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年書畫協會似我家(張家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老年書畫協會似我家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老年書畫協會似我家》中國當代作家張家訓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老年書畫協會似我家

壬寅花月,我正式加入夷陵區老年書畫協會,接過紅艷的證書心情激動蕩漾。紅色證書彰顯熱烈與奔放,好似蘊藏着晚年生命的律動與生機,孕育着餘生的理想和希望。證書是象徵性對自己認可與接納 ,也是提升文化自信的價值取向和目標使然,進入書畫學習與創作的融合發展階段。

加入書畫協會半年,我深深地愛上這個由精英組成無比溫馨、博大、藝美、高雅的大家庭,融入其中,如沐春風,享受愉悅,感恩友善。優越的學習和創作環境,使我淡淡地放下過去,熱情地擁抱現在,殷切地期盼未來,慢慢地耕雲種月,漸進地走向遠方。

這裡是群賢聚集家庭式的港灣

群賢需有強首,協會選舉產生了以胡順遇為會長堅強團結的組織領導,統領協調全面工作,以正確的政治導向引領書畫事業的深入發展,着力貫徹藝術服務基層和人民大眾的指導思想,將夷陵區書畫人才緊緊地團結在一起,形成了百花齊放春滿園的景象。

初入書協群體,多有陌生,略顯羞澀,慢慢地融入學習交往之後,發現群賢中各自特質的人格魅力,逐漸成為「智情」雙高的知心朋友。每次集中活動學習都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和體驗,思想和文化交流的情感與收穫無限奇妙,一次次手心相扣而握,溫暖與關懷好似心與心的相連,久久捨不得鬆開彼此的雙手;一回回親切的問候,如情同手足的兄弟之情,溫馨無比;一張張布滿皺紋而舒展的微笑,自信從容高雅。協會的每件大亊、小事、趣事撥動着我的心弦,留下深深的烙印,情誼難忘。

五月上旬一天協會集中講評書法作品,一位素未謀面的會員走進我的視野,本想主動上前致以問侯,不知是陌生所限,還是膽怯而止,思維搖擺,行語受束之時,他突然向我走來握手問好,那高大魁梧的身驅、炯炯有神的雙眼、和藹可親的笑容和親切的問侯滋潤溫暖了我的內心。後得知他是德高望重的縣級離休幹部陳精求先生,不僅是值得我們由衷敬佩的前輩,還是協會金文書法的頂級創作者。作品多次在各省、市、區展覽獲獎,成為德藝雙馨的典範,實為己學楷模。隨着時間緩緩地推移,思想情感的交流遞進,集合愉悅層次逐漸攀升,我深深地愛上這個已擁有的文化寶地,協會助我打開心靈書畫的門窗,播下愛好書畫的種子。這裡厚重的家庭元素無處不在,交往時相互尊重,生活上噓寒問暖,學習中答疑解惑,大家庭的和諧與包容,溫暖備至,催我興奮在追點努力前行,自然陶醉於「春有花香夏有蔭涼,秋有清爽冬有暖陽」的幸福快樂中。

這裡是深化學習書畫和成長的搖籃

夷陵人傑地靈,唐代「兩白、一元」和宋代「三蘇、一歐」等精英在這裡留下智慧光芒,優勢延展至今長盛不衰,書畫協會就是當今最好的例證,人才濟濟,智慧與成果奔涌,一棒接一棒地走過漫長的三十五周年,一茬又一茬地匯集了無數的人才,書畫水平在宜昌遙遙領先,每年參加各地展覽,獲獎無數,代表雄厚的文化實力,體現了人才出類拔萃的表象。每年定期開展文化下鄉活動,大力推進文化產品到學校、街道、企業,特別是為企業創作一批與之相適應的作品,助力企業文化提升和經濟發展。全體會員以服務人民大眾為宗旨,自覺將文化送進千家萬戶,去年春節期間有的會員連續幾天無償給居民書寫春聯200餘幅。協會多名抜尖人才成為省、市書協會員,辛勤耕耘,憑着對書畫的執着追求與苦練,創作了一批優秀的作品,折射出文化自信的無限光芒。

