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設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色彩設計(或是色彩設定),是動畫製作上的一個專屬職稱。在動畫製作過程中,所有人物、服裝、交通工具、甚至是小道具上的一切顏色,都是交由色彩設計來決定。[1]
- 中文名: 色彩設計
- 外文名: Color design
- 別 名: 色彩設定
- 定 義: 動畫製作上的一個專屬職稱
- 領 域: 美術,設計
目錄
簡介
色彩設計的工作,就是負責決定在動畫中出現的人物或是物品所顯示在畫面上的顏色。而且為了配合畫面中的劇情發展,該顏色在不同環境下(例如:清晨、正午、傍晚)的預期明暗變化都必須先被色彩設計所指定。如此一來,上色人員才能明確知道所負責的原畫稿必須選用哪些顏色。因為畫面的色彩基調將會深深影響該動畫作品給觀眾的印象,所以色彩設計在作品的企劃初期即占有一定的重要性。指定顏色的工作以往都由美術監督來負責,但來由於動畫業界分工變細,所以這個職位便應運而生。
原理簡介
色彩由光引起,而光又有其物理屬性。三原色(紅、黃、藍)是色彩構成的基本要素,將三原色以適當比例混合,可以得到各種不同的色彩。色相、明度、純度稱為色彩三要素。色彩三要素是色彩最基本的屬性,是研究色彩的基礎,也是最重要的概念。它們是研究色彩的基礎。
兩個鮮艷的色塊放在一起產生強烈的刺激感,兩個柔和的色塊放在一起產生和諧的美感。不同的色塊組合帶給人千差萬別的視覺感受,通過科學的系列的訓練方法,理解色彩組合的概念,掌握色彩搭配的規律,就可以用直觀有效的色彩設計作品表達平面設計的主題。
色彩對視覺有刺激作用,在視覺傳達設計中常常具有先聲奪人的力量,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設計的視覺衝擊力的主要體現吧。「遠看色彩近看花」、「七分顏色三分花」正說明色彩極易引起人的情感反應與變化。人的視覺對於色彩的特殊敏感性,決定了色彩設計在包裝視覺傳達中的重要價值。
色彩視覺
識別性
色彩計劃實施應配合企業識別系統或品牌識別系統的色彩計劃,成為決定競爭品牌彼此差異性的重要因素,如使消費者提高色彩識別能力與鞏固記憶力。在世界名牌膠捲中,柯達的黃色、富士的綠色、柯尼卡的藍色、三菱的紅色等,均是利用色彩來擴大彼此的差異,增進了各自獨特的視覺作用。塑造強烈的誘目性與辨認性,利用色彩的識別性,進行明確差異化的包裝設計,可強化產品特性。
形象色
對於某些商品,幾乎是一看到包裝的色彩,便知道是什麼產品,這是因為使用了形象色作為包裝的主色調。形象色主要用於食品和飲料一類的包裝中,如桔子汁、咖啡茶等的包裝,有較強的直觀性,便於選購商品。包裝色彩與商品內容及品質性格有着相互依存的內在聯繫,各類產品都在消費者心目中產生根深蒂固的「概念色」、「慣用色」與「想象色」,色彩的形象化就直接影響到消費者對商品內容的判定。因此,貫徹形象色戰略是十分重要的。如日本可爾比斯公司的果汁包裝設計,明確以藍紫色代表藍莓汁,黃色代表鳳梨汁,綠色代表芭樂汁或檸檬汁,明確的說明了商品內容。如市場所見的咖啡包裝設計的色彩效果,集中於色彩形象尺度表「溫暖、強烈」象徵的紅、茶、褐、黑等色。而女性用品中,高明度的柔和色是慣用的「固有色」,以「柔和、淡雅」的格調迎合溫婉輕柔的特性。同時為了強化差異性,也採用色彩強烈的配色。
