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翟澄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翟澄
圖片來自名人簡歷網

翟澄(?—?)山東德州(今德州市)人。同進士出身,明朝官員。

基本信息

本 名:翟澄

所處時代:明朝

主要成就:同進士

籍貫:山東德州

民族:漢族

身份:官員

國籍:中國

人物簡介

翟澄為嘉靖十三年(1534年)中舉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式辛丑科三甲進士。次年任順天府固安縣知縣。官至員外郎。

《德州志·第九卷·選舉志·舉人》頁七~八:嘉靖甲午 翟澄,見進士。

《固安縣誌·卷三·文獻志·官師》頁三:翟登,山東德州進士,二十一年任。

在政期間對百姓照顧有加,減少他們的勞役,深受當地老百姓們的尊敬。

死於安逸,被當地人民所紀念,在一些史書有其資料記載。 

翟姓起源

翟(Zhái,Dí)姓源出有五:

  1. 出自隗姓,以國名為氏。隗本來是周代中原北部地區的遊牧民族赤狄人的姓。春秋時,赤狄人活動於晉、衛、齊、魯、宋等國之間,稱為翟姓。公元前六世紀末,晉國大舉進攻赤狄,滅掉翟國,翟人大多淪為晉國臣民,逐漸融合於晉人。翟人的後代就以原國名為姓,稱翟姓。據《國語注》所載,新安翟姓,春秋時赤翟(即赤狄)之後,以種名為狄姓,後改為翟(Dí 音狄)姓。
  2. 出自祁姓,是黃帝軒轅氏的後代,以國名為氏。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載,上古時候,北方有翟族(後稱翟國)。翟國是遠古時黃帝的後裔建立的。傳到古代春秋時,翟國滅於晉國,後來晉國又滅於韓、趙、魏三國,到戰國時,這三國又先後滅於秦國。在這長期戰亂中,翟國人都以原國名為姓,逃奔遷居各地。由於各地方言不同,翟姓形成了兩種讀音,居於北方者讀(Dí 音狄),遷居南方者讀(Zhái 音宅)。
  3. 出自姬姓,以國名為氏。周成王封次子於翟(故城在今河省南洛陽),其後以國為氏。
  4. 出自張姓改翟而來。據《知足集齋集》所載,安徽涇縣之翟姓,原姓張。

故鄉介紹

德州市面上位於黃河下游,山東省的西北部,是山東省的北大門。歷史上,德州就是京杭大運河的一個重要碼頭。

德州市位於北緯36°24』-38°0』、東經115°45』-117°24』之間,黃河下游北岸,山東省西北部。北依北京、天津,南鄰省會濟南,西接山西煤炭基地,東連勝利油田及膠東半島,處於華北、華東兩大經濟區連結帶和環渤海經濟圈、黃河三角洲以及「大京九」經濟開發帶交匯區內,兼具沿海與內陸雙重優勢九達天衢。

德州自古就有「九達天衢」、「神京門戶」之稱,是華東、華北重要的交通樞紐。京滬、德石、濟邯三條鐵路在這裡交匯,5條國道、14條省道在境內縱橫交錯。京福高速公路貫穿南北,濟聊、青銀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從德州到濟南國際空港僅需一小時,到天津海港也只用兩個小時。

德州市現轄德城區與樂陵、禹城兩市和平原、陵縣、齊河、夏津、武城、臨邑、寧津、慶雲8縣,總面積10356平方公里,總人口546萬。

德州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乾濕季明顯,光照充足,適宜多種植物生長,物產資源十分豐富。德州市礦產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2億噸,天然氣儲量15億立方米,煤炭儲量9.5噸,具有廣闊的開採價值。[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