書協三十五年興旺發達,主要是一批學識淵博、書法絕倫、誨人不倦的老師支撐着這座高樓大廈,培養大批新人成才。

羅家倫老師就是其中佼佼者之一。他原是宜昌縣書協老會長,省、市書協會員,縣文化館資深編劇、夷陵文聯主席,平生專注戲劇與書法。書法多次入展省、市大展並獲獎,作品的藝術美感可想而知。一種穿越時空和夢幻般的感覺湧入腦海,呈現的作品就是想象中現實羲之版的妙作。老師對我創作草書給予了精心指導,不厭其煩,從墨法的濃淡乾濕枯到筆法的輕重緩急,從結字的收放開合到章法的倚正疏密,要求線條之美貫穿於作品始終,句句精闢,情真意切。諄諄教誨,銘記於心,實踐於行,書寫水平有了微不足道的進步。

袁國新老師關於書法作品創作與欣賞的專題講座,旁徵博引,借古誦今,至今記憶猶新,使我對書法創作有了更全面的認知,進一步激活創作思路與欲望。我曾細細品味老師的兩幅大作,氣勢磅礴,特色鮮明,與趙孟頫的書法如岀一轍。他不僅書法獨樹一幟,而且是省、市知名作家,曾任夷陵區作協主席,現任夷陵區評論家協會主席。多年堅持文學創作,佳作不斷,曾出版《邁上智慧的金色通道》、《悠遊人生》等四本文集。今年八月又出版短篇小說《麥青麥黃》,雖尚未獲書拜讀,但已心馳神往,藝術感隱約腦海閃現,想必精彩紛呈。便於大家學習掌握文學創作知識,他在個人微公眾號上,以評論家協會的名義開闢了「夷陵評論」專欄,每日推薦名家名作、新作快遞,供大家閱讀、學習與思考。對於愛好寫作的來說無疑是天賞良機,從中學習吸取營養,領悟文中精華,提高文學修養,加快寫作水平的提升。

張學臻老師授課以自己作品虎和馬為案本,從靜態到動感的造型,從筆黑到畫面色彩的運用,從平面到立體技法的把握,言簡意賅,透徹明了。作品《虎》與《馬》躍然紙上,雖靜似動。虎長嘯生威,有憾動森林之感。馬草原奔騰,蹄騰塵起,馬奔草飛。我曾就繪畫技藝請教,老師滿腔熱忱講述繪畫要領,直面指出作品問題,促我更快進步。當然其他老師對我的幫助同樣感恩懷德。有生之年遇到這麼好的老師和一波知己,深感慶幸。內因與外因互為作用,求索書畫真諦應契而不舍,自律而上。待到山花爛漫時,但願叢中笑。

這裡是一座令人留連忘返的藝術殿堂

二百餘平米的綜合大廳位於小巷一座簡陋的三樓,走廊前是一排低矮的舊房,徘徊廊道難免浮現一絲酸楚。繼爾首次走進綜合大廳,引入眼帘的就是一座藝術殿堂,截然不同的全新感受,頓時喚起我對藝術作品的欣喜若狂,廳外那種苦澀的體悟被震撼的藝術魅力全然剝離。四壁掛滿了篆、隸、楷、行、草五體書法作品,工筆花卉和寫意山水繪畫作品穿插其間,整體的藝術美感給予無限的衝擊力,我興奮地淌洋在藝術之中享受美好的視覺盛宴,樂此不佊。 一幅王羲之《蘭亭序》的再創作品,賞心悅目,百讀不厭。當年群賢會集,飲酒暢想,羲之文思涌動,揮豪寫下詩情畫意的不朽散文,公認的天下第一行書至今1669年,品讀臨摹學習人員應該破億。作者創作也飽含激情,字裡行間端倪可見。

李正彬老師的行書作品,剛柔相濟,筆法有穿透紙背之功,也有優雅自由行筆之妙。曾經的老年大學校友周傳位的草書作品格外醒目,以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早發白帝城》為創作內容,書體特質表現淋漓盡致,氣象正大,線條流美蜿蜓,有龍飛鳯舞之感。作品也把我帶入十多年前的故事情節,當時參加全省公安系統宣傳工作會議後,萬州乘船航行至白帝城碼頭停靠,次日晨曦的太陽劃破天空,白帝城上的彩雲飄浮遊動,呈現出李白描寫海市蜃樓般的美景。伴隨着笛聲長鳴客船緩緩地離岸航行,意猶未盡,依依難捨地揮手而別。沿途萬重青山依然如故,但滾滾長江築起了巍巍「兩垻」,濤濤江水變得碧波蕩漾,天際流的景象也變化許多,兩耳也聽不到1400多年前猿猴那種呼哧聲,絕跡與否不得而知。更多變化是兩岸高樓林立與車水馬龍的街道大量呈現,青山綠水,籃天白雲,群鳥空中盤旋,輕舟也被現代萬噸遊輪取代,歷史的變遷,早已不是李白簡單所述,祖國河山越發美麗。

