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適文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胡適文選》,中國現代政治思想和學術論文選集。胡適著。1930年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至1935年出第5版。收編於《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

內容簡介

本書從《胡適文存》中挑選出22篇文章編成。分5組,第1組論思想方法,第2組論人生觀,第3組論中西文化,第4組論文學改革,第5組論整理國故。反映其政治思想的是前3組。第1組6篇,宣揚杜威的實用主義,認為一切要經過「實驗」,提出「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口號。宣傳達爾文的進化論和赫胥黎的懷疑精神,要求「重新估定一切價值」。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反對封建主義,也反對唯物史觀,反對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反對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民主革命綱領,而主張「一點一滴」的社會改良。第2組3篇,宣揚易卜生主義,就是「健全的個人主義」,強調「救出自己」,離開社會實際,「把自己鑄造成器」。這是絕對個人主義的人生觀。認為「個人造成歷史,歷史造成個人」,社會歷史是由無數「小我」日積月累組成「大我」而形成的。這是英雄史觀。第3組3篇,散布民族自卑論和全盤西化。在形式上比較了東西方文明,認為中國民族是「一份象人九份象鬼的不長進民族」,西方一切都好。因此第一要承認「自己百不如人」,第二便是「死心塌地的去學人家」,第三要堅決「往西去」,對照美國這面鏡子,實行全盤西化,或者叫「充分世界化」,就是不僅在數量上要「儘量」,而且要「用全力」,做到徹頭徹尾的美國化。第4組6篇,闡述了文學進化觀念和建設的文學革命論。第5組4篇,要求青年脫離社會現實,去鑽故紙堆,整理國故。

這本書的內容反映了胡適前期的思想風貌,即以西方思潮為武器,既反對封建主義,又反對馬克思主義;提倡社會改良,反對民主革命;頌洋非中,主張全盤西化。這種思想在當時廣為流行。

作者介紹

胡適(1891—1962),字適之,原名洪騂,安徽省績溪縣人。中國現代思想家。1910年考取庚款留美生,入美國康乃爾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獲博士學位。1917年歸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參與編輯《新青年》。後歷任中國公學校長、駐美大使、北京大學校長等職。1949年後閒居美國。後任台灣「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主編《獨立評論》等雜誌。代表作品被收進《胡適文存》、《胡適選集》、《胡適手稿》、《胡適講演集》等選集中。

《世界百科名著大辭典》相關信息

1.本辭典為書籍文獻[1]的綜合性、科學性和知識性的工具書。選收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綜合性科學、社會和人文科學、文學藝術的各個學科,以及宗教的名著和重要典籍。

2.本辭典以具有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為主要對象。

3.本辭典收書以專著為主,少數是全集、選集,以及在科學上有開創性的論文[2],公認的有很高價值的單篇文學作品。

視頻

胡適文選 相關視頻

大一讀書08 | 朱自清點評本《胡適文選》 | 獨立思考的具體方法
光說讀書——胡適散文選集2

參考文獻

  1. 文獻的定義是什麼,有途網,2020-06-19
  2. 專著和學術論文,豆丁網,2017-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