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翁源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翁源縣'隸屬韶關市,位於廣東省北部(粵北),韶關市東南部,北江支流滃江上游。東靠連平縣,南鄰新豐縣,西挨英德市、曲江區,北依始興縣、江西省,總面積2175平方公里。下轄龍仙江尾壩仔周陂官渡翁城新江等七鎮和鐵龍林場。2019年年末戶籍人口421756人。縣城設在龍仙鎮。 2020年3月,獲得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稱號,被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予以通報表揚。2020年7月10日,入選2020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名單。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翁源縣為2019年國家衛生縣城。

史沿革

秦及以前

新石器時代,翁源就有人類活動。春秋時期,翁源之地屬百越地。戰國時期,屬楚地。秦時屬南海郡。 兩漢、三國、兩晉、南朝時期 兩漢、三國、兩晉及南朝宋齊時期,翁源均屬湞陽縣地。梁承聖三年(554年),析湞陽縣地置翁源縣,屬東衡州始興郡。南陳初廢東衡州,翁源縣改屬衡州始興郡。陳天嘉元年(560年),在翁源縣地設立清遠郡,翁源屬清遠郡。 隋、唐、五代十國時期 隋開皇九年(589年)平陳廢郡,翁源隸屬廣州總管府。唐初,在曲江設立番州,縣屬番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翁源自廣州析隸韶州。五代時期,翁源縣屬韶州。 宋、元、明、清時期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析翁源太平鄉及曲江縣廉平、福建兩鄉設立建福縣(治在岑水場附近),與翁源縣同屬韶州管轄。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廢建福縣,轄地各歸原建制。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翁源縣併入曲江縣。大德五年(1301年),翁源復縣,改屬英德路。至大元年(1308年)英德路降為州,翁源仍屬英德州。明洪武元年(1368年)翁源縣易名岑水縣,不久復名,轉隸韶州府。明清時期,翁源縣建制未變,均屬韶州府管轄。 民國時期。[1]

翁源縣建置沿襲清制。民國元年(1911年)至民國38年(1949年)9月,翁源縣先後屬廣東省南韶連綏靖區、南韶連道、嶺南道、南韶連行政區、南韶連政務區、北區、西北區綏靖區、第二行政督察區、第三行政督察區管轄。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1949年9月15日,翁源縣城解放。翁源縣初隸屬北江臨時人民行政委員會,後先後隸屬北江人民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北江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北江區專員公署、粵北行政公署、韶關專員公署、韶關專區革命委員會、韶關地區革命委員會、韶關地方行政公署、韶關市。

行政區劃

元、明、清時期 元時,縣設4鄉17里。明初,設3鄉(長安、宜陽、懷德)5里。明永樂二十年(1422年),懷德併入宜陽鄉。成化年間(1465—1487年)增設6個裡,共11里。 清初沿襲舊制,設2鄉(長安、宜陽)11里。康熙年間行政區劃改為鄉鋪制。全縣設2鄉28鋪,上鄉22鋪:龍頭、九龍、利陂、龍仙、南浦、英村、藍青、李村、周陂、藤山、崑山、礤頭、陳礤、茶園、芙蓉、上莊、岩頭、貴塘、茶潭、九牛、牛崗、鍾南。下鄉設6鋪:縣前、岩前、江鎮、新塘、太平、鐵場。光緒末年至宣統年間,由於時局動盪,以鋪合組保衛團,實行民間自治。全縣設7個保衛團29個鋪。龍仙五鳳社保衛團轄龍仙、李村、藍青、南浦、英村5鋪;壩仔保衛團轄茶園、芙蓉、上莊、岩頭、貴塘5鋪;江尾保衛團轄茶潭、九仙、牛崗、南塘4鋪;周陂保衛團轄周陂、藤山、崑山、礤頭、陳礤5鋪;新江保衛團轄江鎮、新塘、太平、鐵場4鋪;翁城保衛團轄附城、縣前、岩前3鋪;六里保衛團轄龍頭、九龍、利陂3鋪。

