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艾希曼審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的圖片

內容簡介

根據一手資料深挖庭審細節,細膩筆觸還原艾希曼審判現場,深度討論人性的「惡」的問題。

補充論證阿倫特等對於大屠殺的討論,冷靜客觀評述《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作者利普斯塔特是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顧問,為大屠殺研究事業奮鬥終身,《艾希曼審判》是其集大成之作。

本書有冷靜嚴肅的陳述,也有扣人心弦的情節,為深入探索艾希曼審判和倖存者對後世的影響提供重要資料。

艾希曼審判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利普斯塔特以難得一見的簡潔語言,構建和探索了艾希曼審判所開啟的道德困境的大門。她為記錄20世紀可怕和令人沮喪的事件做出了不可忽視的貢獻。——《華盛頓郵報》

利普斯塔特將這一事件還原成一部扣人心弦的法律劇,並將其描述成以色列歷史上的關鍵時刻……在為《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做出結論時,她是冷靜而公平的。——《紐約時報書評》

《艾希曼審判》既引人入勝又細緻入微,任何不想翻閱八卷審判記錄的人都應該讀一讀。——《耶路撒冷郵報》

1960年5月,納粹戰犯、「ZUI終解決方案」重要執行者阿道夫•艾希曼在阿根廷被捕。隨後,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對其進行了一場全球矚目的審判。在世界面對種族滅絕這一仍在持續的行為並思考倖存者命運的時候,這場審判成為全世界司法程序的試金石,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法律和道德框架,使我們能夠直視「惡」的問題。著名歷史學家利普斯塔特詳述了艾希曼審判的過程,並對漢娜•阿倫特等哲學家在猶太人大屠殺方面的學術研究進行了補充論證,深入分析了大屠殺倖存者的意義和對後世的影響。本書結合了歷史視角和當代緊迫性,在敘述中注入了扣人心弦的情節。

作者簡介

德博拉·E. 利普斯塔特(1947— )

美國歷史學家,美國大屠殺紀念博物館的顧問,自1993年起任教於埃默里大學現代猶太歷史與大屠殺研究專業,2021年被提名為「美國管控與打擊反猶主義特使」候選人。主要作品有:《否認大屠殺》(1993)、《審判史:與大屠殺否認者同庭之日》(2005)、《艾希曼審判》(2011)和《反猶主義:此時此地》(2019)。

書評

「那些未曾在場的未來的世代,必須銘記。而曾經在場的我們,必須講述。」

艾希曼的審判使得社會對大屠殺的態度從缺席到關注,讓倖存者有機會站在更大的舞台揭露納粹的罪惡與暴行,而這些本是審判法官認定無重要性的證言證詞,恰恰是在公訴者豪斯納制定的訴訟策略下,吸引到以色列的年輕人和世界上猶太人,還有整個世界的注意力,意義重大。

同時這場審判使得學術界開始關注大屠殺與種族滅族的研究,文學界湧出一大批紀實文學、小說和回憶錄,媒體也開始製作相關的暢銷電視劇與電影大片,法律界在爭論後達成共識:種族滅絕的兇手不能借服從更高指令來躲避罪責。

同時哲學家對這場審判也有不同的解讀,在極端環境下不反抗而赴死是不是原罪,而英雄主義到底能多有意義,為了活命而相互指控可以作為譴責倖存者的理由麼?等一些列問題被廣泛討論。

艾希曼的審判使得我們這些不在場的「聽眾」,通過因審判而賦予更具權威性的發言,了解到倖存者本來極具私密的經歷。與南京大屠殺一樣,當倖存者逐漸消逝,它必須被特殊關注。銘記歷史,勿忘國恥。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