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記 (王安憶創作長篇小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考工記》是當代作家王安憶創作的長篇小說,發表於雜誌《花城》2018年第5期,首次出版於2018年9月。
該小說講述了老宅子弟陳書玉孤寂、跌宕的人生。作者以細膩節制的筆觸、熨帖人心的語言,審視人、老宅與城市的命運關係。人物沉浮與老建築的存亡緊密相連,時代的起落更迭促使陳書玉個人的成長與嬗變,演繹了一段低回慢轉的上海別傳。
內容簡介
1944年秋末,經歷戰亂,跋山涉水,世家子弟陳書玉終於回到位於上海南市的祖宅「煮書亭」。陳家三代同堂,人口眾多,而他卻是陳家的「透明人」,親情淡薄,和家人都不熟。但他愛好交友,與花花公子朱朱、律師世家的奚子、開木器行的大虞等四人被戲稱為:西廂四小開。此前,就是在奚子的刻意誘導下,陳書玉與奚子的「弟弟」結伴,一路掩護着幾位神秘人前往重慶。日後,也是因為與「弟弟」的淵源,他才得以多次規避風險,平安度日。
此時正值抗日戰爭最後的大反攻時期,上海正處風口浪尖,風雨飄搖。「西廂四小開」早已分崩離析:奚子音信杳然,朱朱結婚,只有大虞還在。在上海的三人重聚時,還以為生活能安穩地過下去。但首先出事的是大虞,其父因無意收購日產而獲罪,闔家遷往鄉下。接着是朱朱入獄,後全家移居香港。四小開從此各散東西。只有陳書玉還留在上海。
1949年,上海解放,憑藉着「弟弟」的推薦信,大學工科肄業的陳書玉應聘成為一名小學老師。這是他第一份正式工作,此後也成為他終身的事業。隨着祖父母的離世,親人的搬離,老宅只剩下他一人。細想幾位朋友的命運。再看看自己所住的這座清代大宅。他變得患得患失,總擔心哪一天災難降臨。這種巨大的心理負擔時刻壓迫着他,以至於他抱持獨身主義。
遍地烽火起,他懼怕火苗燒到自己頭上。他謹小慎微,主動把房子出讓給街道辦瓶蓋廠,而他則躲在老宅一方小天地里過自己隱士般的、曠日持久的孤寂生活。他和老宅相伴相生,一起接受修復和改造,如此延宕六十年,前後經歷多次考驗。當年的世家子弟已變為一個普通的退休教師。而年少時一起流連歡場的四小開,反而在幾十年的相互扶持中成為終生摯友。
退休的陳書玉因觸動心事,想修葺祖宅。他遞報告申訴,願將祖宅上繳國家,請國家修葺。大虞也對修祖宅很感興趣,他本是木匠,躍躍欲試。為證明祖宅的價值,他查詢了很多地方志,拼湊着自己的家族史。一天,老李受奚子之託來看祖宅,覺得可以修葺。陳書玉興致勃勃收拾和找木料,但老李派遣的人卻表示,程序上明確的所有權證明有問題。陳書玉勞師動眾地寫信給各地的堂兄弟求助,但他們要求分房子。事情無限期延宕下來,親戚都覺得陳書玉沒用。 老李的任期此時也快要結束。這一年年末,大虞去世。陳書玉非常難過。修房子的計劃於是作罷,祖宅越發破敗。2000年的時候,老李允諾的文物牌子落下來,祖宅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維修仍然遙遙無期。在一片高樓大廈中,老宅好像一個盆地的鍋底,隨時會傾塌。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揭示平凡的人在非凡的時代與非凡的老宅相守之文化內涵,是《考工記》着重表達的主題。作品寫老宅,實際寫的是以宅子為代表的民間傳統文化在大城市的衰敗命運。因為主要人物與鄉村有密切往來,文本又補充鄉野生活添趣,從而促進了城鄉民間文化的交融。陳書玉一生走過了一條無視老宅到欣賞老宅、保護老宅、搶救老宅的道路,這也是他對文物、對傳統文化價值認識不斷深化的過程。代表鄉村民間工藝文化的大虞,對老宅的價值十分了解,他的手藝能修復老宅,可是沒等到機會就離世了。陳書玉和大虞的往來,將城市民間文化與鄉村民間文化組接聯合,建構出新的民間文化。這種混融着城與鄉的新文化,正是作家所追求。可是,隨着時代的變化,它又無可挽留地走向頹圮。這些文化又隨着人物的離散而衰敗,於是作品演奏出一首城鄉民間文化交融的輓歌。