民國時期

民國初年,縣行政區劃仍延清制,全縣設7個保衛團,轄29個鋪。民國5年(1916年)保衛團改稱區公所,設翁城、周陂、壩仔、新江、龍仙、江尾、六里7個區公所(依次為第一至第七區公所),下轄29個鋪。民國26年(1937年)春,撤區公所,成立鄉公所,改鋪為鄉。全縣設29個鄉公所。民國27年(1938年)秋成立聯鄉辦事處,原一區、四區為第一聯鄉辦事處,原二區、七區為第二聯鄉辦事處,原三區、六區為第三聯鄉辦事處,原五區為第四聯鄉辦事處。民國28年(1939年)3月撤銷聯鄉辦事處,改設4個區,原聯鄉辦事處依次改為第一、二、三、四區,仍29個鄉。民國29年(1940年),實行新縣制,行政區劃為區鄉制,全縣劃為7個區(翁城、周陂、壩仔、新江、龍仙、江尾、六里)29個鄉。民國30年(1941年),改設翁東、翁南、翁北、翁西四個區,下轄29個鄉,2個鎮(龍仙鎮、附城鎮),268個保。民國37年(1948年)8月至民國38(1949年)年9月15日,全縣重新劃為15個鄉(附城、南浦、藍李、英村、周陂、昆華、利龍、新塘、展旗、江鎮、茶園、岩莊、江尾、仙潭、陳礤)1個鎮(龍仙鎮),162個保。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行政區域

