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耶律宗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耶律宗真
出生 1016年4月3日
國籍 遼中京
別名 耶律只骨
職業 遼國 第七位皇帝
知名於 平定母親蕭氏叛亂,收回大權
知名作品 《射騎》
《獵雪騎》
《千鹿圖》

耶律宗真

耶律宗真(1016年4月3日-1055年8月28日),

契丹名只骨,字夷不堇,遼聖宗耶律隆緒長子,

母欽哀皇后蕭耨斤,遼國第七位皇帝,1031年-1055年在位。

耶律宗真生於開泰五年(1016年)二月二十三日,由齊天皇后蕭菩薩哥撫養長大,成年後通曉音律,愛好儒家學說,豁達大度,

開泰七年(1018年)五月初五日,年僅三歲的耶律宗真,被封為梁王。

太平元年(1021年)十一月十三日,耶律宗真被封為皇太子。

太平十年(1030年)六月,兼任北南院樞密使事。次年六月,聖宗駕崩,耶律宗真即位,改元景福。

耶律宗真即位初期權力一度被生母蕭耨斤掌握,蕭耨斤甚至有改立耶律宗真之弟耶律重元之意,幸而耶律重元將母親的計謀泄露給了耶律宗真,遼興宗乘出遊機會,率近衛軍一舉剷除了蕭耨斤及其黨羽的勢力。興宗在位期間,

政治上無法延續其父遼聖宗的盛世致使國內矛盾逐漸尖銳,對外多次用兵西夏,並對宋施壓,兵戈不息,使得遼朝日益衰落,

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七月二十六日,遼興宗在外出巡幸時身染重病,不久去世。時年僅四十歲,廟號興宗,諡號神聖孝章皇帝,葬慶陵。

基本信息

本 名: 耶律宗真 出生地: 遼中京 諡 號: 神聖孝章皇帝
別 稱: 耶律只骨 出生時間: 1016年4月3日 廟 號: 興宗
字 號: 字夷不堇 去世時間: 1055年8月28日 年 號: 景福、重熙
所處時代 : 遼朝 主要作品: 《射騎》、《獵雪騎》、《千鹿圖》 在位時間: 1031年-1055年
民族族群: 契丹族 主要成就: 平定母親蕭氏叛亂,收回大權 陵 墓: 慶陵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耶律宗真,契丹名只骨,字夷不堇,是遼聖宗耶律隆緒的長子,母為宮女蕭耨斤。開泰五年(1016年)二月二十三日,耶律宗真出生。 耶律宗真出生以後,因齊天皇后蕭菩薩哥無子,所以親自撫養耶律宗真,視如己出。耶律宗真少年聰慧,成年後體貌魁梧,龍顏日角,豁達大度。擅長騎射,愛好儒家學說,通曉音律。 開泰七年(1018年)五月初五日,年僅三歲的耶律宗真,被封為梁王。 太平元年(1021年)十一月十三日,耶律宗真被封為皇太子。 太平十年(1030年)六月,兼任北南院樞密使事。

登基為帝

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初三日,遼聖宗去世,皇太子耶律宗真繼位,是為遼興宗。六月初六日,遼興宗的生母元妃蕭耨斤,自立為皇太后 ,並臨朝攝政。六月十五日,大赦天下,改年號為景福

護衛馮家奴、喜孫等人迎合皇太后蕭耨斤的意旨,誣告北府宰相蕭浞卜、國舅蕭匹敵謀反。皇太后賜死蕭浞卜、蕭匹敵,將圍場都太師女真著骨里、右祗候郎君詳穩蕭延留等七人一律棄市,籍沒其家產,將齊天皇后遷徙於上京。

詔令審訊治罪,株連到齊天皇后蕭菩薩哥。興宗知道後說:「皇后侍奉先帝四十年,將我撫育成人,本當做太后;現在沒有做成,反而要拿她治罪,怎麼行呢?」蕭耨斤說:「此人若在,恐怕成為後患。」興宗說:「皇后沒有兒子而且年老,即使在我們這兒,也做不了什麼事。」蕭耨斤不聽,將齊天皇后蕭菩薩哥以謀反罪名遷到上京。 興宗春獵,蕭耨斤擔心他懷念養育之恩,急速派人前往上京,賜死了齊天皇后。

囚母收權

蕭耨斤的權力欲望進一步膨脹。她甚至把興宗的一舉一動都置於自己控制之下,這樣使得母子兩的關係變得非常緊張。蕭耨斤擔心興宗親政後,自己的權力會有所剝奪,於是就與蕭孝先兄弟合謀,企圖廢掉興宗,另立自己的小兒子耶律重元。

元卻以母親所謀告知兄長耶律宗真。興宗不甘被廢,於是,暗中策劃先發制人,奪回權力。重熙三年(1034)五月,蕭耨斤和興宗去行宮消暑,蕭耨斤的親信都留在中京。興宗見時機成熟,先找藉口扣押了蕭孝先,逼他招供廢立陰謀,接着帶着500名親兵包圍了行宮。耶律喜孫帶人直闖蕭耨斤的臥帳,殺死她身邊的數十名內侍,然後用一輛囚車把她押往了慶州軟禁起來,並在第二天下旨廢蕭耨斤為庶人,蕭耨斤集團就此剷除。

法天太后被囚禁後,大臣曾提議重新接回太后,以獲取宋朝每年給皇太后的禮物,但是遼興宗沒有採納。重熙十六年七月,興宗聽報恩經有感,於是將年近七旬的蕭耨斤迎回奉養,但她卻毫無悔意。於是,母子間的積怨越來越深,互相提防,即使偶爾一起出去,也要隔着幾十里遠。重熙二十四年(1055),興宗辭世。蕭耨斤卻一點也沒有悲傷的樣子,見兒媳崇聖皇后蕭撻里悲泣如禮,對她說:「汝還年輕,何必哀痛如此!」

