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膏抹,基督教聖經術語。

基督宗教各派都信奉耶穌基督為救主,都以《聖經》,又稱《新舊約全書》為經典,其中《新約》各章節都相同,而《舊約》有所不同[1],東正教和天主教的內容比新教(基督教)要多幾章。各派共同信奉的教義[2]有「三位一體論」、「原罪論」、「因信稱義」、「罪得赦免」等,但強調點各有所側重,此外還有些各自特有的教義。

目錄

簡介

用膏油塗抹或澆在人或東西上面的儀式

膏抹的儀式

膏抹作為一種宗教儀式,是要把神的屬性授予受膏者。自古以來,希伯來人在其本國官員的就職典禮上,總是把一種特製的膏油抹在就職者的頭上。這種作法也同樣用之於物,以表示該物品分別為聖,歸神所用。希伯來文的「膏抹」一詞首次出現在創世記三十一章13節,那裡記述雅各布用油澆在伯特利一塊石頭上(創二十八18、19);這澆油的儀式後來再次使用(創三十五9-15)。這儀式明顯是一種宗教儀式,表示某物已分別作神聖用途。

聖經記述了膏抹儀式的某些細節。雅各將油澆在石上後,隨即有所宣告,這是近東一種古老的儀式。膏抹以色列第一位君王時,先知塞繆爾把掃羅領到一邊,傳神的話給他聽(撒上九25-27),然後就「拿瓶膏油倒在掃羅的頭上,與他親嘴,說:『這不是耶和華膏你作他產業的君嗎?』」(撒上十1)。膏抹會幕和祭司時,更要用一種特製的膏油,那種膏油只可用於這些場合。精巧的工匠將上品香料(沒藥、香肉桂、菖蒲、桂皮)與橄欖油調和,製成聖膏油(出三十22-25)。耶和華曉諭,凡是獻給神的一切器皿,包括會幕、法櫃、桌子及桌子上的一切器皿、燈台和燈台的器具、香壇、燔祭壇、洗濯盆等,都要用這聖膏油塗抹;亞倫大祭司及他的眾子也都要接受膏抹(出三十26-32)。經膏抹後,會幕、一切器物和祭司都成為聖潔。

其實,膏抹不僅有宗教或禮儀上的重要意義,埃及人及敘利亞人都以塗抹膏油作醫療和美容之用,聖經也提到以色列人的習俗中有這種非宗教性的做法(撒下十二20;得三3;彌六15)。反之,不抹膏或不塗香料往往表示哀慟或悲傷(撒下十四2;但十3;太六17)。

新約又提到,如果一個病人要求,則地方教會的長老就應用油膏抹病人,並為他禱告以求得醫治(雅五14-16)。用油膏抹也是使徒醫治事奉的一部分(可六12、13)。

受膏的領袖

以色列人中,一個先知、祭司和君王任職時都要受膏。先知有時要接受正式的受膏(王上十九16)。他們或會稱為神的受膏者(代上十六22;詩一○五15)。在利未人中,承接聖職的祭司全要受膏,包括亞倫的眾子和亞倫本人(出四十12-15;民三3)。後來,一般祭司不再受膏,這儀式變成專為大祭司而設(出二十九29;利十六32)。

在以色列人立王以前,便已知道膏抹是君王就職的儀式(士九8、15)。從掃羅王開始(撒上十1;王上一39),猶大和以色列的諸王就職時,全要接受這神聖的受膏儀式(王下九1-6,十一12)。戴維曾受膏3次(撒上十六1、13;撒下二4,五1-5)。「耶和華的受膏者」成了希伯來諸王的常用稱號(撒上十二3、5;撒下一14、16;詩八十九38、51;哀四20)。

受膏者

新約描繪耶穌基督是承擔着先知、祭司和君王三重職務的人。衪誠然是神最高的受膏者。彌賽亞的希伯來文意即受膏者;基督一詞是希臘文,意與彌賽亞同。真正的受膏(詩二2;但九25、26)是屬靈方面,也就是說,是由聖靈來完成的(賽六十一1;路四1、18、19)。拿撒勒人耶穌實在就是那位舊約中預言的受膏者(彌賽亞),衪被聖靈所膏和衪以後所行的眾多神跡可以為證(約一32-51;路四33-37)。引申來說,基督徒也應是受聖靈恩膏的人,聖靈使他們認識自己的信仰,並過敬虔的生活(林後一21、22;約壹二20、27)。

參考文獻

  1. 小科普:5分鐘看懂聖經舊約,搜狐,2017-12-15
  2. 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是什麼,學習啦,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