1949年9月15日翁源縣解放,建立翁源縣人民政府,全縣設2個鎮、14個鄉、176個自然村。1950年5月1日,調整行政區域,全縣劃為4個區18個鄉、2個鎮。1951年9月15日,全縣調整為5個區98個鄉、2個鎮:第一區轄26個鄉和龍仙鎮,區公所駐南浦街;第二區轄14個鄉,區公所駐周陂街;第三區轄13個鄉,區公所駐六里街;第四區轄22個鄉和翁城鎮,區公所駐翁城街;第五區轄23個鄉,區公所駐壩子街。 1956年12月18日,廣東省人民委員會批覆,將新豐縣梁壩鄉劃歸翁源縣管轄,隸屬第二區。1957年2月20日合區並鄉,全縣並為4個區、2個鎮、22個鄉。同年9月14日,全縣撤區並鄉,並為14個鄉、1個鎮(龍仙鎮)和牛屎壢礦辦事處。 1958年7月3日,英德東片的漁灣、大鎮、橋頭、青塘、白沙5個鄉併入翁源。同年10月(文件批覆時間為12月14日)新豐縣併入翁源縣。成立9個人民公社:新江、翁城、大鎮、漁灣、翁江、周陂、龍仙、壩子、紅旗(原新豐縣),168個大隊,2200個生產小隊,另設牛屎壢礦山辦事處。 1959年4月,紅旗公社改稱新豐公社,翁江公社改稱利龍公社,增划水上公社和橋頭、青塘、沙田、梅坑、營盤6個公社,全縣共15個公社和牛屎壢礦山辦事處。同年11月6日,除新豐梁壩仍屬周陂外,新豐劃回復縣;英德東片除青塘、橫石外,其餘劃回英德,同時連平縣的陂頭公社劃入翁源,此外,岩莊與壩子、南浦與龍仙、陳礤與周陂合併。全縣為11個公社:壩子、江尾、龍仙、陂頭、周陂、利龍、翁城、新江、水上、青塘、龍仙鎮公社。 1960年1月14日,增設橫石公社和5個場1個所,即三華國營農場、黃陂畜牧場、鐵龍林場、羅坑水畜牧場、九曲水林場和河口農業科學研究所。龍仙鎮公社於10月改為城市公社。 1961年10月,全縣調整為13個公社、4個場、1個所,即壩子公社、江尾公社、陂頭公社、周陂公社、利龍公社、翁城公社、新江公社、水上公社、青塘公社、橫石公社,原城市公社改稱為城鎮公社,龍仙公社改稱為南浦公社,三華農場改為三華公社。4個場1個所是國營黃陂畜牧場、國營鐵龍林場、羅坑水畜牧場、九曲水林場、河口農科所,另設牛屎壢礦山辦事處。 1962年下半年增設官渡公社,橫石、青塘、黃陂劃回英德縣,梁壩劃回新豐縣,全縣仍有12個公社和1個社級場,151個大隊,1950個小隊。 1964年7月10日,廣東省人委批覆設立龍仙鎮、蒲竹鎮(原牛屎壢礦山辦事處)2個鎮。1966年3月15日,城鎮公社劃出龍仙鎮。 1967年6月,陂頭公社劃回連平縣;原城鎮公社改稱附城公社。1968年冬,水上公社改稱為水上運輸社,隸屬交通局管理。 1971年6月,全縣共有南浦、三華、壩子、江尾、附城、周陂、官渡、翁城、新江10個公社和龍仙鎮、蒲竹鎮及鐵龍林場。 1974年1月,從周陂劃出陳礤片成立礤下公社;從江尾劃出松塘、仙北、仙南、九仙4個大隊和壩子的松崗、藍坑、鶴仔3個大隊及六里的中村大隊成立松塘公社。 1977年1月,從新江劃出東鵲、黃洞、梅斜、熱水4個大隊成立紅嶺公社;從壩子劃出岩莊片9個大隊成立岩莊公社;12月將原官渡的廟墩片和六里的新陂、東三大隊劃出成立廟墩公社;原官渡的五四、河邊、下榕角、坪田、官渡5個大隊劃入六里公社,官渡公社同時取消。 1978年3月,將原劃入六里公社5個大隊和原六里的突水大隊劃出恢復官渡公社。 1980年11月,全縣共有2個鎮、15個公社、1個林場和1個大隊級(貴聯)農林場,152個大隊。1981年8月,蒲竹鎮定為大隊級鎮,同年經韶關專署批准撤銷。 1983年7月至1984年1月,改公社為區公所,改大隊為鄉,改生產隊為村委會,全縣設立16個區,1個區級鎮,136個鄉,2個管理區,1847個村民委員會。 1986年11月8日,翁源縣撤區並鄉,全縣設9個鄉8個鎮。9個鄉為岩莊、松塘、三華、官渡、廟墩、礤下、鐵龍、紅嶺、貴聯,8個鎮為壩仔、江尾、南浦、龍仙、周陂、六里、翁城、新江。原鄉政府改為村民委員會,原村民委員會改為村民小組。下設151個村委會,1907個村民小組。 1989年11月3日,從新江析出連心、陽河、塘新、涼橋、漁溪5個村民委員會設置連新鄉。1993年3月10日,官渡鄉改為鎮建制。同年9月6日月,三華、廟墩、礤下、貴聯、鐵龍、岩莊6個鄉改為鎮建制。1994年5月24日,松塘鄉改為鎮建制。同年6月3日,連新、紅嶺兩鄉改為鎮建制。此後至2000年,全縣設18個鎮,156個村委,1952個村民小組。 2001年,貴聯鎮併入南浦鎮,廟墩鎮併入官渡鎮,連新鎮併入新江鎮。全縣由18個鄉鎮合併為15個鎮。2004年,南浦、三華2個鎮併入龍仙鎮;岩莊鎮併入壩仔鎮;紅嶺、仙鶴2個鎮併入江尾鎮;六里鎮併入官渡鎮;礤下鎮併入周陂鎮;保留翁城鎮、新江鎮,鐵龍鎮改為鐵龍林場。此後至2018年,全縣行政區劃設7鎮1場,7鎮為龍仙、周陂、翁城、新江、江尾、壩子、官渡,1場為鐵龍林場;共156個村委會,18個社區居委會,1982個村小組。 至2018年,全縣行政區劃設7鎮1場,7鎮為龍仙、周陂、翁城、新江、江尾、壩子、官渡,1場為鐵龍林場;共156個村委會,18個社區居委會,1982個村小組。政府駐地龍仙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翁源位於廣東省北部,韶關市東南部,北江支流滃江上游。東靠連平,南鄰新豐,西接英德、曲江,北依始興、江西。東經113°39′2″至114°18′5″,北緯24°07′30″至24°37′15″。東西極端長66.5公里,南北寬55公里,總面積2175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縣內屬半山區丘陵地帶,群山環抱,連綿起伏,山脈多為自東北—西南走向,地勢自東北向西南傾斜。境內千米以上山峰有13座。最高峰為北部的七星墩,海拔1300米;次為南部青雲山,海拔1246米;最低點是官渡,海拔100米。中部多為中低山脈及零散土丘。山地面積約占全縣總面積的80%。山脈之間多為中小型盆地及河流沖積的階地,盆地方圓幾十公里或幾公里不等。中上石炭系壺天群灰岩廣泛分布於全縣各地,確由溶蝕作用下形成的喀斯特溶洞很多,全縣已發現較大溶洞107個。地貌表現千姿百態,地形較為複雜。

