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自深深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儘管我不完滿,不完美,從我這兒你仍然還可以得到許多。當初你投向我,要學習生活的歡娛,藝術的歡愉。也許冥冥中安排了我來教你某種奇妙得多的東西,悲愴的意義,以及它的美好。——王爾德

1895年,王爾德與同性情人波西的父親昆斯伯里侯爵對簿公堂,被判入獄,身敗名裂。

在獄中,王爾德給波西寫下這封文學史上的著名長信《自深深處》,歷數波西給他帶來的痛苦,也探討了耶穌、愛情和文學,又似對兩人的未來有所期待。

《自深深處》前後矛盾,愛恨交織,沉痛卻又輕靈,是王爾德一部美妙而難以言說的作品。

新版為精裝中英雙語本,香港城市大學朱純深教授精心修訂譯作,新增譯序、譯後記和注釋。

作者簡介

奧斯卡·王爾德(1854—1900),出生於愛爾蘭,是戲劇家、小說家、童話家和詩人,英國唯美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寫下多部膾炙人口的作品,也因曲折的經歷而為人津津樂道。

王爾德恃才傲物,蔑視倫理道德,最終激怒了正統社會。1895年,密友波西的父親昆斯伯里侯爵訴 其「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為」。王爾德被判服兩年苦役。在獄中,他完成了《自深深處》。

1897年獲釋後,王爾德前往巴黎。次年,他與波西複合,同游意大利,但最終分開。

1900年,王爾德在巴黎一家小旅館病逝。

譯者朱純深,英國諾丁漢大學英語翻譯博士,宋淇翻譯研究論文紀念獎三屆得主,現為香港城市大學中文、翻譯及語言學系教授,兼任《中國翻譯》和英國《口筆譯訓練》編委。學術著作有《翻譯探微》等,譯著有《短篇小說寫作指南》等。

此次《自深深處》修訂譯本,經過朱純深教授反覆細緻的推敲和修改,並增加了譯序、譯後記和注釋。

原文摘錄

神是奇怪的。他們不但藉助我們的惡來懲罰我們,也利用我們內心的美好、善良、慈悲、關愛,來毀滅我們。 歸根結底一切人際交往的紐帶,不管是婚姻還是友誼,都是交談,而交談必須有一個共同的基礎。如果雙方的文化教養迥異,那唯一可能的共同基礎只能建立在最低的層面上。思想和行為上的瑣屑討人喜歡。

書評

生於1854年的奧斯卡•王爾德,不僅是他自己那個時代閃耀着光芒的作家、詩人、戲劇家、藝術家,英國唯美主義藝術運動的倡導者,也是現在公認的世界上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影響後世許多藝術家的思想和創作。

歷史上沒有幾位藝術家像王爾德一樣生前和死後都獲得如此多的讚譽以及與讚譽一樣多的詆毀和罵名。他的人生充滿了各種驚心動魄的怪誕悲喜劇。20歲出頭,他就以服裝惹眼、談吐機智、特立獨行等特點在倫敦社交界有了名氣,一些雜誌甚至刊登着諷刺他的文章。在40歲前後的那幾年,他的每一部戲劇作品都受到熱烈的歡迎,曾有一個時期,倫敦的舞台上竟同時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1895年年初,王爾德的兩部名劇《理想丈夫》與《不可兒戲》在倫敦相繼首演,得到了觀眾及評論家的雙重肯定,王爾德因此達到了人生及藝術的巔峰,可短短一個月後,他就捲入了官司。昆斯伯理侯爵發現兒子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暱稱「波西」)與王爾德交往長達四年而控告王爾德,說他是好男色的「雞姦者」。這位同性戀人與自己暴虐的父親長期不和,矛盾不斷,於是鼓動王爾德上訴,控告自己的父親誹謗,結果王爾德不僅敗訴,還被反告,因「同其他男子發生有傷風化的肉體關係」而被捕,被判有罪,在監獄服了兩年苦役。他一下子從風光無限的人生贏家變為身敗名裂的階下囚。

在服刑期間,王爾德還經歷了喪母、破產、離婚等打擊。他的妻子康斯坦斯與兩個孩子改姓為荷蘭德,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學界的大多數朋友都對他避之唯恐不及,只有寥寥數人如蕭伯納仍挺身維護他。一個人忽然間沒了錢、沒了家庭與孩子、沒了朋友、也沒了自己的地位和名聲,只有日復一日,漫無邊際的牢獄之苦折磨着他,可想而知,這對於他是怎樣沉重的打擊和痛苦的煉獄。出獄三年後,王爾德病逝於異鄉。

