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人言(李月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老人言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老人言》中國當代作家李月新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老人言

老人不講古,後生會沒譜;要知山中事,鄉間問老人;凡事要好,須問三老……這樣的話,一抓一大把,不一而足,林林總總,是說「老人言」很重要,忽視不得。

回想起來,有很多「老人言」讓我們受益匪淺。簡單地歸攏一下,有農時天氣的、人生感悟的、家庭生活的、經驗教訓的、做人處事的,等等。

比如農時天氣的:朝霞不出門,晚霞走千里;水缸穿裙山戴帽,大雨不久就來到;先下牛毛沒大雨,後下牛毛不晴天……當然,這些也可以叫作諺語,因為我是從老人口中獲得,姑且也叫「老人言」吧。看似普通的一句話,他們的確在我今後的生活中發揮了一些作用,至少是少挨了雨淋,也少耽誤了事,少耽誤了行程,抑或給了周圍人一些參考。

但是,感覺現在的孩子不怎麼聽「老人言」了。人家嫌你煩,嫌你「土」,說好聽了叫「代溝」,說不好聽了,叫「老皇曆」「老古董」。他們流行的,是被大眾嚼得稀爛的「不要迷戀哥,哥只是個傳說」、「神馬都是浮雲」、「羨慕嫉妒恨」、「高大上、任性、心塞、萌萌噠……」可是,這些流行語的保鮮期很短,甚至保質期也不長,不用多久,就被新的流行語所覆蓋。

可就在我小的時候,「老人言」還是相當有權威的,很管用。因為那個時候不像現在,報紙越來越厚,廣播不僅收音機里有,車載的效果也非常好,電視還要狂轟濫炸,網絡更是一網打盡、包羅萬象,孩子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四通八達。過去呢?過去的圖書館、書店沒有現在的發達,也沒有這樣普及,不用說電視、收音機,連書對很多孩子來說都是奢侈品。更別提什麼「亞馬遜」、手機報、電子書了。因此,好多知識都是靠手把手的教,抑或口口相傳。那個時候,「老人言」自然就顯得頗為重要。寥寥幾句,對一個十來歲的孩子,哪怕年輕人來說,就如「聖旨」對臣民一樣,記憶自是相當的深刻。

「老人言」不是名人名言。比如,花盆不長萬仞松、買賣掙在熟人手、餓了甜如蜜飽了蜜不甜、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拿貓當虎鬥、師傅領進門學藝在個人,等等,但是這些話,最簡潔,最直白,也最草根,最接地氣。

「老人言」不是定義、定理和定律。「老人言」里也有一些世俗、功利、消極的內容,比如,趕得早不如趕得巧的投機心理,事不由東累死無功的消極心理,吃人家飯受人家管的逆來順受心理,孩子哭了抱給他娘的推諉心裡,人到中年萬事休的悲觀心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明哲保身心理,等等,成為一些人信奉的處世哲學,也成了給自己找藉口的台階。因此說,對待「老人言」不能盲從,要學會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但是,這並不影響「老人言」的作用。稍稍回想一下,其實,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中,雖然很多「老人言」因為年紀小,當時理解消化不了一聽而過了,但總會有幾句「老人言」,讓我們記憶深深,並且回憶久久。就如塞萬提斯筆下的《堂.吉坷德》,每個年齡段讀它,都有新的、不同的感悟。

比如,千金難買回頭看。最初,外祖父教我這句話的時候,我的理解是出門的時候,回頭看看,是不是有的東西忘帶了;下地幹活的時候,回頭看看,是不是把鋤頭啥的落下了。就因為這句話,還真是沒怎麼丟三落四,也少跑了不少冤枉路。等長大了才知道,千金難買回頭看,其實重點在「回頭看」,就是告訴你我,要經常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走過的路,想想說過的話,做過的事,經常反思自己,總結經驗教訓。這樣,再往前走的時候,就能避免走彎路、重複老路,犯同樣的錯誤;就能重新找回自己,找回初心。

記得那年畢業前開始實習,雖說初生牛犢不怕虎,但也是有着各種迷茫和疑惑,發現一群有真才和實學、另一群沒真才實學的人已經填滿了所有的縫隙。清醒地認識一下自己之後,便不敢自鳴得意。不虛榮,不妄為,也有意混同尋常,搭訕着與人隨和。處於那樣一個時期那樣一個階段,誰的心裡都會毛的。可以不為呀,所以無為,又在為無為繼續惶惑着。

那時候的日子可真不是個滋味兒。可日子就是這樣,不可能每個細節都生動。越不好過,越要一把屎一把尿地拉扯,要不就更難過。

於是想起紅鸛鳥的故事。紅鸛鳥,沙漠中為了生存而覆轍,五十一個日日夜夜的遷徙中,餓死、病死、炙烤死、累死……真正到達目的地的不足三分之一。長頸扇羽,細腳伶仃,浩蕩悲壯。總是在鼓勵自己拿出紅鸛鳥的氣度,做一個卑微的某種嚮往的追隨者。

流年似水。沒怎麼晃,就到了不惑之年。每每浮躁、糾結、惶惑的時候,就想想實習時候的自己,和自己實習時候的心境,就總會想起紅鸛鳥的故事,就總會打起精神,讓自己的靈魂和腳步上路!我想,我是紅鸛鳥群中最孱弱的一個,但我一直逞強地想扮演最頑強的一個。想一想,這「回頭看」,還真是「千金難買」啊。

還有一句,叫冷了迎風站,餓了腆肚行。那個時候,就一直不明白冷了為什麼還要迎風站?餓了為什麼還要腆肚行?那樣不是自找難受嗎?後來才慢慢理解,這不是打腫臉充胖子的意思,也不是逞強硬扛的意思,是教人在困難面前,要有一種壓不垮、折不彎的精神。「沒病不死人」,這句話最直白,是說凡事的發生一定有它的內因,一定有關聯,凡事不能看表面現象,要勤動腦、多分析。再比如,眼是孬種,手是好漢;不怕慢,就怕站。也是告訴人們,不要被眼前的困難嚇倒,只要撲下身子,踏實肯干,不放棄,不畏懼,沒有完不成的事情。還有:打柴的不能跟放羊的走、真人不露相、騾子大馬大值錢人大了不值錢,等等。說到這兒,忽然想起一句話,叫好男不和女斗,這怕是中國最古老的教人做紳士的箴言了吧,哈哈。

「老人言」,說穿了,它實質上是一種文化傳承,一種精神的過渡,一種信仰的培樹和延續

一句句「老人言」,並沒有被現在大盆小碗兒的心靈雞湯所淹沒和掩蓋,更別說插科打諢的流行語了。在繁星點點的夜空,依然閃爍着獨特的光輝,讓暗夜不再單調,讓無眠的人不在孤寂,讓迷失的你能夠有所依循。

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