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良鄉地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良鄉,古為縣名,秦代始置,治所在今竇店西。因該地人、物俱良而得名。後縣治遷於聖水(今大石河)西岸。五代時趙德鈞為防契丹劫掠,於今地築鹽溝城,後良鄉縣治遷此。歷遼、金、元、明、清及民國間不改。1948年解放,成立良鄉縣人民政府,屬北京市房山區

鄉鎮規模

良鄉地區辦事處位於區境南部,距區政府駐地7公里。東與長陽鎮交界,西與閻村鎮接壤,南與竇店鎮接壤,北與拱辰街道辦事處相毗鄰。良鄉地區辦事處轄16個村民委員會,共0個自然村。境域面積33.9平方公里。境域內居住人口7789戶,其中農業人口5339戶,12116人;非農業人口2450戶3104人,截止2010年,常住人口18978人 [3] 。民族有漢族、滿族、回族。該辦事處境內以平原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土壤多為潮土,土質肥沃,水資源豐富。 良鄉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適合多種農作物的生長。根據地域特色,良鄉鎮以「農業立鎮、工業強鎮、三產興鎮」作為發展戰略,把設施農業、休閒觀光農業、特色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作為主導產業。凱達恆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生產的「金北聯」紅小豆銷往日本、韓國。卓宸畜牧有限責任公司成為伊斯蘭國家指定屠宰基地,生產加工的排酸牛羊肉等十餘種產品直接出口印度、伊朗中東等多個國家。 鎮工業基地內已有夢幻三星塗裝設備有限公司、嘉和晟業水源熱泵空調有限公司、企星冶金機電技術工程有限公司等11家千萬元以上企業入駐,初步形成了農業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工業化帶動經濟發展的良好格局。

良好格局

處有耕地16625.1畝,園地2944.2畝。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08年,糧食總產量677萬公斤。屬企業有永定鑄造材料有限公司、萬達工貿有限公司等20家。村辦企業有6家,共擁有職工5000人。2008 年,工業總產值57246萬元,農業總產值8902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102286.6萬元。辦事處內有中學1所,小學1所,在校中小學生1015名;幼兒園1所,醫院1家。[1]

人物俱良

是「首都西南郊明珠」。具有千年歷史的昊天塔、波光粼粼的刺蝟河目睹了良鄉鎮日新月異的變化,迅速崛起的工業,蓬勃發展的農業,奏響了新良鄉和諧發展的樂章。良鄉鎮位於北京西南方向,距市區25公里,轄區面積33.9平方公里,下轄16個行政村、40餘個企事業單位、總人口1.77萬人。東與長陽鎮交界,西與閻村鎮接壤,南與竇店鎮接壤,北與拱辰街道辦事處相毗鄰。

良鄉鎮是良鄉衛星城的發展新區,直接受首都經濟圈輻射,這裡交通便利、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六環路穿境而過、京廣鐵路、良常路、長周路縱貫全鎮南北,形成了便捷的交通網絡。昊天塔、樂義墓、關帝閣等眾多歷史文物古蹟演繹着良鄉鎮悠久的歷史文明。張謝村的高蹺、小營村的小車會等獨特的民俗表演、傳統的民間藝術,積澱了古老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融。[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