所謂商品形象色,一是泛指不同商品在人們印象中的固有色;二是泛指不同大類之商品的包裝上,所慣常使用,能促進銷售和便利使用的色彩或色調。有些色彩,會給人以甜、酸、苦、辣不同的味覺感,以致不同的嗅覺感受。如深咖啡色、奶油色、點綴少量的黃綠色比較甜蜜,是引起食慾的顏色。因而食品類的包裝普遍採用暖色系的配色,如果硬要「標新立異」用灰藍色調設計餅乾的包裝,用銀灰色設計午餐肉的罐貼,勢必使人初看之下發生誤解,細看之後產生減退食慾的惡感。美國一家無人售貨商店發現肉類的銷售量下降,是因為店裡新安裝了一扇藍色的窗子,藍色與肉的暖色相混合,使肉類看起來有腐爛變質的感覺,可見色彩對包裝設計的促銷所起的重要作用。
象徵色
色彩的個性與產品及企業的特點能夠相通,並藉助人們的觀念、認識和共同的心理聯想所能理解的顏色,運用包裝和企業形象(標誌)的設計,這類顏色稱為象徵色。特殊的商品需以特定的色彩加以標識,引起消費者的注意,並起着保護商品、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功能。
如以不同的色區別不同種類產品系列包裝:洗髮膏的中性、濃性、淡性分別以粉紫、粉紅、粉綠三色區別化學成分或功效,護膚品有適用於中性、油性、乾性皮膚的差異,也應用不同色彩作相應標示色,但在面積形狀位置上應加以規範化。
如紅色用於藥物包裝,暗示是滋補性藥物,而藍色和綠色的則暗示是消炎、清熱藥物。又如象徵冷暖的藍紅二色,可用於象徵電風扇廠、製冷設備廠的企業形象,可作為企業的標準色。在國際上流行的某一企業或公司的標準色及標準系,大都是用象徵色。企業的標準色有單色、雙色和三色以至更多,單色標準色,容易產生明確 而強烈的印象,彩度應飽和。如可口可樂的標誌只用了一套紅色。兩色標準色個性較強,運用得好,明視度最佳。如百事可樂標誌用了藍、紅二色。三色標準色是最有調合作用的標準色,能滿足視覺要求。如「富士膠捲」的標誌用紅、綠、黑三色,並以綠為主色調。同一企業(公司)的產品繁多時,需制定一套標準色,用系列產品的包裝設計。運用企業的標準色和標準色系,可以區別於同類產品,以提高傳遞產品信息的速度,有時只要見到那幾種色,便知道是什麼商品,這是由於顏色的識別性一般比圖形和文字的強,這樣可提高企業的知名度,促進產品的推銷。
色調確定
概述
色調在設計色彩學中是指一個色彩整體構成傾向的總概念,即一件包裝設計作品中全部色彩所組成的總的色彩效果,是一個色彩組合與其他色彩組合相區別的體現。構成一幅主色調的畫面一般主導色約占75%,襯托色約占20%,點綴色約占5%。
色調類型
- 色調形成是由色相、明度、純度、令暖、面積等多種因素構成的,其中主要因素起主導作用,就可稱為某種色調。[2]
- 鮮明色調: 華麗、鮮艷,多用於運動用品、玩具、食品包裝;
- 強烈色調: 較鮮明色調,略帶濁味,用於多種包裝;
- 黑色調: 堅硬、隱秘,具有炫酷感,可用於多種包裝設計;
- 暗色調: 較深色調穩定、炫酷多為傳統產品包裝設計採用。
- 深色調: 較強烈色調,適用於多種包裝;
- 暗灰色調: 接近黑色,但具嚴肅、細密感,在包裝設計中應慎用;
- 中灰色調: 中性、穩定、枯萎、含混,具有端莊感,在包裝設計中應慎用;
- 灰色調: 含蓄、細膩,可為多種包裝設計採用;
