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胡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胡瑗
胡瑗
原文名 Hu Yuan
出生 993年
泰州海陵(今如皋)
逝世 1059年
國籍 中國(北宋)
別名 胡安定
職業 理學家、大儒、教育家
知名作品 《松滋縣學記》
《周易口義》
《論語說》

胡瑗,字翼之。公元993年生于于泰州海陵(今江蘇如皋市)的一戶官吏家庭。其家族世代顯赫,始祖胡遵為晉車騎將軍,後裔中曾有過兩位皇后和太后,另有三公九卿及將軍、太守10餘人。中國北宋學者。理學先驅、思想家和教育家。 因世居陝西路安定堡,世稱安定先生。慶曆二年至嘉佑元年曆任太子中舍、光祿寺丞、天章閣侍講等。祖籍今陝西子長縣的安定堡。

人物生平

胡瑗祖籍今陝西子長縣的安定堡,其家族世代顯赫,始祖胡遵為晉車騎將軍,後裔中曾有過兩位皇后和太后,另有三公九卿及將軍、太守10餘人。祖父胡修已任泰州司寇參軍時舉家隨遷,但自其父胡訥任寧海軍節度推官後,在當時屬於下等官吏,因俸祿較少,竟步入"家貧無以自給"的境地。

胡瑗自幼聰穎好學,7歲善屬文,13歲通五經,被左右鄉鄰視為奇才。胡訥說:"此子乃偉器,非常兒也!"胡瑗讀書勤奮,好學上進,且志向遠大,常以聖賢自任,但因家境衰微,早年並未受過良好教育。直至20多年後才得以與孫復、石介等人到山東泰山棲真觀求學深造。此間心志遠大,10年不歸,潛心研習聖賢經典。

1034年(景佑元年),42歲的胡瑗開始到蘇州一帶設學講授儒家經術。時值原朝廷中向來重視文教的范仲淹因反對廢后被貶該地任知事。翌年范在南園開辦郡學後,聘他為首任教席,並送自己的兒子范純佑拜其為師。到任後,他即制訂了一套嚴格的校規。由於范公子能帶頭遵守,故其他出身豪門的學生無一膽敢肆意踐踏。在知州的鼎力支持下,郡學很快就成為了全城各地學府的楷模。

1036年,經范仲淹的引薦,胡瑗以布衣身份,與知杭州的音樂家阮逸同赴開封接受正急於雅樂改進的宋仁宗召見,並奉命參定聲律,製作鐘磬。其間,他合乎古禮的文雅舉止深得朝中要人的讚賞,事成後即被破例提拔為校書郎官。1040年(康定元年)8月,隨鎮守延州(今延安)的范仲淹到陝西,被舉薦為丹州(今宜川縣)軍事推官。此間撰《武學規矩》一書,提倡國家大興武學,以抵禦外部侵略。

1041年(慶曆元年),胡瑗調密州(今山東諸城)任觀察推官時,因父親去世而辭官回家奔喪。翌年復出,改任保寧(今浙江金華)節度推官。不久應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太守滕宗諒之邀,到當地的州學任主講教授,以致"四方之士雲集受業"。其間提出了"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學校"的至理名言,並創立了卓有成效的"湖學"。

1044年(慶曆4年),范仲淹推行新政,並效法湖州的辦學經驗興辦了一所中央太學。1050年(皇佑2年)11月,朝廷再次更定雅樂,仍詔胡瑗與阮逸進京主持,並在司馬光和范景仁的支持下以3年時間完成。此間兩人還合作撰就了《皇佑新樂圖記》3卷。1052年被任命為國子監直講(主講教授),晉光祿寺丞。被征為太子中舍,後以殿中丞致仕。

1056年(嘉佑元年),64歲的胡瑗晉升太子中舍暨天章閣侍講,成為了當朝太子的導師。同時兼在太學協助博士的考教訓導與執掌學規。此時雖身為命官,卻始終保持師生平等,常與學生切磋交流,在校園裡形成了一種"沈潛、篤實、醇厚、和易"的學風。當時的受教者包括皇室多位儲君、眾多知名學者及禮部中的近半官員,故深得學生與朝中上下的敬重,視他為一代宗師,被神宗稱為"真先生"。

晚年,胡瑗依舊苦讀勤教,並參議朝政。1059年終因積勞成疾而臥床不起。後經仁宗皇帝欽准,領太常博士銜赴杭州長子胡康任所療養。臨行前京城轟動,相送者"百里不絕"。不久即病故,被朝廷追諡"文昭",葬於湖州原菰城附近。另被王安石譽為"天下豪傑魁";被范仲淹遵為"孔孟衣缽,蘇湖領袖";文學大家蘇東坡更曾寫下過讚頌他的詩句"所以蘇湖士,至今懷令古"……。

