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老虎耳 | |
---|---|
圖片來源 |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2&eid=6714123&sid=6928165 |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稱:老虎耳 漢語拼音:Láo Hǔ ěr |
老虎耳,中藥名。為唇形科植物中華錐花GomphostemmachinenseOliv.的全草。具有益氣血,祛風濕,通經絡,消腫毒之功效。常用於氣虧血虛,風濕痹痛,拘攣麻木,刀傷出血,口瘡。[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老虎耳
拼音名:Láo Hǔ ěr
別名:山繼谷、棒絲花、棒紅花、白臘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Gomphostemma chinense Oliv.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中華錐花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7-月採收全草,曬乾或鮮用。
原形態
中華錐花,多年生草本,高24-80cm。莖直立,上部四棱形,下部近木質,密被星狀絨毛。葉對生;葉柄長2-6cm,密被星狀絨毛;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4-13cm,寬2-7cm,先端鈍,基部鈍和圓形,邊緣具不等大的粗齒或幾全緣,上面密被星狀柔毛和鈍或圓形,邊緣具不等大的粗齒或幾全緣,上面密被星狀柔毛和短硬毛,下面密被星狀絨毛。聚傘花序具4-多花,單生或組成圓錐花序,腋生或生於莖的基部,苞片形或披針形,長11-16mm,下面被星狀短毛;小苞片線形,長度一務不超過苞片,花萼狹鐘形,長12-13mm,外面密被星狀毛,萼齒5。披針形,先端長漸尖;花冠淺黃或白色,長約5.2cm,外面 疏被微柔毛,內面無毛,上唇先端微凹,下唇3裂,中裂片近倒卵形,邊緣為不規則波狀,側裂片卵圓形,邊緣微波狀;雄蕊4,前對較長,。具微柔毛,藥三棱形,長約4mm,褐色,具小突起。花期7-8月,果期8-12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460-650m的山谷濕地密林下。
功能主治
益氣血;祛風濕;通經絡;消腫毒。主氣虧血虛;風濕痹痛;拘攣麻木;刀傷出血;口瘡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洗。[2]
摘錄
《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