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膠漆相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膠漆相投

近義詞 :如膠似漆 水乳交融

反義詞

出 處 :《後漢書

體 裁成語

屬 於 :中性詞

jiāo qī xiāng tóu

膠漆相投是一個中國的漢語成語。拼音是jiāo qī xiāng tóu,意思是比喻情深誼厚、親密無間。出自《後漢書·獨行傳·雷義傳》。

原文

陳重字景公,豫章宜春人也。少與同郡雷義為友,俱學《魯詩》、《顏氏春秋》。太守張雲舉重孝廉,重以讓義,前後十餘通記,雲不聽。義明年舉孝廉,重與俱在郎署。

有同署郎負息錢數十萬,責主日至,詭求無已,重乃密以錢代還。郎後覺知而厚辭謝之。重曰:「非我之為,將有同姓名者。」終不言惠。又同舍郎有告歸寧者,誤持鄰舍郎絝以去。主疑重所取,重不自申說,而市絝以償之。後寧喪者歸,以絝還主,其事乃顯。

重後與義俱拜尚書郎,義代同時人受罪,以此黜退。重見義去,亦以病免。

後舉茂才,除細陽令。政有異化,舉尤異,當遷為會稽太守,遭姊憂去官。後為司徒所辟,拜侍御史,卒。

雷義字仲公,豫章鄱陽人也。初為郡功曹,嘗擢舉善人,不伐其功。義嘗濟人死罪,罪者後以金二斤謝之,義不受。金主伺義不在,默投金於承塵上。後葺理屋宇,乃得之。金主已死,無所復還,義乃以付縣曹。

後舉孝廉,拜尚書侍郎,有同時郎坐事,當居刑作。義默自表取其罪,以此論司寇。同台郎覺之,委位自上,乞贖義罪。順帝詔皆除刑。 義歸,舉茂才,讓於陳重,刺史不聽,義遂陽狂被發走,不應命。鄉里為之語曰:「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三府同時俱辟二人。義遂為守灌謁者。使持節督郡國行風俗,太守令長坐者凡七十人。旋拜侍御史,除南頓令,卒官。[1]

翻譯

陳重字景公,豫章郡宜春縣人。年輕時與同郡人雷義為朋友,都學《魯詩》、《顏氏春秋》。太守張雲舉陳重孝廉,陳重讓給雷義,前後寫了十幾封信,張雲不依他的。雷義第二年舉孝廉,陳重與雷義都在郎署。有個同署郎欠人家的息錢數十萬,債主天天來,逼債不已,陳重秘密將錢代他還了。這個同署郎後來知道了,重重地感謝他。陳重道:「不是我代還的,大概是與我同姓名的人做的吧。」始終不說代他還了息錢。又有一個同舍郎回家省親,把鄰舍郎的一條褲錯拿走了。失主懷疑陳重拿了,陳重不和他申說,買了一條褲子還了他。後來歸家的人回來了,把褲子交還失主,這件事才明白了。陳重後與雷義都授尚書郎,雷義代同時人受罪,因此被黜退,陳重看見雷義被黜,也託病辭官。後來舉茂才,授細陽令。有特殊的政績,舉尤異,正要升會稽太守,遭姐姐的喪,去官。後為司徒所徵召,授侍御史,逝世。

雷義字仲公,豫章郡鄱陽縣人。先任功曹,曾經提拔推舉善人,自己不居功。雷義曾經救人死罪,罪人後來用二斤金子感謝他,雷義沒有接受。金主瞧雷義不在時,悄悄地把金子放在懸掛床上承接塵土的帳幕上。後來修理房屋,打掃衛生,才發現了。金主已死,無法送還,雷義不得已把金子送到縣裡去了。後來舉孝廉,授尚書侍郎,有同台郎犯罪應當受刑作,雷義默默地自己上表認了他的罪,因此以司寇論,罰往邊地戍守防敵。同台郎發覺了,辭位上表,請求贖雷義罪。順帝詔令都除去他們的刑。雷義回郡,舉茂才,讓給陳重,刺史不依,雷義假裝瘋了,披毛散發逃走,不應命。鄉里人作了一句順口溜說「:膠漆自謂堅,不如雷與陳。」三府同時都徵召他倆。雷義為代理灌謁者。(《漢官儀》:「謁者三十五人,以郎中秩滿歲稱給事,未滿歲稱灌謁者。」另有它說不備載)使持節督察郡國行風俗,太守令長獲罪的共七十人。不久,授侍御史,任南頓令,死在任上。兒子雷授,官至蒼梧太守。

典故

漢朝的時候,有一對很要好的朋友,一個叫雷義,另外一個叫陳重

雷義和陳重的感情比親兄弟還要好,有一次,他們兩個人一起去參加考試,雷義考上了,陳重卻沒考上。雷義心想:「陳重的學問比我好,居然沒有考上,真的是太可惜了!」雷義就跑去找掌管考試的官員說:「大人,麻煩您將我的功名轉給陳重,他比我優秀呀!」官員當然不理他:「胡鬧,功名怎麼可以隨便轉給別人呢?」雷義心裡好失望:「那我也不要這個功名了!」雷義就假裝發瘋不去做官,終於被解除了功名。過了幾年,雷義和陳重又一起去參加考試,這一次,他們兩個都考上了,還很幸運地被派在同一個地方做事。雷義高興的對陳重說:「陳兄,以後又要麻煩你多照顧了。」陳重說:「雷兄,您說笑了,都是您在照顧我呀!」兩個人很開心能在一起工作,感情變得更好呢!大家看到他們感情這麼好,都說:「膠和漆凝聚在一起很堅固,不過還是比不上雷義和陳重的深厚友誼呀!」後來,有人就把這件事變成「膠漆相投」這句成語,用來形容好朋友間的深厚友情,就像膠和漆聚合在一起那麼堅固!

視頻

膠漆相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