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耿義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耿義蘭
出生 1509
山東高密
逝世 1606
職業 嘉靖、萬曆年間的著名道士

耿義蘭(1509~1606),明朝嘉靖萬曆年間的著名道士。字芝仙,號飛霞,又號靈應子。山東高密人。嘉靖年間進士。棄家入道,從師嶗山太清宮道士高禮岩。曾去華山北斗坪掛單10餘年,拜趙景虛學道說法。後入京都白雲觀叢林,參訪道理玄學。 [1]

返歸嶗山後隱居慈光洞、黃石宮等處靜修。萬曆十七年(1589),與賈性全、劉真湖、張復仁、譚虛一等道人上書縣、府,控告憨山和尚在道院建佛寺。萬曆十九年(1591)秋,赴京城上訴。

萬曆二十八年(1600),朝廷降旨毀海印寺重建太清宮,敕封其為"扶教真人",賜《道藏》480函。 [2]

人物簡歷

耿義蘭,字芝山,號飛霞,山東高密人,生於明正德四年。嘉靖年間考中進士,後棄官在嶗山太清宮拜高禮岩為師修道。數年後隨師游華山,在北斗屏掛旃10餘年,跟華山道士趙景虛學道理、演法術。

後辭別師父游訪北京白雲觀,掛旃數年,在白雲觀主持王昆陽門下學玄數年後返回嶗山慈光洞靜修。

萬曆十三年,憨山和尚在太清宮前建海印寺,太清宮道士劉真湖與之爭廟址,又以宮中主持之死引發官司。耿義蘭助劉真湖、賈性全等人上訴於縣、州、府衙,各級官吏因憨山有"國舅"之名,多次將耿義蘭打得遍體鱗傷。

耿義蘭不屈,赴北京告御狀而不得受理。耿不氣餒,仍多方上告。如此10年,在白雲觀主持王昆陽的幫助下,此狀於萬曆二十三年始獲受理提審,又經5年案辯,終於勝訴。一場保護道教廟場的官司,歷經16斫,耿道士受了無數次毒打和屈辱而不灰心,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萬曆皇帝在御批"毀寺復宮"的同時,為嘉獎耿義蘭護教有功,敕封他為"護教真人",並頒賜新版本的《道藏》5485卷;欽賜御傘御棍、金冠紫袍,永鎮山宮廟場。

經過這次官司,嶗山太清宮由近乎凋蔽獲得巨資修復,一時聲名遠播,各地道士紛紛前來參玄閱經,太清宮又是一番空前繁榮。

明朝萬曆四十七年(1619),耿義蘭飛升,壽110歲。今太清宮三皇殿西側有"耿真人祠"以記其功。

參考來源

 

  1. 耿義蘭 ,360百科
  2. 耿義蘭 ,青島市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