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自白之一》是中國當代作家巴金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近來我常常做噩夢,醒來後每每絕望地追問自己:難道那心的探索在夢裡也不能夠停止麼?我為什麼一定要如此嚴酷地解剖自己?

一個朋友說過有信仰的人是不應該有痛苦的。我並不遲疑,並不徘徊,我甚至在最可怕的黑暗裡也不曾失掉過信仰。但是我卻永遠擺脫不掉痛苦,因為我永遠在感情與理智的衝突中掙扎,在思想和行為的矛盾中掙扎。我也許是一個懦弱的人。然而我卻不曾放鬆過自己,我努力給自己找機會要取得勇氣。

這樣的掙扎是痛苦的。在這漫長的路程中我就拿了自己的血和淚作代價,在夢裡流的血和淚只有自己才能夠看見。我後來就把它們灑在我的文章里,然而別人卻在那裡面嗅出了別的氣味。我也知道我的文章是不值得看重的,但是為了它們,我就把一個人最寶貴的青年時代的光陰浪費掉了。甚至到現在我還不得不拿起筆在白紙上寫黑字,我還不能夠另走一條生活的路。我的痛苦不是沒有原因的。

心啊,饒恕我罷,難道我這一生就沒有一刻心的安靜的時候麼?

1934年7月在北平[1]

作者簡介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本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除巴金外,還有王文慧、歐陽鏡蓉、黃樹輝、餘一等,1904年11月25日出生於四川省成都市,中國當代作家 。

1921年4月1日,第一篇文章《怎樣建設真正自由平等的社會》發表在《半月》刊第17號刊載上 。1922年冬,在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預科和本科班(英文)肄業。1929年,第一次以「巴金」的筆名在《小說月報》發表長篇小說《滅亡》,引起文壇的關注 。1932年5月23日,長篇小說《霧》出版。1933年1月,長篇小說《雨》出版;5月,長篇小說《家》出版。1935年3月,中篇小說《電》出版。1936年4月,《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出版。1938年3月,長篇小說《春》出版。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門參加開國大典 。1954年9月15日—29日,參加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60年4月,散文集《讚歌集》出版;同年,當選為全國文聯副主席 。「文化大革命」期間,受到衝擊 。1979年12月,雜文集《隨想錄》(第一集)出版 。1982年10月,《隨想錄》(第三集)出版 。1983年起,任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 。1990年,獲得蘇聯人民友誼勳章;同年獲第一屆福岡亞洲文化獎特別獎。1998年3月,當選為第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2003年11月,被國務院授予「人民作家」榮譽稱號。2005年10月17日,因病在上海逝世[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