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聊齋志異·瞳人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聊齋志異·瞳人語出自《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代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題材廣泛內容豐富,藝術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藝術典型,人物形象鮮明生動,故事情節曲折離奇,結構布局嚴謹巧妙,文筆簡練,描寫細膩,堪稱中國古典文言短篇小說之巔峰。聊齋,是蒲松齡的書屋名;誌異,有記錄奇異事件的意思。 [1]

原文

長安士方棟(1),頗有才名,而佻脫不持儀節(2)。每陌上見游女(3),輒輕薄尾綴之(4)。清明前一日,偶步郊郭,見一小車,朱茀繡幰(5);青衣數輩(6),款段以從(7)。內一婢,乘小駟(8),容光絕美。稍稍近覘之,見車幔洞開,內坐二八女郎,紅妝艷麗,尤生平所未睹。目炫神奪,瞻戀弗舍,或先或後,從馳數里。忽聞女郎呼婢近車側,曰:「為我垂簾下。何處風狂兒郎,頻來窺瞻!」婢乃下簾,怒顧生曰:「此芙蓉城七郎子新婦歸寧(9),非同田舍娘子(10),放教秀才胡覷(11)!」言已,掬轍土颺生。

生眯目不可開。才一拭視,而車馬已渺。驚疑而返。覺目終不快。倩人啟瞼撥視,則睛上生小翳(12);經宿益劇,淚簌簌不得止;翳漸大,數日厚如錢;右睛起旋螺,百藥無效。懊悶欲絕,頗思自懺悔。聞《光明經》能解厄(13)。持一卷,浼人教誦(14)。初猶煩躁,久漸自安。旦晚無事,惟趺坐捻珠(15)。持之一年,萬緣俱淨(16)。忽聞左目中小語如蠅,曰:「黑漆似,叵耐殺人(17)!」右目中應云:「可同小遨遊,出此悶氣。」漸覺兩鼻中,蠕蠕作癢,似有物出,離孔而去。久之乃返,復自鼻入眶中。

又言曰:「許時不窺園亭,珍珠蘭遽枯瘠死(18)!」生素喜香蘭,園中多種植,日常自灌溉;自失明,久置不問。忽聞此言,遽問妻:「蘭花何使憔悴死?」妻詰其所自知,因告之故。妻趨驗之,花果槁矣。大異之。靜匿房中以俟之,見有小人自生鼻內出,大不及豆,營營然竟出門去(19)。漸遠,遂迷所在。俄,連臂歸,飛上面,如蜂蟻之投穴者。如此二三日。又聞左言曰:「隧道迂(20), 還往甚非所便,不如自啟門。」右應云:「我壁子厚,大不易。」左曰:「我試辟,得與而俱(21)。」

遂覺左眶內隱似抓裂。少頃,開視,豁見幾物。喜告妻。妻審之,則脂膜破小竅,黑睛熒熒,如劈椒(22)。越一宿,幛盡消。細視,竟重瞳也,但右目旋螺如故,乃知兩瞳人合居一眶矣。生雖一目眇,而較之雙目者,殊更了了(23)。由是益自檢束(24),鄉中稱盛德焉(25)。

異史氏曰(26):「鄉有士人,偕二友於途,遙見少婦控驢出其前,戲而吟曰:『有美人兮(27)!』顧二友曰:『驅之!』相與笑騁。俄追及,乃其子婦。心赧氣喪,默不復語。友偽為不知也者,評騭殊褻(28)。士人忸怩(29),吃吃而言曰(30):『此長男婦也。』各隱笑而罷。輕薄者往往自侮,良可笑也。至於眯目失明,又鬼神之慘報矣。芙蓉城主,不知何神,豈菩薩現身耶(31)?然小郎君生辟門戶,鬼神雖惡,亦何嘗不許人自新哉。」

譯文

書生方棟,在長安城裡很有點名氣,但他為人很輕佻,不守禮節。每在郊外遇到遊玩的女子,就很不禮貌地尾隨在後頭。

清明節的前一天,他偶然到城郊遊玩,見到一輛小車子,掛着朱紅色的穸簾,周着繡花簇錦的車帷,幾位女婢騎着馬跟在車後。其中一個婢女,騎着匹小馬,容貌美麗極了。方棟稍向前湊近,偷眼一看,見車的帷幔拉開着,車裡坐着一位十五六歲的女郎,她妝梳非常艷麗,真是生平從未見到過。方棟目光繚亂,神志昏昏,跟在車的前前後後,捨不得離開,這樣跟着走了好幾里。忽聽車中女郎把婢女叫到車邊,說:「給我把帘子放下來。哪裡來的這麼一個狂妄書生,頻頻地來偷看。」婢女把穸簾放下,回過頭憤怒地看着方棟說:「這是芙蓉城裡七郎的新娘回娘家,不是一個鄉下女子,隨便讓秀才偷看的。」說完,就從車道上抓起一把土,朝着方棟揚去。