傑出思想

倡導天人合一

胡瑗不僅是著名的古代教育家,而且是傑出的思想家。他獨特的教育理論和豐富的社會實踐皆源於其學術思想的深厚造詣。他的學術思想內涵豐富,主要根源於《周易》一書。

易學為講天人之道、講萬物變易法則的學問。胡瑗的《周易口義》是他的學生倪天隱根據先生口述整理而顧。其特點是大膽疑經,自立新解。據統計,胡瑗僅在《周易口義》一書中,疑經的地方就有10多處;在《洪範口義》中,也糾正了許多不合理的註解。據《宋元學案》記載,胡瑗"日升堂講《易》,音韻高朗,旨意明白,眾皆大服"。丁寶書在《安定言行錄》中引用胡瑗學生王得臣的話說:胡瑗為國子直講,"朝廷命主太學,時千餘士,日講《易》,予執經在諸生列,先生每引當世之事明之。"毫無疑問,胡瑗是宋初易學的權威,是一位開源發蒙、鼓動風氣的人物,也是宋代義理易學的創立者。清人全祖望亦在《宋元學案》中追根溯源地說:"宋世學術之盛,安定、泰山為之先河。"2. 堅持安民之道的民本思想胡瑗的安民之道,一在求賢用賢,二在養民教民。他以為,君王再能幹賢明,若無賢臣輔佐,則"倡而無知,令而無從",雖有仁義愛民的欲望,亦無法施行仁政於天下。因此,胡瑗說,"天下之廣,生靈之眾,一賢不可獨治,故必群賢並進於朝廷,則可大行其道。"廣納天下群賢,一可佐君施行仁政,二可輔君增廣視聽,三可致君無為而治。當然,這裡所說之"民",不過是統治階級的左臣右相。但他倡導在州縣辦官員學,則是從教育培養地方基層民眾入手,努力提高他們素質。尤其胡瑗在《周易口義》中"論民本"時說:"不以一己為憂樂,所憂者天下,所樂者天下。"這與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其實是一致的。

主張知行合一

胡瑗還提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他在講授"三禮"(《周禮》、《儀禮》、《禮記》)時,因其中所記載的禮儀器物久已失傳,無形象教學之具供學生觀摩,就自製掛圖,懸於講堂之上,讓學生直觀,以增強學生的記憶力和理解力。另外,還組織學生走出課堂,到遠近地區去遊歷考察,觀名山大川,開闊學生視野,做到書本知識和社會實踐的統一。

歷史地位


胡瑗一生的人格風範,成就業績,不僅受到北宋王朝的充分肯定和北宋學子、學者的傾心敬仰,而且受到後世歷代人們的欽佩。

宋神宗《御題胡安定先生》贊曰:"先生之道,得孔孟之宗。先生之教,行蘇湖之中。師運而尊,如泰山特屹於諸峰。法嚴而信,如四時迭運於無窮,辟居太學,動四方欣慕不遠千里而翕從。召入天章,輔先帝日侍啟沃萬言而納忠。經義治事,從適士用。議禮定樂,以迪聯躬。敦尚本實,還隆古之淳風。倡明正道,開來學之顓蒙。載瞻載仰,誰不思公?誠斯文之模範,為後世之欽崇!"

宋代的許多名賢如范仲淹歐陽修蘇軾、蔡襄、米芾、司馬光、王安石、朱熹、文天祥等,或為之作像贊,或為之寫墓誌、墓表,稱頌他為"蘇湖領袖"、"東南模範"、"三吳木鐸之鼻祖"、"百代帝師之功臣"、"自秦漢以來,師道之立未有過瑗者"。至明嘉靖九年(1530),明世宗下詔,尊胡瑗為"先儒鬍子","從祀孔廟",至今山東曲阜孔廟內,"先儒鬍子瑗之位"的牌子,仍與韓愈、朱熹等先儒牌位排列在一起。

胡瑗與孫復、石介在歷史上還有"宋初三先生"、"理學三先生"之稱。理學又名宋學,是宋代儒家的哲學思想。漢儒治經側重名物訓詁,宋儒則多以闡釋義

理,故名理學。胡瑗堅持樸素的唯物論,反對唯心論,認為"命者稟之於天,性者命之在我",開宋儒性命之學的先聲。以傳統的儒學倫理為核心,大膽質疑,自立新解,開宋代義理易學之宗。全面闡述性、命、天、人、政、教的內在關係,形成具有個性特色的性命學說,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胡瑗在如皋的後裔傳至今已35世,其大門楹聯歷代相傳都是寫的"鄉賢世澤,理學家聲",或"蘇湖世澤,理學家聲"。筆者曾在南京圖書館古籍部,有幸看到1933年編寫的《江蘇省志稿》和1937年出版的《江蘇鄉土志》,都記載:"胡瑗,理學先驅,為二程所宗,朱熹總其成。"這應該是最符合歷史的定位。

深遠影響

胡瑗一生著作頗豐,可惜大部散佚,傳世很少,且多為門人記錄整理而成。現存世的經學著作有《周易口義》12卷、《洪範口義》3卷,音樂著作有《皇佑新樂圖記》3卷(與阮逸合撰),余已散佚。

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把古代聖賢名流的"嘉言善行"匯集起來,編成《小學》一書,作為兒童讀本,其中就詳細記錄了胡瑗一生的教學活動和事跡,認為可作"百世之法"。南宋書院舉起,宋寶慶二年(1226年),泰州在胡瑗講學之處,亦創辦了"安定講堂"。明代學士程敏政斷言:"自秦漢以來,師道之立,未有過瑗者。"明嘉靖九年(1530年)世宗正式以胡瑗從祀,尊稱為"先儒鬍子"。泰州亦在"安定講堂"之地,建立胡公祠,紀念胡瑗先賢,清乾隆五年(1740年)改稱"胡公書院"。嘉慶二年(1797年),胡公祠移至泰州岳墩南麓,現存祠三間,列為泰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胡瑗的教育理論與實踐,不僅示範於當時,而且也垂法於後世,在中國教育史上樹起了一座豐碑。無怪乎他的名字和"蘇湖教法"為人們所熟知,且享有很高的聲譽。當代研究胡瑗及其教育方法的不乏其人,國外如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家的學者均涉足此領域,當代出版的《中外著名教育家小傳》、《中國歷史大辭典》、《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歷代思想家》、《中國大百科全書》、《辭海》、《辭源》等權威性著作,對胡瑗都列有專條,翔實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