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老人的黑臉(木朵詩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老人的黑臉》是詩人木朵創作的詩歌。

作品原文

垃圾中的螞蟻

唱完歌

然後歇息在碎布上

那是舒服的大床呀


駝背的老人

在廢紙中尋覓

黑亮的臉龐上

站立着細小的幸福

他也累乏了

坐在螞蟻的旁邊

一大一小

各有各的歡樂


城市的變化很快

只是硬幣越來越自卑

你看那穿花裙的姑娘

沿着蔭涼離去

鼻子上的脂粉

一片片掉落


老人窩坐在牆下

看到天上的積雲

它們多象一群兒女

天上的兒女

多麼純潔,討人歡喜

地上卻只有螞蟻

站在我的腳趾上眺望

看到我黑色的樣子

淚水落個不停

作者簡介

木朵,1972-, 江西 宜春人。

木朵現居宜春,喜歡小鎮生活,自謂「流落民間」;大學期間與一些好友嘗試「南方詩歌」的創作傾向,「含辛茹苦」,從此有了一點基礎。如今寫詩劇,越寫越寂靜;寫《雕蟲小技》,象抱着一面銅鼓。「一條街生活,一條街記憶」。編有詩集《斜坡上的斜暉》(2003)和《鑲銅邊的小鼓》(2004),札記集《一夜成名》(2005)。自稱「前世是一條魚」。[1]

主要作品* 《斜坡上的斜暉》(2003)* 《鑲銅邊的小鼓》(2004)* 札記集《一夜成名》(2005)[2]

也許沒有人更比木朵清晰辯別詩中自我的尺度,這是一種處於自我幻境之中的深深反省,它的判斷座標是詩、知識,以及人文的觸動。我從來都不懷疑他的閱讀,並非只存在於他的寫作意識,有時,我會被他所理解的人文覺醒人文氣息所感動,這一切,當他知道如何或自然而然將自己代入詩性並依附從未的這種感覺開始,它就會變成就像從別人口中說出來的言說。所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從語言藝術層面更能體現且明顯,所幸,已經跨過了這道坎。後發力只會拓展深度與詩的空間感、層次感,所幸經驗的贈予;也沒有哪個人更能比木朵清楚讀者、「我」以及事物之間的位置與感應關係,這是閱讀的好處之一,可以訓練洞察力並成為一種習慣(鏡像),同樣,過於理性的思維存在「語言過於醒覺的危險」,但是當他所抒發的見識並非「個人見解」,並非強制於讀者的思辯,那麼,他的渾然不顧凜然正氣已經成為人文景觀、意象以及詩的部分。[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