方棟眯眼睜不開,剛剛用手擦試眼睛,女郎的車馬已經遠去了。他驚恐疑惑地回到家裡,總覺得眼睛裡不舒服。請人扒開眼瞼一看,眼球上生出了一層薄膜。過了一宿,越發嚴重,眼淚不止地簌簌流下來。白色的翳膜漸漸大起來,又過了幾天,就像個銅錢那麼厚。右邊的那個眼球上,起了如同螺旋狀的厚翳膜,用各種藥物醫治,都不見效。這時,方棟心中懊悔極了,很愧悔自己作法不當。他聽說佛家的《光明經》能消除災難,就手拿一卷,請別人教誦。最初,讀時心情很煩躁,時間久了,漸漸地就習慣了。一天早晚無別的事可作,只盤腿坐着捻珠誦經。就這樣他持續了一年,什麼雜亂的念頭也沒有了。忽然,聽到左邊眼睛中,有如小蠅的聲音,說:「黑如漆,真難受死了。」右邊眼睛中應聲說:「可以一同出去遊玩一會兒,出出這口悶氣。」方棟漸漸覺得兩鼻孔中,蠕蠕動彈,很癢,好像有東西從鼻孔裡面爬出來。過了一段時間,又返回來,又從鼻孔進到眼眶裡。它們又說:「好長時間沒能看看園中的亭台了,那珍珠蘭快要枯死了。」

方棟生平很喜歡蘭花,園中種植了許多蘭花,以前自己常去灌水,自從兩眼失明,長久沒再過問。忽然聽到這話,急忙問他的妻子:「蘭花怎麼弄得快乾死了?」妻子問方棟怎麼知道的,方棟就把實情告訴妻子。妻子到花園中一看,果然蘭花枯萎了。妻子感到驚異,靜靜躲在屋裡看個究竟,見有小人從方棟的鼻子中出來,大小不如一粒豆子,轉轉悠悠地竟到門外去了,越走越遠,接着就看不清了。一會兒,兩個小人又挎着胳膊回來,飛到方棟的臉上,好像蜜蜂和螞蟻回窩一樣。就這樣倒騰了二三天。

方棟又聽左眼中小人說:「這條隧道彎彎曲曲,來來去去很是不方便,還不如自己另開一個門。」右眼睛中小人說:「我這裡的洞壁太厚,要開門不太容易。」左邊的說:「我來試試看,若能開開,咱倆就住到一塊算了。」方棟接着感到左眼眶內隱隱地痛似抓裂一樣。一會,睜開眼一看,突然屋裡的桌椅等物看得很清楚。方棟很高興地告訴妻子。妻子仔細查看,左眼中那層小脂膜破開一個小孔,露出亮晶晶的黑色眼球,才有半個胡椒粒那麼大。過了一宿,那層翳膜全消退了。細細一看,竟然是兩個瞳人。而右眼厚厚的翳膜,仍是老樣子,這才知兩個瞳人合居在一個眼眶裡了。方棟雖然瞎了一隻眼睛,但比以前兩個眼睛時看東西更清楚。自這以後,他對自己的行為,就更檢點約束了,鄉親們都稱讚他的品德好。

異史氏說:鄉里有個士人,和兩個朋友一去出去,途中看見一個少婦騎着毛驢出現 在他前頭。戲謔的說道:「有美人啊!」回頭看了看兩個朋友說:「追她!」三人於是笑着跟從。等到追上一看,是他的兒媳。心裡很羞愧喪氣,不再說話。朋友假裝不知道,評頭論足十分猥褻。士人很尷尬忸怩,支支吾吾的說:「這是我長子媳婦啊!」於是各自偷笑而止。輕薄的人往往自取其辱,真是很可笑啊!至於雙眼被迷失明,又是鬼神的慘痛報應啊。芙蓉城主,不知道是何處神祇,難道不是菩薩現身嗎?然而年輕人剛剛開始生活,犯了錯誤,鬼神縱然兇惡,又何嘗不允許別人改過自新呢!

注釋

(1)長安:即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為漢、唐都城,因在舊時文學作品中常以長安代指國都。

