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翠樓怨

作品名稱:翠樓怨

創作年代:清朝

文學體裁:詩詞

作者:秋瑾

翠樓怨,是我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秋瑾寫的一首詩。

目錄

作者介紹

秋瑾(1875-1907)近代民主革命志士,原名秋閨瑾,字璇卿,號旦吾,乳名玉姑,東渡後改名瑾,字(或作別號)競雄,自稱「鑑湖女俠」,筆名鞦韆,曾用筆名白萍。祖籍浙江山陰(今紹興),生於福建閩縣(今福州)。[1]

我國近代資產階級革命家。她從小崇拜岳飛、文天祥、花木蘭、秦良玉等民族英雄和女中豪傑,蔑視封建禮法,提倡男女平等,留下了許多充滿強烈愛國思想和飽滿革命熱情的詩篇。[2]

正文

寂寞庭寮,喜飛來畫軸,破我無聊。

試展朝雲遺態,費維摩幾許清宵?

紫玉煙沉,驚鴻影在,歷劫紅羊跡未消。

賴有故人高誼,贖得生綃。

環佩聲遙,縱歸來月下,魂已難招。

故劍珠還無恙,黃衫客風韻偏豪。

自敘烏闌,遍征紅豆,替傳哀怨譜《離騷》。

但恐玉蕭難再,愁煞韋皋。[3]

作品賞析

【注釋】:原序:題王澤環亡姬遺像,因庚子兵亂,此像失職,後其友朱望清見於市上,贖回歸之。朝云:妾代稱,這裡指王澤環妾吳氏。宋玉《高唐賦》「妾在烏山之陽,高丘之阻,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 ,陽台之下。」  維摩:王維王右丞相。工詩擅畫。  紫玉煙沉:《搜神記》:「吳王夫差小女紫玉悅童子韓重,欲嫁之,不得,氣結而死。重遊學歸知之,往吊於墓側,玉形見,贈重明珠,因延頸而作歌。重欲擁之,如煙而沒後來比喻少女辭世為「紫玉成煙」驚鴻: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紅羊:宋朝柴望作《丙丁龜鑑》:丙午丁末國家有劫。環佩:杜甫《詠懷古蹟》「環佩空歸月夜魂」故劍:漢宣帝未作皇帝時娶許廣漢之女,即位後,此女為宮中女官,當時大臣要立霍光之女為皇后,宣帝假說要尋自己使過的劍,大臣知道他思念舊人,便立許氏為皇后。珠還:《後漢書。孟嘗傳》孟嘗遷合浦太守,到後為官清廉,便又有商販回來賣珠寶。黃衫客:《唐宋傳奇集。霍小玉傳》一黃衫客打抱不平 ,將忘恩負義的李益捉到小玉面前。這裡指俠士朱望清。玉蕭難再,愁煞韋皋:《玉蕭傳》唐西川節度使韋皋本與玉蕭相定七年後見,七年後韋皋未來,玉蕭憂傷而死,後來韋皋到西川作官,思念玉蕭,這時一個巫師說來招玉蕭魂 ,說十三年後再來作他侍奉人。後來有人送他一歌女玉蕭,竟於原來玉蕭長得一模一樣。[4]

作者生平

1904年夏,秋瑾衝破封建家庭的束縛,自費東渡日本留學,尋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她積極參加留日學生的革命活動,創作的《鷓鴣天》抒發了她立志為國犧牲的心聲——「祖國沉淪感不禁,閒來海外覓知音。金甌已缺總須補,為國犧牲敢惜身。嗟險阻,嘆飄零,關山萬里作雄行。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龍泉壁上鳴。」

1905年,秋瑾回國加入光復會。同年7月再赴日本東京,加入同盟會,被推為評議部評議員和浙江主盟人。翌年歸國,在上海參與創辦中國公學。1907年1月她創辦我國第一份宣傳民主革命的婦女報刊——《中國女報》,號召婦女為爭取解放而鬥爭。1907年2月回浙江,接任紹興大通學堂督辦,與徐錫麟共籌在皖、浙兩地發動武裝起義。

為有效組織武裝起義的力量,秋瑾整頓光復會組織,聯絡會黨勢力,組織「光復軍」。她將光復會會員分成16級,以「黃禍源溯浙江潮,為我中原漢族豪,不使滿胡留片甲,軒轅依舊是天驕」這首七絕詩中的前16字分別作為16級的表記。她還秘密編制《光復軍軍制》,將光復軍全軍分為8軍,以「光復漢族,大振國權」8字分別作為各軍的表記。

她與徐錫麟聯繫,制定了皖浙起義計劃,「以安慶為重點,以紹興為中樞」。大通學堂成為當時浙江革命的大本營。1907年7月6日,安慶起義失敗,7月13日清兵包圍大通學堂,秋瑾不幸被捕。她堅貞不屈,悵恨自己壯志未酬,寫下了「秋風秋雨愁煞人」的絕命詩,7月15日從容就義於紹興古軒亭口。

辛亥革命後,在她就義處建立起了秋瑾烈士紀念碑,烈士靈柩定葬於杭州西湖西泠橋畔。20世紀50年代遷葬杭州雞籠山辛亥革命烈士陵園,現西泠橋畔立有秋瑾烈士全身塑像,接受世人緬懷。1912年12月孫中山蒞臨杭州親往秋社致祭,題贈挽幛「巾幗英雄」。1939年周恩來巡視浙江,在紹興題詞「勿忘鑑湖女俠之遺風,望為我越東女兒爭光」,號召世人向秋瑾學習[5]

參考資料

  1. 秋瑾,詩詞網
  2. 「巾幗英雄」——秋瑾,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3. 《翠樓怨》詩詞詳情,詩詞網
  4. 《翠樓怨》詩詞詳情,詩詞網
  5. 「巾幗英雄」——秋瑾,中國共產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