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腸道病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腸道病毒
圖片來自搜狐網

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Coxsackievirus)、致腸細胞病變人孤兒病毒(enterocytopathichumanorphanvirusECHO簡稱埃可病毒)及新型腸道病毒共71個血清型。腸道病毒屬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臨床表現輕者只有倦怠﹑乏力﹑低熱等﹐重者可全身感染﹐腦﹑脊髓﹑心﹑肝等重要器官受損﹐預後較差﹐並可遺留後遺症或造成死亡。本類疾病分布於世界各地﹐在熱帶和亞熱帶全年都有﹐在溫帶夏季多見﹐在溫暖﹑潮濕﹑衛生條件差﹑人群擁擠的地區發病率高。

病理

病原體腸道病毒包括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和在人類腸道致細胞病變的孤兒病毒(ECHO病毒)。1970年國際病毒命名委員會將這些病毒歸屬於微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腸道病毒屬。在上述已命名的3種腸道病毒的67個型別以後發現的腸道病毒﹐都按腸道病毒序數編號命名﹐即68﹑69﹑70﹑71﹑72型腸道病毒等。

腸道病毒顆粒小﹐呈20面體﹐直徑24~30nm﹐不含類脂體﹐核心有單鏈核糖核酸﹐耐乙醚和其它脂溶劑﹐耐酸﹐對各種抗生素﹑抗病毒藥﹑去污劑有抵抗作用。多數病毒在細胞培養中產生細胞病變。

腸道病毒通常寄生於腸道﹐僅於少數情況下﹐進入血流或神經組織。正常的病毒攜帶者不多見﹐隱性感染甚為普遍﹐人受染後出現臨床症狀的也是少數。

流行情況1969~1973年﹐70型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在世界很多地區發生﹐首先在非洲加納開始﹐以後波及非洲其它地區。1970年在東南亞﹑印度﹑日本﹑新加坡等地多次發生大流行﹐涉及百萬人﹐1971年在歐洲的南斯拉夫和法國等地有幾次小暴發流行。1981年再度在亞洲和非洲流行﹐並蔓延到加勒比海地區﹑南美洲北部﹑中美洲和美國邁阿密等地。1980年代﹐中國也發生幾次流行。

傳播途徑

人是腸道病毒的唯一自然寄主﹐病毒通過人與人之間的密切接觸(通過手指﹑餐具和食物)傳播擴散。感染者的咽部和腸中有病毒存在﹐從糞中排病毒的時間較長﹐可持續幾周。糞-口是主要的傳播途徑。偶然也可以通過飛沫傳播。病毒在污水中存活的時間甚長。

發病及臨床表現人食入病毒後﹐經過7~14日﹐存在於咽部和腸道淋巴樣組織的病毒﹐經血流進入單核吞噬細胞中增殖﹐最後達到靶器官(如脊髓﹑腦﹑腦膜﹑心﹑肝﹑皮膚等)﹐在不同的器官中引起相應的臨床症狀。

70型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血性結膜炎多突然發病﹐有嚴重的眼痛﹑畏光視力模糊﹑結膜下出血﹐出血程度從小的出血點到大塊出血。10日內完全恢復。可以伴發一種少見的神經系統併發症──急性腰脊髓脊神經根病﹐該病多見於成年男性﹐在眼病幾周後發生。主要症狀類似脊髓灰質炎﹐可導致癱瘓和肌萎縮等後遺症。另外一種併發症是面神經癱瘓。71型腸道病毒主要引起手-足-口病及無菌性腦膜炎﹐72型腸道病毒可引起甲型肝炎

診斷

依賴於檢測病原和抗體。這些病毒可以存在於糞﹑血液﹑腦脊液﹑脊髓﹑眼結膜分泌物以及咽部﹑腦﹑心﹑肝和皮膚或黏膜的病變部位。可用組織培養法或動物接種法分離病毒﹐然後用相應的抗血清鑑定。檢測核酸的快速和靈敏的方法有PCR法和SAT法。檢測抗原的快速和靈敏的方法有免疫熒光法﹑酶聯免疫吸附檢測法和核酸雜交法等。檢測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的抗體滴度﹐若有4倍以上升高﹐即可以確診﹔方法有中和試驗﹑補體結合試驗和血凝抑制試驗等。

治療

尚無特效的治療藥物﹐採用對症治療﹐大部分病人可以恢復。

預防

脊髓灰質炎疫苗預防效果甚佳。但是對其他腸道病毒感染尚缺少特異的控制方法。嬰幼兒應避免與急性發熱的病人密切接觸﹐注射γ-球蛋白或胎盤球蛋白也可以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