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舟過鱸鄉橋見江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舟過鱸鄉橋見江南》,副標題:吳江古橋探幽,周春華,陳志強 著,出版社: 經濟日報出版社。

讀書,可以與時俱進,開闊自己,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是全球文化[1]科技知識擴容和更新的需要,是知識[2]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要求。

內容簡介

位於大運河之畔和太湖之濱的吳江,河港交織,湖盪密布,是江南著名的「魚米之鄉」。「水多橋也多」,清乾隆年間,吳江各地有「橋樑數千」,至今在一泓泓碧水上,仍浮臥着200餘座拱形、梁式古石橋,或飛越於河港,橫跨於街面,或盤旋於要津,點綴於園林。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就有三座,分別為東廟橋、思本橋和垂虹斷橋;還有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的橋4座;蘇州市文物保護單位的有27處、計41座;蘇州市控制保護建築的有96處,計97座。

吳江古橋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內涵,構築了濃郁的水鄉風情,同時,也向世人展示着許多特色。

本書從多個角度描述了吳江古橋的建築和藝術特色,挖掘出了吳江古橋所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描繪出了吳江古橋前世今生的人文內涵,是一部全面介紹吳江古橋的鄉土讀本,為廣大讀者走近吳江、了解吳江打開了一扇窗。

作者介紹

周春華,男,江蘇吳江人,1974年3月生,蘇州市吳江區文保所副研究員。先後與人合作出版《汾湖》《吳江南社紀念室》《詩話吳江文物》《運河風韻滿吳江》《垂虹橋》等多種書籍。 陳志強,男,江蘇吳江人,1951年10月生,研究館員。19歲起發表文學作品,多年來鍾情於傳承和弘揚優秀傳統文化,自1992年以來,先後單獨或與人合作出版《水鄉名鎮》《江南六鎮古橋》《水鄉古鎮名園名宅》《吳江古鎮》《吳江風物》《吳風越韻滿鱸鄉》等36種書籍。

參考文獻

  1. 文化的作用是什麼,光明網,2015-10-14
  2. 什麼是知識?,搜狐,2016-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