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聶松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聶松溪,1906年5月3日(清光緒三十二年四月初十)生,山東聊城人。1926年3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經理科。從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聶松溪
聶松溪
原圖鏈接 來自360網
出生 1906年5月3日
山東聊城
逝世 1989年3月10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軍人

人物簡介

聶松溪,1906年5月3日(清光緒三十二年四月初十)生,山東聊城人。1926年3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五期經理科。從此開始了他的軍旅生涯。

軍旅生涯

1927年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排長、連長、營長。

1928年12月,入陸軍大學正則班第九期學習。

1931年10月陸大畢業。

1932年秋,聶松溪到第三十軍(軍長張印湘)第三十一師(師長張印湘兼)任中校參謀。後調第二師(師長黃杰)任上校參謀,駐徐州。

1936年冬,軍政部令師長黃杰組織參謀團,對台兒莊周圍地區進行偵察,作戰時的防禦準備。黃杰派師上校參謀聶松溪和幾位中校團附為骨幹組成參謀團,從徐州車站乘火車東行到台兒莊、蘭陵鎮、禹王山、棗莊等地,然後沿隴海路東到沂河、炮車、碾莊等地恢察,時達半月之久。返回徐州後,聶讓隨行的師炮兵營上尉連長廖傳樞執筆寫了一份《偵察報告》,呈報軍政部。數月之後,軍政部將這份報告發下,責令第二師在徐州近郊構築國防工事。當時只構築了部份鋼骨水泥掩蔽體,修建陣地內的交通道路,強度可抗重炮轟擊。但後來的台兒莊戰役,這些工事並未發生作用。 後聶松溪應第二十一師師長李仙洲之邀,任該師上校團長。曾任第九獨立旅副旅長、旅長。

1938年1月,李仙洲任第九十二軍軍長,仍兼第二十一師師長。6月,李仙洲卸師長兼職,由侯鏡如升任,聶松溪任師參謀長。7月,二十一師參加武漢會戰,開赴瑞昌西北高地布防,隨後接替第三集團軍天子山、太僕山陣地的防務。月底,遭日軍台灣混成旅團猛烈進攻,陣地大半丟失,瑞昌也陷落,第二十一師第六十一旅副旅長金連城陣亡。9月,二十一師退至湖北通城以南之九嶺一帶擔任防務。

1939年9月,二十一師移防湖北襄陽、樊城。10月,部隊縮編為三團制。11月列入第二期整訓部隊,接受魯蘇戰區督訓。

1940年5月,第二十一師副師長廖運澤升任暫編第十四師師長,聶松溪繼任副師長。6月,為策應宜昌作戰,侯鏡如和聶松溪率二十一師一度收復沁陽。是年秋,第二十一師奉命隨第九十二軍開往山東

1941年3月,受日軍所阻,第九十二軍未能按計劃進入山東,只好暫時進駐安徽阜陽,並在阜陽擊退了日軍的進攻。從重慶擬隨軍入魯的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駐魯幹部訓練班(簡稱"魯干班")駐在呂寨及周圍各莊,軍長李仙洲兼班主任,聶松溪兼任教育長。魯干班主要任務是訓練下級軍官和收容山東淪陷區的青年學生,畢業後充任下級軍官。4月,九十二軍與皖北新四軍彭雪楓部發生摩擦,一度越過津浦路深入新四軍防區腹地。

1942年5月31日,第二十一師師長侯鏡如調任第九十二軍副軍長,聶松溪繼任師長,路可貞任副師長,參謀長為劉儒林。下轄第六十一團(團長莊村夫)、第六十二團(團長李又清)、第六十三團(團長吳冠軍),仍駐防安徽阜陽地區。時阜陽地處皖北,盜匪橫行,惡霸土豪仗勢欺人,為保地方安寧,國民政府在阜陽城裡設一警備司令部。繼任師長的聶松溪兼任警備司令,他甫一上任,為了給個下馬威,將經群眾揭發的惡棍李連若抓來,就地正法。第二天《淮上日報》發表短評,贊他這是滅邪除奸的第一炮。以後因遠離城廂的鄉鎮仍時有劫案發生,聶司令便成立了快速偵緝隊,根據天氣以馬隊或自行車隊快速緝捕劫匪歸案,取得了長治久安的效果。12月,蔣介石再令第二十八集團軍總司令兼蘇魯豫皖邊挺進軍第一路總指揮李仙洲率部由皖東北上魯南,李仙洲令所部分批入魯。