- 淺灰色調: 較粉色調稍暗、樸素、單純,多用於工業產品包裝;
- 淺色調: 間於粉、明色調之間,朦朧微妙,多用於化妝品、食品包裝;
- 粉色調: 含有較多的粉色,柔和、纖細,多用於兒童用品、內衣、衛生用品包裝;
- 白色調: 清朗、透明,具有現代感,幾乎可用於任何包裝設計;
色調方法
色調的構成應從諸色塊的構成關係角度出發,抓住色彩節奏與韻律,巧妙有機地調度,各種色彩,按照一定的層次與比例,有秩序有節奏地彼此相互連結、相互依存、相互呼應,從而構成和諧的色彩整體,而多樣與統一仍是色塊處理、色調構成的基本法則。
色彩面積
色彩之間在數量上的多與少、大與小的比例差別決定了色調的傾向,突出任何—種明度或純度因素的色相面積就無疑是強調了與之相聯繫的色調傾向。同一種色彩,面積大則光量、色量亦增強,易見性高,穩定性大;面積小則光量、色量亦減弱,易見性低穩定性小。尤其是許多對比色、補色本身並不調和,但改變面積比例後則十分協調。面積對比還體現在色塊的分割運用上,如把等大的補色分割成許多小條、小塊、小點再作交叉排列,其色彩效果與大面積並置就截然不同。
一般認為,較強的色可縮小面積,較弱的色可擴大面積,如在構成中使用了與調和比例不同的面積關係。有意識地將一種色彩占支配地位,那麼將取得各種富有感染力的配色效果。
色彩均衡呼應
不同形狀的色相、明度、純度的色塊處於不同位置,給人的「重量感」是不盡相同的,深暗、鮮艷對比強烈,暖感的色塊感覺較重,淺淡、模糊、對比軟弱;冷感的色塊感覺較輕,前者應處於基準中心後者可距基準中心稍遠,在構成中應注意它們之間疏密關係的力的平衡與穩定。
任何色塊在構成中部不應是孤立出現的,它需要同種或同類色塊的上下、前後、左右諸方向彼此互相呼應。並以點、線、面的形式作出疏密、虛實、大小的豐富變化。
色彩主次
色調構成應根據內容、圖形、效果,分色彩的主次關係,即主導色、襯托色、點綴色。
主導色、占畫面面積75%左右。高純度的色相十分搶眼,視覺誘惑力強易成為主導色;面積大的色塊充滿空間,視覺效應性大易成為主導色;主體形象的色彩有視覺的特殊吸引力,易成為主導色;中心位置的色彩影響整個色彩的構成,也易成為主導色。
襯托色、占畫面面積20%左右。色彩的襯托主要依賴於各種形式的對比,主要形式有:明暗襯托——用較大面積的亮色(或暗色)與較小部分的暗色(或亮色)進行對比;冷暖襯托——用較大面積的冷色(或暖色)與較小部分的暖色(或冷色)進行對比;灰艷襯托——用較大面積的灰色(或艷色)與較小部分的艷色(或灰色)進行對比;繁簡襯托——用較繁雜的色(或簡潔的色)與簡潔的色(或繁雜的色)進行對比。
點綴色、占畫面面積5%左右。點綴色具有醒目、活躍、生動的特點,在構成中「平中求奇」、「錦上添花」,應注意其位置與面積關係,可在暗色(或明色)中點綴明色(或暗色);冷色(或暖色)中點綴暖色(或冷色);灰色(或艷色)中點綴艷色(或灰色)。 主導色、襯托色、點綴色是互相對比與依賴而出現的,它們與面積的關係是靈活與豐富多變的,有十分微妙的轉換性,與神奇的動態過程。
色彩漸變
多元化的色彩設計;漸變是指一種色按一定比例有規律地逐漸轉變到另一種色的連續過程。色彩漸變在構成中能使對比色趨於緩和,表現光感、層次、距離,並突出重點。漸變的種類有色相漸變——鄰近色、類似色、中差色、對比色、互補色相的漸變;明度漸變——無彩色黑、白、灰漸變,同種色的明暗漸變;純度漸變——純色至灰色的漸變、補色互混漸變等。
