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槍寶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下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莫言小說精短系列」《蒼蠅·門牙》、《初戀·神膘》、《老槍·寶刀》,集結了莫言迄今為止所有的優秀短篇小說。這些從肥沃而豐富的中國土地上生長出來的作品,使莫言與任何一位短篇小說大師(如契訶夫,莫泊桑,福克納等)相比都毫不遜色,對中國讀者來說,甚至更為親切和感人。從這些作品,你可以看到莫言對鄉村殘酷現實生活的犀利揭露,可以看到他所創造的純樸的鄉村愛情,可以看到荒誕而又逼真的種種傳奇……

作者簡介

莫言,原名管謨業,1955年2月17日生,山東高密人,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着懷鄉的複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 他的《紅高粱》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文壇的里程碑之作,已經被翻譯成20多種文字在全世界發行。2011年莫言榮獲茅盾文學獎。2012年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通過幻覺現實主義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社會融合在一起。 1981年 開始創作生涯。迄今有長篇小說《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等,中短篇小說集《透明的紅蘿蔔》、《爆炸》等。另有《莫言文集》五卷。 1981年秋,在河北保定市的雙月刊《蓮池》第5期發表處女作短篇小說《春夜雨霏霏》。 1982年,在《蓮池》第二期發表短篇小說《丑兵》、第五期發表短篇小說《為了孩子》。 1983年春,在《蓮池》二期發表短篇小說《售棉大路》並被 《小說月報》轉載。秋,在 當代著名作家莫言參加文學活動發言照片 《蓮池》五期發表短篇小說《民間音樂》,此文得到老作家孫犁賞識。孫在一篇短文中說這篇小說有一種空靈之感 。 1984年春,在《長城》雙月刊二期發表小說《島上的風》、五期發表《雨中的河》。秋天,得到軍藝文學系主任、著名作家徐懷中先生賞識,進入該系學習。

內容預覽

沿着燈光幽暗、樹影婆娑、用大理石碎片砌成的小路,我朝賓館深處最豪華的一號樓走去。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孫大盛今晚在一號樓西餐廳的五號包間設宴招待我們——他的中學同學。 孫大盛人沒到笑聲先到了。聽到他的好像上氣不接下氣的笑聲,我們慌忙站了起來——不對不對,除了我之外,他們本來就是站着的。聽到孫大盛的笑聲他們鬆散的身體突然地緊張起來,所以感覺上就好像是從沙發上突然地站了起來一樣。連看起來平靜如水的謝蘭英的腰身也微微地挺了挺,扶在椅背上的兩隻手也挪下來,交叉着放在肚子上。真正慌忙站起來的其實是我,我原來是不想站起來的,但我身體自己站了起來。 那個英俊青年推開門,然後迅速地閃到一邊,腰微弓着,臉上掛着訓練有素的微笑。就像名角登台一樣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