1943年1月,暫編三十八師首先進抵魚台地區建前進陣地。2月,李仙洲令二十一師聶松溪部第六十二團配屬暫編第三十師進入山東單縣建立根據地。3月,九十二軍一四二師四二六團進入魯南。4月,聶松溪奉命率二十一師主力開始入魯,聶兼任膠南區警備司令、魯北師管區司令。5月,李仙洲率總部、九十二軍二十一師、五十六師進抵單碭、豐魚邊,在單縣、碭山擊退日軍的進攻。李仙洲部進入魯南後,與八路軍冀魯豫軍區發生磨擦。6月中旬,李仙洲率部從三面包圍八路軍湖西根據地,與冀魯豫第六軍分區司令員王秉璋、政委唐亮指揮的部隊在巨南發生激戰。7月2日,聶松溪奉命親率六十一團及六十二團一個營,由豐縣、楊山、單縣邊急援巨南。剛到單縣西北祿劉莊附近,遭到伏擊,損失官兵300餘人。後因日偽軍乘隙來犯,巨南之役被迫暫停。7月24日,共軍冀魯豫軍區將部隊分成東、西兩個集團,首先以東集團之第九團向李仙洲總部外圍村張集發起攻擊;以西集團從曹(縣)西地區出發,遠程奔襲李仙洲總部南天宮廟以南的小寨里、侯集等村寨。李仙洲大為震驚,急忙命令聶松溪之二十一師、曹班亭之暫編三十師、常振山之保安第七旅向他收縮靠攏;同時,命令豐(縣)北地區的侯鏡如部和皖北地區的竇紹周之五十六師前來救援。八路軍第二縱隊楊得志部主力在曹縣地區,將李仙洲總部及來援的第二十一、暫編第三十師圍困在陳樓、陳莊一帶。29日,在小范樓村將常振山保安第七旅殲滅大部。隨後,主力部隊對收縮於陳樓、陳莊的李仙洲部主力發起攻擊,並切斷兩莊的水源和糧道。8月2日,聶松溪改任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參謀,由黃恢亞接任二十一師師長。8月3日,侯鏡如率九十二軍進至單西南謝莊、侯寨一線北援。8月9日,李仙洲分三路向南突圍,傷亡慘重,二十一師也損失1000餘人。

1944年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侍從室第二組組長於達外調新疆督辦公署任參謀長,聶松溪接任第二組少將組長(第九任)。1945年2月,聶松溪調西北任第一戰區第三十四集團軍五十七軍中將軍長,侍二組組長由軍政部交軸司司長趙桂森接替。聶率五十七軍參加豫北會戰湘西雪峰山戰役

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後,國民政府大量裁軍。為了安置裁編下來的軍官,從1945年9月1日起至1946年初,國民政府在全國各地成立了三十一個軍官總隊,收容編餘軍官、軍佐、軍屬和流散社會上的無職軍官,估計總人數在十萬以上。聶松溪調任第二十五軍官總隊中將總隊長,第二十五軍官總隊駐地為河南鄭州西二十五里舖須水鎮一帶,下轄二十個中隊,約三千人。

1947年6月,李仙洲改任濟南第二綏靖區中將副司令官,邀聶松溪任綏靖區參謀長。1948年4月,濰縣戰役中,整四十五師師部與第二一二旅被全殲,師長陳金城、參謀長李游尚被俘。第二一一、二一三兩旅因先前已調到濟南,故得倖免。蔣介石將這兩個旅改編為整編第二師,以聶松溪任師長。6月,聶松溪改任山東省保安司令部副司令,由晏子風接任師長。是年,聶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國防部中將部員。1948年9月授少將軍銜。9月,華東野戰軍發起濟南戰役。16日晚,攻城兵團開始發起攻擊,24日黃昏,濟南城被攻克。27日,聶松溪在濟南向解放軍報到。11月6日,淮海戰役發起,為了瓦解國軍士氣,華東野戰軍政治部組織王耀武、聶松溪等被俘高級軍官聯名寫了《告國民黨官兵書》,並組織王耀武(第二綏靖區中將司令官)、霍守義(十二軍中將軍長)、陳金城(九十六軍中將軍長)、聶松溪(第二綏靖區中將副司令官)等十二名高級將領,利用華東廣播電台進行口語廣播,廣播詞均由自己擬好。聶松溪主要介紹了自己投案的經過。

1949年1月,聶松溪獲釋後,前往香港。後轉赴台灣,1989年3月10日在台灣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