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舟中二首·其一 陳師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舟中二首·其一
圖片來自搜狐網

舟中二首·其一是一首七言律詩。詩的首聯以誇張的手法,刻畫江面惡風卷浪、黃流湍急的壯觀景象;頷聯進一步渲染了風浪的迅猛與威勢;頸聯將筆觸轉向詩人自身,描繪了他夜泊江上的情景;尾聯則表達對人生旅途的感慨。

原文

陳師道〔宋代〕

惡風橫江江卷浪,黃流湍猛風用壯。

疾如萬騎千里來,氣壓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殘更

少年行路今頭白,不盡還家去國情。

譯文

狂風橫掃江面,掀起滔滔波浪,黃色河水湍急,風勢兇猛。

風濤之迅疾,仿佛如萬馬破空而來,瞬息千里,氣勢之猛,有橫壓三江五湖之概。

江岸上一片空曠荒涼,只見星星磷火,隨風飄蕩,只能坐於舟中,等待着深夜的殘餘時光。

回想自己從意氣風發的少年,到此時的蕭蕭頭白,飽嘗行路艱難的滋味,此時此地,訴說不盡還家去國之情。

簡析

  《舟中二首·其一》是一首七言律詩。詩的首聯以誇張的手法,刻畫江面惡風卷浪、黃流湍急的壯觀景象;頷聯進一步渲染了風浪的迅猛與威勢;頸聯將筆觸轉向詩人自身,描繪了他夜泊江上的情景;尾聯則表達對人生旅途的感慨。全詩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既描繪了自然的壯麗與險惡,又寓含對人生旅途和時事的深刻反思。

陳師道

陳師道(1053~1102)北宋官員、詩人。字履常,一字無己,號後山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元祐初蘇軾等薦其文行,起為徐州教授,歷仕太學博士、穎州教授、秘書省正字。一生安貧樂道,閉門苦吟,有「閉門覓句陳無己」之稱。陳師道為蘇門六君子之一,江西詩派重要作家。亦能詞,其詞風格與詩相近,以拗峭驚警見長。但其詩、詞存在着內容狹窄、詞意艱澀之病。著有《後山先生集》,詞有《後山詞》。[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