色彩裝飾美化
色彩在人們的社會生活、生產勞動以及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中的重要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現代的科學研究資料表明,一個正常人從外界接受的信息百分之九十是以上是由視覺器官輸入大腦的,來自外界的一切視覺形象,如物體的形狀、空間、位置的界限和區別都是通過色彩區別和明暗關係得到反映的,而視覺的第一印象往往是對色彩的感覺。對色彩的興趣導致了人們的色彩審美意識,成為人們學會員能夠色彩裝飾美化生活的前提因素,正如馬克思所說「色彩的感覺是一般美感中最大眾化的形式」。
色彩心理
]
色彩心理是客觀世界的主觀反映。不同頻率的光作用於人的視覺器官而產生色感時,必然導致人產生某種帶有情感的心理活動。事實上,色彩生理和色彩心理過程是同時交叉進行的,它們之間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制約。在有一定的生理變化時,就會產生一定的心理活動;在有一定的心理活動時,也會產生一定的生理變化。比如,紅色能使人生理上脈搏加快,血壓升高,心理上具有溫暖的感覺。長時間紅光的刺激,會使人心理上產生煩躁不安,在生理上欲求相應的綠色來補充平衡。因此色彩的美感與生理上的滿足和心理上的快感有關。
色彩心理與年齡有關 根據實驗心理學的研究,人隨着年齡上的變化,生理結構也發生變化,色彩所產生的心理影響隨之有別。有人作過統計:兒童大多喜愛極鮮艷的顏色。嬰兒喜愛紅色和黃色,4~9歲兒童最喜愛紅色,9歲的兒童又喜愛綠色,7~15歲的小學生中男生的色彩愛好次序是綠、紅、青、黃、白、黑;女生的愛好次序是綠、紅、白、青、黃、黑。隨着年齡的增長,人們的色彩喜好逐漸向複色過渡,向炫酷的黑色靠近。也就是說,年齡愈近成熟,所喜愛色彩愈傾向多元化。這是因為兒童剛走入這個大千世界,腦子思維一片空白,什麼都是新鮮的,需要簡單的、新鮮的、強烈刺激的色彩,他們神經細胞產生得快,補充得快,對一切都有新鮮感。隨着年齡的增長,閱歷也增長,腦神經記憶庫已經被其他刺激占去了許多,色彩感覺相應就成熟和柔和些。
娛樂場所採用華麗、興奮的色彩能增強歡樂、愉快、熱烈的氣氛。學校、醫院採用明潔的配色能為學生、病員創造安靜、清潔、衛生、幽靜的環境。夏天服色採用冷色,冬天服色採用暖色,可以調節冷暖感覺。青年服色採用強烈、跳躍、閃爍、明快的配色更能表現兒童的活潑感,以逗人喜愛。美麗嬌艷的眼飾色調可使婦女顯得年輕、奔放、活潑、富有朝氣。樸素、大方、鎮靜的服飾色調可以襯托穩重、自信的性格。倘若是大紅大綠的花哨衣着在特殊場合穿着就能使人產生輕佻、不穩重的感覺。因為把精力全部投入事業的人是沒精力放在尋求色彩刺激上的。在醫學上,淡藍色能夠使人退燒,血壓降低;赭石色能使病人血壓升高,增強新陳代謝;藍色有利於外傷病人克制衝動和煩躁;利用藍色熒光燈照射患有黃疸病的嬰兒有一定治療效果,綠色有利於病人休息,紅、橙色可以增強食慾,紫色可以使孕婦安定,減輕分娩的痛苦等。
參考文獻
- ↑ 色彩設計基礎知識整理
- ↑ [平面設計視覺上最舒服的顏色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