藝術家個人命運的苦難往往創造出璀璨奪目的藝術成就。他寫於1897的《自深深處》正是這樣一部偉大的作品,這是一封長長的獄中情書,他去世5年之後該信才被部分出版,但是一百多年過去了,它愈發彰顯出自己獨特的美與藝術魅力。

本書前半部分,王爾德寫了很多自己與波西在一起的生活細節,波西是如何黏着他,波西是如何生活揮霍無度並讓他為自己的一切消費買單,波西是如何薄情寡義,如何在健康和精神上折磨蹂躪他,比如他生病時,王爾德悉心照顧他,而王爾德生病時,他卻不管不顧,只管自己玩樂到天亮。一方面他責備波西毀了自己的生活與藝術創作,另一方面他又渴望這個負心漢給自己寫信,來獄中看望自己。他一會說要和這個渣男友斷絕關係,一會又說出獄後要見面重修舊好。信中充滿了他對波西愛恨交織的情緒,他時而像怨婦一樣絮叨與哀怨,時而又像鬥士一樣冷斥與憤怒,時而又像愛過痛過依然痴心不改之人一樣無怨無悔。如果用一個標題概括這部分內容,即《我的前任是渣男,但我依然愛他到不行》。

王爾德之所以是王爾德,是因為他不僅止步於此,他在獄中不僅反思了自己與戀人的關係,像心理分析師一樣對自己對戀人進行解剖式的分析,還直面自己的生活,認真審視了自己的人生。他說「我想嘗遍天下花園所有樹上的果子……我唯一的錯誤就是將自己完全限制於花園樹木中見陽的部分,避開了樹木陰影昏暗的另一面。失敗、恥辱、貧窮、悲傷、絕望、苦難,甚至眼淚……由於當初下決心拒絕了解它們,結果現在被迫將它們一一品嘗,並且整整一季以它們為食……這世上沒有一種歡樂我沒有體驗過。我將我的靈魂之珠扔進了紅酒杯,穿過報春花徑去追尋長笛之樂,整日啜飲着蜜汁。但要繼續同樣的生活將是錯誤的,因為那將是逼仄狹隘的。」一個人的快樂與苦難似乎遵循着能量守恆定律,入獄之前的王爾德經常以過食、豪飲、華服,以及一連串年輕英俊的愛人來享受感官之樂,過着一種奢靡放縱的生活,而獄中的他失去了一切,面對漫漫長夜,獨自將痛苦一飲而盡。唉,出來混,遲早是要還的。

私以為書中最精彩的部分是關於他談藝術,談想象力,談耶穌與浪漫主義的共通之處,談藝術生活與行為之間的關係。他說「藝術家的謙卑就是他對所有經歷的坦然接受,正如藝術家的愛就是他對美的感知,並藉此將美的靈和肉展現給世界。」他說「一個人若要像耶穌一樣生活,就必須完全徹底地成為他自己。」「詩人必須歌唱,雕塑家要用青銅思考,畫家要讓世界成為映照自己心情的鏡子。這一切是確定無疑的,就像是山楂樹必然要在春天開花,玉米在收穫季節會燃燒成金色,月亮在他日復一日的天空漫遊中會由盈轉虧,由虧變盈。」值得一提的是本書譯筆功力不俗,譯文行雲流水,詞藻華美,情真意切,很好地還原了王爾德華麗唯美的寫作風格。

王爾德短暫的一生精彩無比卻充滿波折。博爾赫斯評價王爾德,「沒有一個人比他更有魅力。」王爾德的魅力在於他的特立獨行,在於他的藝術成就,更在於他完全徹底地成為他自己。在《自深深處》這份萬言情箋中,他誠實地面對自己命運的苦難,並在苦難中領悟到愛的偉大,而他本人,更以勇敢和誠實,使自己成為一個真實的人。

如今,同性之愛已不再驚世駭俗,也不再違背法律了,這離不開那些雖心懷恐懼卻一直堅持做自己的人的努力與抗爭,這其中便有王爾德。

在遭到毀譽近一個世紀以後,英國終於給了王爾德樹立雕像的榮譽。1998年11月30日,王爾德雕像在倫敦揭幕。雕像標題為「與奧斯卡•王爾德的對話」,同時刻有王爾德常被引用的語錄:「我們都在陰溝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