羅家倫老師的草書作品磁鐵般地吸引着我,筆法圓轉流暢,縱橫飛動,奧妙無窮,久賞目不忍移。據說老師潛心練習書法十幾年,著名書帖勤學通臨,手擷芬芳,廣集名家眾長,古今融會貫通,作品自成一體,羅氏書法名揚宜昌。這裡展出的工筆牡丹和菊花作品,透視清晰,色彩分明,猶如實景花開。

陳曉鈴的寫意山水《倉山結茅》意深景美,近、中、遠三景重疊,森林密茂,雲霧繚繞,仙山瓊閣若隱若現,山川瀑布飛流直下,匯集山間河谷,潺潺流淌,蛙鳴鳥唱。美麗如畫的風景帶給我無限神迷和想象,難到是東漢劉備三顧茅廬?又難到是永和九年,暮春之初,書聖攜群賢而至?其實作者用心良苦,描繪的是山峽人家一處綺麗的山水風光,抒發的是借歷史名人靈氣誦今人智慧,吐露的是對全體會員的真情實感,表述的是夷陵書協一段感人肝腑的故事:壬寅三月,百花盛開,胡會長與羅、易、袁、張三位老師帶領群賢遊覽自然風光,放鬆舒緩身心,共謀協會亊業發展的美好願景。

通覽展廳作品,我讀懂了會員們壯心不已的鬥志,也看到各位對三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情愫的理解與深愛,我更敬佩大家胸中有書協、筆底氣韻生的豪氣,酣暢淋漓的人生寫照和滿堂生輝的優秀作品,呈現的是望不斷的文化沉澱,看不夠的藝術表現,所以我對這裡越愛越深。

這裡是我們後積薄發的舞台

舞台功能各異,但共性相同,都是展示能力與成果的地方。書法與繪畫作品成為舞台的載體,並非輕而易舉,要經過讀、臨、創千錘百鍊的磨礪,反覆實踐,不斷剖析,總結提高,才能產出優秀成果,有資格供奉於這個舞台。書畫是有別於其他又高於其他的藝術,技藝深奧,藝術感強烈,從古至今,歷為各朝精英和名人俱備與重視。現在文化自信的理念家喻戶曉,書畫藝術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推崇和喜愛,成為大眾生活中不可獲缺的元素,人民對精神生活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與多元,對文化品味的要求越來越高端,因而舞台越來越廣闊,藝術更全面地走進單位企業、社區、鄉村勢在必行。

雖然我們是退休屬性的社會成員,但仍有揮之不去的力量潛能,在文化繁榮的新時期以菲薄之力報答社會是我們的驕傲和應該。只要不忘共建初心,拾舉三游洞、至喜樓名勝風景典故中白居易的旗幟與光輝,巧借北宋時期毆陽修任夷陵縣令的才氣和業績,承載對美好理想的無限追求,打開已知,探索未知,表現感知,用堅定引領意行,以妙手推動行遠,產出更多優秀的書畫作品,奉獻社會於人民,使正能量的價值盡然釋放。我心底里選擇了熱愛書畫的方向,也得到良師益友的悉心指導和關懷,目前仍屬一粒未破蝶蛹,需要不斷刻苦學習,以身邊老師為依託,虛心請教採納他們的知識輸送和技藝指導,我相信只要心中有恆心,學習有靜氣,不以現狀己悲,不把好貴餘生浪費,緊緊圍繞書協這個舞台學,緊緊順着這個舞台轉,緊緊靠着這個舞台創,積極主動融入協會群體,共同把書協舞台打造的絢麗多彩,使之常特長優,常新長愛。[1]

作者簡介

張家訓,黨員,大專,畢業於湖北省公安專科學校,1979年至2015年9月,五峯縣公安局工作至退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