氣候 縣域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2018年總體氣候特點是:年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降水量偏少,日照偏多。月平均氣溫1月、3月、5月、11至12月較常年偏高,4月、7月和9月較常年持平,2月、6月、8月和12月較常年偏低;月降水量1月、8月至11月較常年偏多,6月較常年持平,2月至5月、7月和12月降水較常年偏少。全年9月30日至10月8日、10月10日至20日出現了兩次寒露風天氣過程。

翁源縣水文

翁源縣境內主要河流滃江,是北江水四大支流之一,發源於縣內船肚東,流經岩莊、壩仔、江尾、龍仙、三華、六里、官渡,入英德匯入北江。全長173公里,集雨面積4847平方公里,其中縣內河長92公里,集雨面積2058平方公里。滃江河床穩定,河寬100—150米。沿河兩岸為丘陵台地,河岸高於河床3—6米,河床多為岩石及砂卵石,河道坡降1.7%,水位暴漲暴落,具有山區河流特徵。滃江流域年平均雨量1750毫米,每年4—8月為豐水期,降水量約占全年的70%,10月至次年2月為枯水期,降雨量約占全年的14%,植被較好,年平均含沙量0.11公斤/立方米,年平均徑流係數0.54,年徑流總量1908億立方米(官渡以上)。 滃江支流全縣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貴東水、龍仙水、周陂水、塗屋水、橫石水六條,形成以滃江為主幹流的扇形河網。

自然資源

翁源縣境內已勘查明的各類礦產25種,主要有煤、鐵、鉛、鋅、鎢、錳、硅、石灰石、翡翠岩、大理石等。被確定為全市封山育林示範縣,是「廣東省林業生態縣」。建立了森林資產評估中心和森林資源交易中心,全面完成了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縣境有集雨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條,水力資源豐富。

人口

2018年,全縣年末戶籍人口420457人。其中:城鎮人口123630人;農業人口296827人。 據公安部門統計,全縣2019年戶籍人口421756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23685人;農業人口298071人。2019年末常住人口36.45萬人。按戶籍人口計算,全年出生人口6306人,出生率14.6‰;死亡人口2597人, 死亡率6.01‰;人口自然增長率8.59‰。 翁源縣是韶關市多個民族散居地之一。除漢族外,其他還有瑤族、壯族、滿族、回族、蒙古族、黎族、苗族、土家族、侗族、藏族等21個民族。2017年末,全縣少數民族戶籍人口約為1884人。比上年年末人口1841人增加43人,增長2.34%。縣域世居的少數民族主要有瑤族,有1個瑤族村委會,19個瑤族自然村小組。分別居住在5個鎮1個場:龍仙鎮青雲村委會瑤族村小組、貴聯村委會泉洞村小組、石背村委會蔥仔頭小組、九曲水林場青山下村小組和黃屋村小組;江尾鎮藍坑村委會瑤族村小組、梅斜村委會瑤族村小組;壩仔鎮上洞林場烏坭坑村小組;官渡鎮下陂村委會河坎圍村小組、鎮仔娥坑村小組;翁城鎮了坑瑤族村委會一、二村小組。新江鎮東方村委會廟仔角一、二、三瑤族村小組、太坪村委會老蟹嶺和水口山瑤族村小組;鐵龍林場龍化村委老蕉坑和冷水徑。大多居住在偏遠的山區,生活比漢族貧困,主要以耕山、種養業為主,服飾和生活習俗與漢族無異,保留瑤族語言和部分傳統習俗,供奉盤瓠為始祖。其他少數民族主要通過婚姻、勞務、經商、工作調動、參軍等遷入,部分居住縣城,大多居住在各鎮村。

