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花白飯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聚花白飯樹 |
中文學名:聚花白飯樹 拉丁學名:Phyllanthus clarkei Hook. f.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大戟亞目 科:大戟科 屬:葉下珠屬 |
基本信息
聚花白飯樹(學名:Flueggea leucopyrus)是葉下珠科、白飯樹屬的植物。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以及中國大陸的四川等地,生長於海拔1,000米至1,450米的地區,多生在山坡灌叢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 中文學名: 聚花白飯樹
- 拉丁學名: Flueggea leucopyra Willd.
- 界: 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綱: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
- 亞 :綱原始花被亞綱Archichlamydeae
- 目:大戟目Euphorbiales
- 亞 目:大戟亞目Euphorbiineae
- 科:大戟科 Euphorbiaceae
- 亞 科:葉下珠亞科 Subfam. Phyllanthoideae
- 族:葉下珠族Trib. Phyllantheae
- 屬:白飯樹屬Flueggea
形態特徵
- 植物形態:灌木,高1.5-4米;枝條圓柱形;側枝基部有下彎的硬刺或短枝縊縮呈枝刺;全株無毛。
- 葉子形態:葉片紙質或近革質,橢圓形、倒卵形或近圓形,長1.3-2.5厘米,寬1-1.5厘米,頂端圓,基部楔形至鈍,全緣;側脈每邊5-7條;葉柄長2-8毫米,腹部有縱槽;托葉三角形,長0.5-1毫米。
- 花朵形態:花多朵組成密集的聚傘花序,花序腋生或節上生;雄花:花梗長2-5毫米;萼片5,卵形或近圓形,長和寬0.6-1.2毫米,全緣或有細齒;雄蕊5,離生,花絲長0.8-1.8毫米;花葯長0.3-0.5毫米;花盤腺體5;退化雌蕊高0.6-1.2毫米,2-3裂,基部合生,裂片直立或外彎;雌花:花梗長1.2-2.8毫米;萼片5,橢圓形或卵形,長0.6-0.8毫米;花盤環狀,薄,頂端近全緣;子房卵圓形,2-3室,花柱長0.6-0.9毫米,基部合生,頂端2裂。
- 果實種子形態:蒴果漿果狀,近圓球形,直徑約4毫米,果皮淡白色;種子淡褐色,平滑,長1.9-2.5毫米,種臍內陷。
- 花果期:花期4-7月,果期7-10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000-1450米山坡灌叢中。
分布範圍
產於四川(得榮)和雲南(墨江、德欽、中甸),分布於印度和斯里蘭卡。模式標本采自印度南部
命名來源
[Sp. Pl. 4: 757. 1805] 【中國植物志】:44(1):073[1]
參考文獻
- ↑ 在農村,還有白花花的野果子,不僅果子能吃,葉子能夠緩解水痘,老農家說事, 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