重熙增幣

澶淵之盟以後,宋遼之間實現了穩固、持久的和平,一直維持到興宗親政。興宗見宋朝在宋夏戰爭中屢屢敗北,於是決定圖謀關南十縣地。後聽從張儉的建議,於重熙十一年(宋慶曆二年,1042年)正月,遼一面在邊界重兵壓境,一面派遣南院宣徽使蕭英和翰林學士劉六符與北宋交涉,他們帶去了遼興宗致宋仁宗的一封信,其中對宋朝提出了指責。 在提出各項指責後,還提出將原屬遼藩屬北漢的領土及關南十縣地歸還,只有如此,才能「益深兄弟之懷,長守子孫之計」。乘着宋夏交戰之機,遼本想對宋發動一場突如其來的外交攻勢,但在遼使到來前一個月,北宋卻已購得遼興宗致書提出各項要求的底本,同時對遼聚兵幽薊、準備入侵也早有洞察,使宋有較充的時間商量對策,但宋仍然處於被動。

宋夏戰爭後北宋內外交困之際,使得遼朝趁機侵宋。在徵求張儉的意見後,一面派其弟耶律宗元和蕭惠在邊境製造欲攻宋的聲勢。之後經過雙方反覆交涉,於同年九月達成協議,在澶淵之盟規定贈遼歲幣基礎上,再增加增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以了結這次索地之爭。興宗還派耶律仁先和劉六符再次使宋爭得一個「納」字,即歲幣是宋方納給遼方的,不是贈送的。宋仁宗也委曲求全予以應允,而條件是遼朝須約束西夏與宋和談。在「貢」和「納」字上,《遼史》和《宋史》各執己見,但結果是可以肯定的,遼興宗成功的實現了自己以上國自居的想法。因此,在遼、宋和好之後,遼、夏關係惡化,遼、夏之間爆發了戰爭。而西夏也願息兵,仍舊向遼朝稱臣進貢。史稱重熙增幣

用兵西夏

西夏李氏自李繼遷時開始就實行附遼抗宋的政策。自李繼遷至李元昊,西夏三世都與遼朝關係和睦。但自元昊稱帝以後,遼夏交界處的党項部落多叛遼歸夏;元昊個人亦與遼和親之興平公主不睦,致其憂鬱而終,而對這一情況,西夏卻拖延很久才報告遼國,遼興宗認為這是西夏對大遼的輕視。遼夏關係始轉向破裂。

重熙十三年(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九月,興宗決意親統十萬大軍征夏,命南院樞密使蕭惠、皇太弟耶律重元、東京留守蕭孝友等分三路攻夏。但最後遼軍卻中了西夏的誘敵深入之計,在河曲為夏軍大敗,死傷慘重。駙馬都尉蕭胡覩等近臣數十人被擒,興宗亦狼狽地逃回雲州,遼興宗也正是在這一年升雲州為西京大同府,遼五京至此完備。

重熙十八年(夏延嗣寧國元年,1049),興宗又乘西夏李元昊新死主幼國疑之機,再次親征攻夏。初期進展順利,但蕭惠軍再為夏軍所敗,興宗聞訊只好帶着俘虜的元昊遺孀沒移氏及西夏官屬、大量牲畜班師而還。

因病去世

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七月二十六日,興宗到秋山,停駐在南崖北部的峪口時病重。八月初二日,興宗病危,召見其子燕趙國王耶律洪基,曉諭他治國的綱要。並放飛五坊鷹鶻,焚燒釣魚用具。 八月初四日,遼興宗耶律宗真在行宮去世,時年四十歲。遺詔由耶律洪基繼承帝位。

清寧元年(1055年)十月十六日,上諡號為神聖孝章皇帝,廟號興宗。 十一月初十日,遼興宗被安葬於慶陵。

歷史評價

脫脫等《遼史》:①「幼而聰明,長而魁偉,龍顏日角,豁達大度。善騎射,好儒術,通音律。」 [18] ;②「興宗即位,年十有六矣,不能先尊母后而尊其母,以致臨朝專政,賊殺不辜,又不能以禮幾諫,使齊天死於弒逆,有虧王者之孝,惜哉!若夫大行在殯,飲酒博鞠,疊見簡書。及其謁遺像而哀慟,受宋吊而衰絰,所為若出二人。何為其然歟?至於感富弼之言而申南宋之好,許諒祚之盟而罷西夏之兵,邊鄙不聳,政治內修,親策進士,大修條制,下至士庶,得陳便宜,則求治之志切矣。於時左右大臣,曾不聞一賢之進,一事之諫,欲庶幾古帝王之風,其可得乎?雖然,聖宗而下,可謂賢君矣。」 [19]

史書記載

《遼史·卷十八·本紀第十八》 [18]

《遼史·卷十九·本紀第十九》 [20]

《遼史·卷二十·本紀第二十》 [19]

家庭成員

Yelv2.jpg

父母 父親:遼聖宗耶律隆 ,母親:欽哀皇后蕭耨斤

后妃 仁懿皇后蕭撻里,蕭耨斤弟弟蕭孝穆長女。 [21]

貴妃蕭三蒨,駙馬都尉蕭匹里之女,原為皇后,因罪降為貴妃。 [22]

子女

兒子

耶律洪基,即遼道宗,母仁懿皇后蕭氏

耶律寶信奴,母不詳,僅知重熙四年六月出生,很可能早夭

耶律和魯斡,母仁懿皇后蕭氏,遼興宗名義上的第二子 [23]

耶律阿璉,母仁懿皇后蕭氏 女兒

耶律跋芹,母蕭撻里。

耶律斡里太,母蕭撻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