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胴甲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胴甲目是動物界盾皮魚綱的一目,這是一類個體小,種類多,分布廣的盾皮魚類。

簡介

胴甲類在中國發現得最多,在世界其他地區僅限於中、晚泥盆世,而中、晚泥盆紀的胴甲魚,不僅肩帶和胸鰭高度特化,更在胸鰭和肩帶之間形成一個精巧、複雜的肩關節,因此,胴甲類的起源和演化,一向是古魚類學者感興趣和有分歧的問題之一。 中國最先發現的盾皮類化石是湖南、雲南中泥盆世的胴甲類溝鱗魚,50年代在四川發現了節甲類的江油魚。近20多年,在中國西南、西北各省區,發現了大量胴甲魚化石,特別是在早泥盆世地層發現了世界其他地區未曾發現的原始胴甲魚類──雲南魚類 (Yunnanolepiformes)和始突魚類(Procondylolepiformes),這些原始胴甲魚的一般外形輪廓與中、晚泥盆世的胴甲魚基本一致,但肩關節的結構十分簡單,雲南魚僅有一個漏斗狀的腋窩,完全沒有一般胴甲魚所特有的肢突,說明其處於胴甲類發展演化的最低級階段;始突魚的肩關節,剛剛出現肢突,發育很不完善,顯示其處於從無肢突到全肢突的中間階段。 中國原始胴甲魚的發現和研究,基本揭示出胴甲類發展演化的全過程,為了解胴甲魚的起源和彼此間的系統關係提供了重要依據。80年代以來,在雲南的志留紀地層和其他化石一起也發現了胴甲魚化石,這是世界已知最低的層位,胴甲魚類起源於東亞已獲公認。 [1]

代表

溝鱗魚 Bothriolepis Eichwald(溝鱗魚)是本目中最著名的代表。其特徵是頭頂面有4對側片、4個中片;體軀前部有2大中片、2對背側片;腹面有2對腹側片和一腹中片;由於腹側片向上伸展很多而覆蓋了體側部;胸肢很長,超過體甲;頭上後溝的接合線呈V形;上頜片的兩側有凹缺,適為鼻孔位置;兩背鰭;具腹鰭;體軀後部裸露。本屬計30餘種,廣布於世界各地,多見於中、下泥盆統。 雲南魚 我國雲南曲靖下泥盆統翠峰組中所產的Yunnanolepis Liu(雲南魚)為本目的原始屬類。頭長約占全長的1/3,頭甲六邊形,寬大於長;背壁平扁;吻緣前突;眶孔小;位近前緣,後松果片大,兩側與側片相接;中頸片不達眶孔;眶前部有一大凹槽。軀甲長大於寬;後側片獨立,半月片一對;前中背片呈菱形,前後緣均窄,其側緣前部覆壓前背側片,側緣後部先覆壓後背側片,繼而為後背側片所覆壓。 我國的胴甲目化石尚有早泥盆世的Chuchinolepis(曲靖魚)、中泥盆世的Wudinolepis(武定魚)、晚泥盆世的Sinolepis(中華魚)等。 [2]

生理特徵

其特徵是頭、胸部披以厚重的骨甲;頭、胸甲之間有髁-窩關節相連,關節窩位於胸甲上,關節髁位於頭甲上,此特點正好與節頸目相反;本目大多數種類的胸肢構造十分特殊——由眾多的小骨片綴連而成,分為能活動的上、下兩節;背部比較隆起,腹部平坦;體軀後部無甲,代之以鱗或裸露;兩眼背位,彼此緊靠;兩眼之間有一小松果孔;眼前有兩個鼻孔;口小,橫裂,前腹位;單一的外鰓孔位於頭甲後側;背鰭一個或兩個,尾為歪型尾

生活習性

本目的化石在世界各地均發現於泥盆紀的陸相地層中,應是生活於淡水環境之中;從其頭、胸甲厚重推斷,它們可能是底棲生活,由於頜部構造纖弱,可能攝取小型動物或柔軟的植物為食料。本目所包括的屬類較多,國外生活於中、晚泥盆世,而我國尚見於早泥盆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