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舒婷詩歌《還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舒婷的詩,有明麗雋美的意象,縝密流暢的思維邏輯,從這方面說,她的詩並不「朦朧」。只是多數詩的手法採用隱喻、局部或整體象徵,很少以直抒告白的方式,表達的意象有一定的多義性。

原文

  今夜的風中

  似乎充滿了和聲

  松濤、螢火蟲、水電站的燈光

  都在提示一個遙遠的夢

  記憶如不堪重負的小木橋

  架在時間的河岸上

  月色還在嬉笑着奔下那邊的石階嗎

  心顫抖着,不敢啟程

  不要回鄉,不要回想

  流浪的雙足已經疲倦

  把頭靠在群山的肩上

  仿佛已走了很遠很遠

  誰知又回到最初出發的地方

  純潔的眼睛重像星辰升起

  照耀我,如十年前一樣

  或許只要伸出手去

  金蘋果就會落下

  血液的瀑布

  使靈魂象起了大火般雪亮

  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

  青春的背影正穿過呼喚的密林

  走向遺忘

讀後感

  無法形容最初讀到這首詩時,那種心靈震顫的感動,與作者心靈相通的喜悅。真是世間最好的文字。

  小時侯,夜裡,回姥姥家的路上,坐在爸爸自行車前的小椅子裡,風沙沙地響,螢火蟲在路邊的草叢裡忽隱忽現,遠遠地群山的影子像寬闊的肩膀。

  喜歡回到生長的故鄉,卻害怕面對那爿破敗的庭院。

  每次走過那裡,腦海中都幻想那扇木門又一次被推開,姥姥從裡面走出來,欣喜地問:

  「什麼時候來的?」

  ——那影像和聲音是如此的真實,以至於那種只屬於童年的笑幾乎充溢我的臉龐。

  而我知道,那再也不可能。

  仿佛已走了很遠很遠,

  誰知又回到最初出發的地方。

  這不是真的 不是真的,

  青春的背影正穿過呼喚的密林,

  走向遺忘。[1]

舒婷簡介

舒婷(1952- ),原名龔佩瑜,出版的詩集有《雙桅船》(1982)、《舒婷顧城抒情詩選》(1982)、《會唱歌的鳶尾花》(1986)、《始祖鳥》(1992)、《舒婷的詩》(1994)。

舒婷,原名龔佩瑜,1952年出生於福建廈門石碼鎮朦朧詩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樹>>]]是朦朧詩潮的代表作之一,與北島顧城齊名。1969年下鄉插隊,1972年返城當工人。1979年開始發表詩歌作品。1980年至福建省文聯工作,從事專業寫作。著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始祖鳥》,散文集《心煙》《秋天的情緒》《硬骨凌霄》《露珠里的「詩想」》、《舒婷文集》(3卷)等。詩歌《《祖國呵,我親愛的祖國》獲1980年全國中青年優秀詩歌作品獎,《雙桅船》獲全國首屆新詩優秀詩集獎、1993年莊重文文學獎。

舒婷長於自我情感律動的內省、在把捉複雜細緻的情感體驗方面特別表現出女性獨有的敏感。情感的複雜、豐富性常常通過假設、讓步等特殊句式表現得曲折盡致。舒婷又能在一些常常被人們漠視的常規現象中發現尖銳深刻的詩化哲理(《神女峰》、《惠安女子》),並把這種發現寫得既富有思辯力量,又楚楚動人。[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