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說江湖不歸事(帕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自說江湖不歸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自說江湖不歸事中國當代作家帕男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自說江湖不歸事

也想過回湖南老家,好好地陪母親過個年,卻在年前母親去了妹妹家,之前我不知道母親到底會不會留在廣州,也就無從計劃。後來我打了個電話給我母親,母親說,回湖南的車票都買好了,問我回不回去,我不敢說不回去,支支吾吾半天,就把話題扯遠了,母親心知肚明,不再問,就說,等到了清明節,回來給你父親的墳頭添把新土......電話的這端,母親想不到,我的那把辛酸的淚水早就奪眶而出,而此時,母親的臉龐是模糊的,我不知她道是否帶着微笑、帶着期盼、或帶着失望,都在我此刻的心裡,這樣勾畫着,也只能這樣勾畫着。忙不上總結一年來,年就到了。

年節是把刀,對於一個遠在千里之外的遊子來說。因此,我很少敢早早就計劃哪個節日或者哪個年回家,這不是承諾,卻比承諾更加沉重,更加壓抑。尤其父親的離開,回家便成為了一種痛。

有父親的年,不僅僅是真正的團圓,而是年味更加十足。

父親一生嗜酒,但從不褻瀆酒的文化涵養,有了酒,就有了氣氛,就了話頭,有了柔腸,也有了萬丈豪情,每年的春節的席上,那絕對是「眼看人盡醉,何忍獨為醒」的氣概,直到「醉來方欲臥,不覺曉雞鳴」,這個年夜就算過完了。

戀戀家鄉,三道菜總縈繞在心頭。一是荷葉包的米粉肉,二是釀豆腐,三是栗木、松木烤出來的臘肉,這是年席必備的,就哪怕最苦的日子,也少不了。父親盛年時,這些事都由他親自操刀,別人沒有那精到的刀工、廚藝,更重要的是掌握的火候,也看不慣別人插手,生怕糟蹋了這些菜的真諦,更不想讓我們等待了36多個日夜的這個年落個不快。父親也以此而得意,以至到了晚年,自己做不動了,還會在鍋灶旁指指點點,我等儘管得其真傳,但味道還是不如,當看到父親「杯中不覺老」的精神氣,我們也就不在意了。

父親走了,做菜的任務落到了我們大家的手裡,要麼是我妹婿,他土生土長的廣東人,做出的顯然「廣味」,而我在雲南,湘滇味雜陳,好得有辣近似,醜媳婦勉強見得公婆,更愛做菜的是我姐夫,他的是大口飲食,缺少看樣。

懷念父親,懷念有父親做菜的年味,卻不敢深入,唯恐勞夢終宵。

今天回到大理,妻子的娘家。

也是一樣的心情,自從泰山大人前年駕鶴西去,大理的年味也變了許多。岳父是河南滑縣人,因家境貧寒,小時父母便把他給到河北石家莊一個張姓人家,尾別人姓。1948年當兵時改本姓龍,那年不過16歲,一路南下,到了雲南,這一來就落地生了根。

岳父是個大好人,絕不是僅他是我的岳父,就當他即便是怎樣的交情你都無法挑剔,善良、本分、勤儉、寬容、不計得失、樂於助人等等,就看他三個兒女結的三門親事,一個山西親家、一個湖南親家、一個吉林親家,各方五路,他從來沒有說半個不是。

我倒是從來沒有見過岳父做菜,一直以來都是岳母的事情,但有一樣非他不可,就是年三十的餃子。他從和面到揉面再到擀麵皮都是大包大攬,別人只能打打下手。

餃子當然好吃。

兒子也粘他這個外公,要麼上街,買來一對好吃的,要麼摞來各種煙花炮仗,吃餃子前,總要放過夠,老爺子去了,孩子也讀大學的人了,這個年註定了要變,又到是「自說江湖不歸事,阻風中酒過年年」。

我的心情,你可想而知。[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