,屬旺、南、巴、蒼四縣(區)接壤地帶,舊志稱其地為「三步兩洞橋,牛飲三縣水,雞鳴四縣天」。

政府駐地石馬場(以古有一匹石馬而得名)。屬典型的山區農業鎮和勞務輸出大鎮,全鎮盛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苕等糧食作物和油菜、花生、獼猴桃、魔芋(灰菜)、沙參、杜仲、黃柏等為主的經濟作物和經濟林木,畜牧業發展以生豬、毛兔為主,並輔以小家禽,是縣確定的獼猴桃基地鎮和毛兔基地鎮。[1]

中文名稱: 石馬鎮

外文名稱: Shima Town

行政區類別: 建制鎮

所屬地區: 四川省廣元市

下轄地區: 石馬、紅星等17個村委會

政府駐地: 紅星社區

電話區號: 0839

郵政區碼: 628434

面 積: 55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1.79萬人(2017年)

方 言: 川渝方言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廊橋

車牌代碼: 川H

基本概況

蒼溪縣轄鎮。1951年建石馬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1992年建鎮。位於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18公里,通公路,面積55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1.79萬人(2017年)。轄石馬、紅星、千佛、秧田、青平、靈觀、岳王、橋樑、松埡、紅鳳、青山、五峰、月爾、小沙、老木、安家、馬鞍、真武17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產煙葉雪梨和獼猴桃。

地理環境

石馬鎮地處蒼溪縣東北隅,轄1個居委會,17個村共118個村民小組,全鎮總人口20658人,距縣城118千米。與旺蒼縣九龍鄉、南江縣雙流鄉、巴中市恩陽區玉井鄉接壤,舊志稱其「三步兩洞橋,牛飲三縣水、雞鳴四縣天」。全鎮面積55.1平方千米,平均海拔720米,森林覆蓋率達到49%,有耕地面積10777畝。

石馬鎮是典型的丘陵多山地形,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該鎮是典型的山區農業鎮和勞務輸出大鎮,全鎮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和油菜、花生,獼猴桃、魔芋等為主的經濟作物,畜牧業發展以生豬、毛兔為主;是蒼溪縣確定的獼猴桃基地鎮和魔芋種植基地鎮。獼猴桃、魔芋、中藥材等特色產業逐步成長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龍頭項目。

經濟概況

石馬鎮是典型的山區農業鎮和勞務輸出大鎮,獼猴桃、魔芋、中藥材和勞務收入是石馬老百姓的主要收入來源。

近年來,石馬鎮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做大做強獼猴桃、魔芋、中藥材三大產業。今後還將繼續抓好獼猴桃這個領軍產業,在管理上上檔升級,對獼猴桃實行穩面積,抓品質,強管理,提高單產爭效益。管護好現有種植面積,創造高品質商品果,將30%的鮮果成為航空果;適度發展松埡、岳王、馬安、秧田獼猴桃產業。

魔芋是石馬一大優勢產業,該鎮積極培育業主大戶,加強與龍頭企業對接,以點帶面、科學種植,成立專業合作社一個,全鎮種植1800畝,種植戶1300戶,年產量2300噸,總收入900萬元,該鎮還建了一個魔芋加工廠,開展魔芋深加工,將經濟效益最大化。石馬已成為蒼溪縣魔芋第一大鎮。 中藥材種植髮展潛力巨大,投入小回報大。石馬鎮黨委政府認識到這一點,與廣元太星藥業有限公司合作,在中華村搞土地流轉,種植白芷、茯苓等200餘畝,年產值近百萬元。預計全鎮中藥材種植面積可達500畝。

勞務產業在該鎮經濟收入中占據了半壁江山,2012年,石馬鎮外出務工7000餘人次,外出務工收入8000萬元。該鎮把發展勞務產業作為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增加農民收入的富民產業來抓,強化工作組織機構,制定相關政策措施,推動全鎮勞務產業健康快速發展。一是通過調查摸底,建立勞務輸出數據庫,藉助勞動力市場網絡信息平台,積極引導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二是大力培育勞務中介組織,進一步壯大勞務經紀人隊伍,組織帶動農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三是加大對勞務輸出人員擇業導向培訓和基本技能培訓,真正實現了「輸得出、走得穩、留得住、幹得好、掙得多」的目標。

交通建設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10月9日,石馬鎮千佛村四組村民李明雙回想起以前的泥石路感慨,以前過年很多人有車只有停在鎮上,步行回家。

石馬鎮千佛村四、五組與白山鄉、彭店鄉相連,隔溝相望,山水相依,這條通組公路是通往白山鄉、彭店鄉的跨鄉公路,全長2.2公里。千佛村多次召開村民議事會,共商硬化此路段,老百姓久盼硬化這條公路。群眾積極籌資投勞,千佛四組共81人,人平捐資2000元,組長李明雙一天就收到捐款16.2萬元,在河北務工的建築包工頭李友才全家五人,捐款十萬元。工程全面竣工,徹底解決兩個組、90戶、453人的出行難問題。

近年來,石馬鎮從群眾最切、最急、最盼的交通、水利建設入手。利用項目推動、統籌規劃、群眾參與、嚴格管理,進入程序,來推動石馬基礎建設大發展。統籌協調,各村配合,投資2050萬元石玉路、石南路15公里全面硬化通車。硬化千佛聯網路2公里,硬化中華通村路6公里,岳王通村路2公里,啟動五峰聯網路,堅持每年兩次村道維修機制。對全鎮11口山坪塘進行標改,建防滲石渠5千米。

歷史文化

相傳,孫悟空大鬧天宮,眾神顫慄,金甲神將不甘寂寞,乘馬躍出南天門,脫離仙禁。降於天馬山,日息石馬院,夜飲小溪之水,食於林間荒野。然,水草不豐,煙火不旺,人跡罕至,尤顯淒涼。便愛貧恨富,夜襲稼禾,貧則豐,富則荒。富者恨而夜擊,鞍失馬鞍山,腿折跌馬坎,殘身臥於現址。1986年,重塑坐西向東脫水而出白龍馬,環繞映馬池。

石馬鎮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總人口20049男10570女9479家庭戶戶數4937家庭戶總人口(總)19922家庭戶男10486家庭戶女94360-14歲(總)54630-14歲男30820-14歲女238115-64歲(總)1359115-64歲男698115-64歲女661065歲及以上(總)99565歲及以上男50765歲及以上女488戶口本地住在本地19676社會

2006年4月5—6日,受蒼溪縣石馬鎮人民政府的邀請,市科技局委派市科技試驗示範食用菌技術人員到蒼溪縣石馬鎮舉辦了獼猴桃套種食用菌技術培訓會。經科技服務大廳工作人員介紹,在與市科技局幾位農業技術人員仔細研究,諮詢確認了獼猴桃套種食用菌是立足當地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經濟的又一新經濟增長點。市科技局領導高度重視,派專業技術人員前往石馬鎮舉辦了由鎮、村及部份專業大戶共三十多人參加的獼猴桃套種食用菌培訓會。會上技術人員詳細地介紹了獼猴桃的生理特點、袋料香菇、袋料平菇的理論基礎和高產栽培技術,現場演示了制袋、滅菌、接種等生產操作方法,並實地製作了袋料香菇3000袋。

這次培訓會的舉辦,既表明了基層政府和農民對科技的強烈需求,也體現科技服務熱線的作用。與會人員認為這次培訓會學到了持術,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見,表示回去以後一定要精心準備,大力發展.

視頻

20180323蒼溪石馬鎮鄉村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