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聰的羽絨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聰的羽絨衣》

作品名稱: 聰的羽絨衣

文學體裁: 詩歌

創作年代: 現代

作者: 舒婷

《聰的羽絨衣》是由舒婷創作的一首現代詩歌。

詩歌原文

老鼠在頂樓

研究你積累十年的手稿

而在北方,在一個陌生的城市

你正為羽絨衣

做廣告

羅亭式的西裝大衣

掖一份個體執照

你把自己當作荒誕派小說

先在顧客中間

發表

對於文字和數字,你永遠

兼有丈夫和情人的苦惱

因此,在知青客棧的通鋪上

失眠之夜聽滿屋鼾聲

猶如將身子

疊在滾滾而來的海潮

橫過結冰的大街

你不必尋找郵筒了

夜鳥習習往南,今晚

每一封快信都是情書,是夢境

每個夢境都蓋上月亮的郵戳

發往無地址的綠島

你沒時間惆悵了,聰站在

異鄉的霓虹燈下

你肩披的羽絨衣

正做艱難的初次

飛翔

作者簡介

舒婷,當代女詩人,祖籍福建泉州,1952年生於福建石碼鎮,生長在廈門。初中未畢業即「插隊落戶」。1969年開始寫作,其時詩已在知青中流傳。回城後當過多種臨時工:水泥工、擋車工、漿紗工、焊錫工。1979年開始在民間刊物《今天》發表詩作,同年在《詩刊》正式發表作品。1980年《福建文藝》編輯部對她的作品展開近一年討論,討論涉及到新詩的一系列根本性問題。1981年福建省文聯專業創作,現為中國作協理事;作協福建分會副主席,兩次獲全國性詩歌獎。1982年出版詩集《雙桅船》和《舒婷、顧城抒情詩選》,1986年出版《會唱歌的鳶尾花》等。

[1]

人物經歷

50年代中期,母親帶着她和兄妹三人從漳州回到廈門,被分寄在祖母和外婆家裡。舒婷從小隨母親在外婆家長大。

四歲起,外祖父就拿唐詩當兒歌教她念,外婆則娓娓講述「三國」、「水滸」、「聊齋」哄她上床睡覺。小學三年級,有了一點閱讀能力,便開始取五花八門的書籍來看,一直到初中,也因此眼睛越來越壞。

1964年就讀於廈門一中,1969年,舒婷在「上山下鄉」洪流中插隊到閩西山區。1972年,舒婷以自己姨媽的繼女身份,被照顧回城。

1979年4月,《詩刊》從《今天》上選發了舒婷的《致橡樹》,兩個月後,又發表了她的《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和《這也是一切》。198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2013年04月28日,再次高票當選廈門文聯主席。

2016年12月,當選中國作家協會第九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十二、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