小說從20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末,展示了生活在上海這座城市的形形色色的市民生活圖景,展示上海近現代都市化進程,抒寫在大時代背景下,人物的孤獨宿命。這種宿命感,來自有形的或無形的枷鎖束縛。這枷鎖之於陳書玉,是「煮書亭」這座大宅。實際上,他曾數次試圖擺脫老宅加諸在自己身上的枷鎖:從出讓給街道辦瓶蓋廠,上交給國家做文物保護單位到修復老宅。他經歷各種變革,已然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生存規則,變得麻木,如同老宅,要連番接受各種修繕和改造。這時候的老宅,已經變成他的舒適區,他躲在這裡,屏蔽掉紛紛擾擾的外部世界。努力維持自己體面的生活。這種體面,是舊式的,上海爺叔式的一種生活追求和原則持守。他變成跟老宅一樣的,一個故舊的人。
藝術特色
敘事
小說中,平靜從容的日常敘事貫穿始終。王安憶以「小」見「大」的日常敘事,以一個人物的命運映射一個時代的發展軌跡。小說中,王安憶選擇將鏡頭對準老宅,對它的里里外外、歷史淵源進行了精細的考量。宅子的第一次亮相,便有着肅穆的靜美。矗立在月光下的老宅,滲漏過戰時的歲月,卻不移不變、完好如故,張開雙臂迎候歸人,寬厚而堅挺。宅子的第二次亮相,是因陳書玉祖父辦壽辰之故,在日光里正面出場,這也是大虞第一次看到這宅子。無梁無柱的敞廳,一層層套進去的磚雕,褚紅松綠的地磚,還有釉陶的瓦當,無不給人驚艷之感。總之,對老宅的精細描摹貫穿在整部小說中,時時刻刻營造着一種厚重歷史與輕盈生活交錯的美感。
民間文化
《考工記》中涉及到的民間文化有多種,如建築文化、器物文化、醫藥文化、民俗文化、語言文化、審美文化、觀念文化等等。各種文化圍繞陳家祖宅展開,祖宅是各種文化的聚焦點,祖宅的命運也暗示着民間文化的命運。亂世中在外輾轉流徙兩年半的人,回到老家,忽發覺它的肅穆靜美。這種美,烙在陳書玉心中。之後,文本斷斷續續交代了老宅的歷史、結構、形制、裝飾以及室內的器物與擺設。尤為突出的是文本多次描繪神話故事八仙過海和銅製窨井蓋。八仙過海是陳氏祖宅各種雕飾的源頭,特別是磚雕、門扉、門板等地方的圖案都與八仙相關。作品運用豐沛的想象對圖案進行有詳有略的描述,旨在突出民間傳統文化的影響無處不在。
意象
煮書亭作為一個描繪性意象,在小說中被反覆細緻描述。它龐大繁複,集齊精美絕倫的手工技藝,卻大隱隱於市,經歷兩百多年,正在衰敗、坍塌。這裡隱喻的是陳書玉孤獨的一生。他有高貴的靈魂,在不斷尋求一種不悖離自己人性的生活方式,而孤獨、抑鬱如影隨形,折射的則是陳書玉悲劇性的命運。
作品影響
2018年12月,該小說入選2018年收穫文學排行榜長篇榜。
2019年8月,該小說獲第七屆花城文學獎長篇小說獎;12月,該小說獲首屆東吳文學獎長篇小說獎。
作品評價
瀋陽師範大學教授賀紹俊:王安憶再次將小說的筆觸延伸至上海的風情和歷史中。這一回聚焦於上海的工商業發展歷程,為上海的繁華都市形象增添了新的注釋。
中國作家協會創研部副研究員岳雯:王安憶的語言在這部小說里已爐火純青。人與老宅之間互相庇佑,又互相成全,是這部小說的顯在主題。一個人跨進一個全新的時代,成為精神康健、自食其力的普通勞動者,自知而清明地度過一生,是王安憶一以貫之的心念。 [1]
作者簡介
王安憶,1954年3月6日出生於江蘇南京,原籍福建同安,現居上海,中國當代著名女作家,文學家,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協會主席、復旦大學教授。八十年代即已成名,其短篇小說《小鮑莊》被視為尋根派代表作。
1976年,發表散文處女作《向前進》。1986年,出版首部長篇小說《69屆初中生》。1987年,調入上海市作家協會創作室從事專業創作。1996年,出版長篇小說《長恨歌》,後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2005年1月,短篇小說《髮廊情話》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優秀短篇小說獎。2012年7月,長篇小說《天香》獲第四屆世界華文長篇小說獎「紅樓夢獎」首獎。 2013年9月,獲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勳章。 2020年10月,發表長篇小說《一把刀,千個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