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驕奢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images/9/9e/%E8%87%B4%E5%9B%9B%E5%BC%9F%C2%B7%E6%95%99%E5%AD%90%E4%BE%84%E5%AE%9C%E6%88%92%E9%AA%84%E5%A5%A2%E4%BD%9A.jpeg)
《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驕奢佚》選自《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家書[1]》是曾國藩的書信集,成書於清19世紀中葉。
《曾國藩家書》章節目錄:《修身篇》、《勸學篇》、《治家篇》、《理財篇》、《交友篇》、《為政篇》、《用人篇》。
“ |
澄侯四弟左右: 此間於十九日,忽被大股賊匪,竄入羊棧嶺,去祁門老營,僅六十里,人心大震。幸鮑張兩軍,於念日念一日,大戰獲勝,克復黟縣,追則出嶺,轉危為安。此次之險,倍於八月廿五徽州失守時也。 現賊中偽侍王李世賢,偽忠王李秀成,偽輔王楊輔清,皆在徽境,與兄作對。 偽英王陳玉成在安慶境,與多禮沅季作對。軍事之能否支持,總在十月十一月內外見大分曉。 甲三十月初六之武穴,此時計將抵家。余在外無他慮,總怕子侄習於驕奢佚三字,家敗離不得個奢字,人敗離不得個佚字,討人謙離不得個驕字。弟切戒之!(咸豐十年十月廿四日) |
” |
— [清]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
譯文
澄侯四弟左右:
這裡在十九日忽然被大股敵軍竄進羊棧嶺,離祁門老營,只有六十里,人心大大震動。幸虧鮑、張兩支部隊,在二十和二十一日,打了大勝仗,克復了黟縣,追殺敵人到嶺上,才轉危為安。這次的險情,比八月二十五日徽州失守時還要危險一倍。
現敵軍里侍王李世賢、忠王李秀成、輔王楊輔清,都在徽州境內,與我作對,英王陳玉成在安慶境內,與多禮、沅季作對。軍事能不能支持下去,總在十月十一月之內見大的分曉。
甲三十月初六去武穴,現在大約抵達了。我在外面沒有其他顧慮,只怕子侄沾上驕、奢、佚三字。家庭敗落離不開一個奢字,個人失敗離不開一個佚字,討人嫌離不開一個驕字。弟弟要切實引為警戒!
咸豐十年十月二十四日。
作者簡介
曾國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漢族,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宗聖曾子七十世孫。中國近代政治家、戰略家、理學家、文學家,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與胡林翼並稱曾胡,與李鴻章、左宗棠[2] 、張之洞並稱「晚清四大名臣」。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諡曰文正。
視頻
致四弟·教子侄宜戒驕奢佚 相關視頻
- ↑ 經典《曾國藩家書》,於無聲處聽驚雷!,搜狐,2017-09-05
- ↑ 左宗棠——我國晚清時期的重臣,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