(2)佻(tiǎo挑)脫不持儀節:行為輕佻,不守禮節。佻脫,輕佻,輕率。持,守。儀節,禮儀。 (3)陌(mò末)上:本指田間小路;南北叫「阡」,東西稱「陌」。這裡指郊野路上。 (4)尾綴:猶尾隨;在後緊跟。 (5)朱弗(fú服)繡幰(xiǎn顯),大紅車簾,繡花車帷。舊時女子乘車,車篷前後掛簾遮蔽,叫「茀」。幰,車上的障幔。 (6)青衣:古時地位低賤者的服裝。婢女多穿青衣,因以代稱婢女。 (7)款段,款段馬,行動遲緩之馬。此指騎馬慢行。《後漢書•馬援傳》:「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澤車,御款段馬」《注》:「款,猶緩也,言形段遲緩也。」 (8)小駟:小馬。駟,四馬一車,也泛指馬,《禮記•三年問》:「若駟之過隙。」《經典釋文》:「駟,馬也。」 (9)芙蓉城:迷信傳說中的仙境。歐陽修《六一詩話》:「(石)曼卿卒後,其故人有見之者,雲恍忽如夢中,言我今為鬼仙也,所主芙蓉城。」歸寧:婦女回母家探視,古稱歸寧。《詩•周南•葛覃》:「害澣害否,歸寧父母。」寧,安,問安。 (10)田舍娘子:鄉下婦女,農婦。 (11)放:任意。 (12)小翳(yì益):小片障(雲)膜。翳,目疾,遮蔽瞳孔的薄膜。下文「右睛起旋螺」,是說薄膜厚結成螺旋形。 (13)《光明經》:佛教經典《金光明經》的簡稱。 (14)浼(měi每)人:央求人,請人。 (15)捻珠:用手捻數着佛珠。珠,佛珠,也稱「數珠」,梵語「缽塞莫」的意譯,佛教徒念佛號或經咒時用以計數。通常用香木車成圓粒,貫穿成串,也有用瑪瑙、玉石製作的,粒數多少不等,少者十四顆,多者達一千零八十顆。 (16)萬緣俱淨:意思是各種世俗雜念全都消除。緣,佛家語,此指意念產生的因緣。 (17)叵(pǒ笸)耐殺人:令人難以忍耐。叵,不可。殺,同「煞」。 (18)珍珠蘭:也稱珠蘭,常綠小灌木,初夏開小花,穗狀花序,呈黃綠色,有香味。 (19)營營:往來飛聲。《詩•小雅•青蠅》:「營營青蠅,止於樊。」朱熹註:「營營,往來飛聲。」 (20)隧道:地下暗道。這裡指眼睛通向鼻孔的潛道。《素問•調經論》:「五藏之道,皆出於經隧。」註:「隧,潛道也。」 (21)得與而俱:意思是,如果我啟門成功,就與你共同使用。而,你。俱,一同。 (22)劈椒:花椒成熟後果皮綻裂的縫隙。花椒內的黑子,俗名「椒目」。這裡形容露出一小點黑色的瞳孔。 (23)了了:清楚。 (24)檢束:指對言行檢點約束。 (25)盛德:美德。《史記•老子申韓列傳》:「吾聞之,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盛,大、美。 (26)「異史氏曰」:《聊齋志異》所用的一種論贊體例。異史氏,作者蒲松齡自稱。本書撰寫狐鬼神異故事多仿史書列傳體例,因稱「異史」;而在正文後,則仿照《左傳》的「君子曰」和《史記》的「太史公曰」的論贊體例,標以「異氏史曰」,以便作者直接發表議論。 (27)有美人兮:《詩•鄭風•野有蔓草》中的詩句。原詩為:「有美一人,清揚婉兮。邂逅相遇,適我願兮。」 (28)評騭(zhì質)殊褻:評論得十分猥褻、下流。騭,定。 (29)忸怩:羞愧葸縮的樣子。 (30)吃吃:形容說話結結巴巴、吞吐含混。 (31)菩薩:梵語「菩提薩埵」的略稱。《翻譯名義集》一引法藏釋:「菩提,此謂之覺;薩埵,此曰眾生。以上智求菩提,用悲下術眾生。」佛教用以指自覺本性而又善度眾生的修行者,地位僅次於佛,世傳觀世音菩薩多現女身。

道理

《瞳人語》描寫了長安才子方棟為人輕佻,品行不端,偷看女子,惹禍上身,但念經多日,心無雜念,改過自新,終得圓滿的一段故事。 《瞳人語》寓意深刻,告訴了我們:做人要自律、自重,品德高尚,切勿心懷不軌,恣意妄為,自取其辱。[2]

作者簡介

蒲松齡(1640~1715)清代小說家,字留仙,一字劍臣,號柳泉居士,淄川(今山東淄博)人。出身於一個逐漸敗落的地主家庭,書香世家,但功名不顯。父蒲棄學經商,然廣讀經史,學識淵博。 蒲松齡19歲時,以縣、府、道三個第一考取秀才,頗有文名,但以後屢試不中。20歲時,與同鄉學友王鹿瞻、李希梅、張篤慶等人結「郢中詩社」。後家貧,應邀到李希梅家讀書。31~32歲時,應同邑進士新任寶應知縣、好友孫蕙邀請,到江蘇揚州府寶應縣做幕賓。這是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離鄉南遊,對其創作具有重要意義。南方的自然山水風俗民情官場的腐敗、人民的痛苦,他都深有體驗。還結交了一些南方下層歌女。北歸後,以到縉紳家設館為生,主人家藏書豐富,使他得以廣泛涉獵。71歲撤帳歸家,過了一段飲酒作詩、閒暇自娛的生活。一生熱衷科舉,卻不得志,72歲時才補了一個歲貢生,因此對科舉制度的不合理深有體驗。 加之自幼喜歡民間文學,廣泛搜集精怪鬼魅奇聞異事,吸取創作營養,熔鑄進自己的生活體驗,創作出傑出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現實生活,寄託了作者的理想。除《聊齋志異》外,還有文集4卷,詩集6卷;雜著《省身語錄》、《懷刑錄》等多種;戲曲3種,通俗俚曲14種。今人搜集編定為《蒲松齡集》。[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