經濟

建國後,翁源經濟的發展大體可分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1950-1957年)。這一時全縣結束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實行土地改革,緊接着對農業、手工業、私營工商業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廣大工人、農民以及大的熱情恢復發展生產,工業、農業及其它各行都得到比較正常的發展,全縣的經濟建設出現了新的局面。1957年,全縣社會總產值6335萬元,比1949年3532萬元增長85%;工農業總產值4388萬元,比1949年2372萬元增長85%;國民收入3217萬元,國內生產總值4342萬元,分別比1949年增長85.09%;和123.24%;財政收入77萬元,城鄉居民收入388萬元,農民收入均純收39元。 農業生產由互助組向初級農業社、高級農業社發展,逐步完善了農業生產的管理體制及分配製度,使農業生產得到迅速發展。1957年,全縣農業總產值4034萬元,比1949年2372萬元增長70.1%,占功農業總產值的91.93%;糧食總產量達76428噸,比1949年39784噸增長92.1% 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以前,工商業以私營為主,國營和集體企業開始建立。1957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後,工商業國營和集體經營為主,剩下少數公私合營企業和個體企業。工業生產實行聯營生產、逐步發展的方針。1953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僅0.18萬元,至195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354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07%。 第二個時期(1958-1965年)。由於「左」的路線指導,出現1958-1960「大躍進」的失誤。這個時期,全縣農村由高級農業社過度為政社合一、「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搞高度集中統一經營。但是由於在經濟發展急於求成,盲目冒進,搞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在分配上又颳起「一平二調」的工黨風,嚴重挫傷了人民群眾的積極性,破壞了社會生產力。三年自然災害時期(1959-1961),農作物歉收,整個國民經濟損失嚴重農民生活十分困難。1963年至1965年三年調整時期,全縣下放土地等生產資料使用權,恢復自留地及家庭副業,改公社核算為大隊核算,後又改以生產隊為基本單位,調整生產關係,穩定了農業生產的局勢。1965年,全縣農業總產值4071萬元,比1963年增長35.38%,比1957年增加0.92%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82.66%。 工業生產開展技術革新運動,並根據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對一些效益差、物耗大的企業實行關、停、並、轉、宿。工業企業恢復計劃、生產技術、勞動等方面的管理,實行的管理,實行按勞分配,工業生產穩步發展。後來採用有效措施,擴大生產規模,使工業生產得到回升。1965年全縣工業生產總值854萬元,比1957年增長141.24%;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17.34%。 1965年,全縣社會總產值6234萬元,比1957年減少4.61%,比1963年增長36.9%;工農業生產總值4926萬元,比1957年增長12.23%,比1963年增長36.91%國民收入3610萬元,比1957年增長12.22%;國內生產總值4042萬元,比1957年減少6.91%;財政收入376萬元比1957年增長388.31%,比1957年增長388.31%。 第三個時期(1966-1977年)。1966-1970年全縣處在動亂之中,工廠停產鬧革命,農業生產處於半自發狀態,生產秩序混亂不堪。1968年農業總產值3360萬元,比上半年減少17.2%。1971年後全縣大力開展「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運動,農村仍實行「一大二公」的管理體制,實行以糧為綱,農業生產連續三年徘徊不前。工業企業雖然恢復了各項管理制度,使工業生產略有回升,但仍實行計劃經濟,在經營管理上,實行高度集中統一,批判商品經濟,排斥市場調節,忽視科學技術,不講經濟效益。這一時期,全縣經濟發展緩慢。1977年,全年社會總產值1.0277億元,比1965年增長64.85%;工業總產值8564萬元,比1965年增長73.52%,其中農業綜合產值2749萬元,比1965年增長218.97%,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2.17%國民收入6265元,比1965年增長92.12%;國內生產總值7012萬元,比1965年增長92.11%。 [9] 改革開放時期(1978-1987年)。1978年中共十一屆全會後,全縣農村先後實行各項經濟體制改革,1983年以後,全縣普遍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制,調整了生產布局,確立「一糧、二蔗、三蠶桑」的農業方針。工業企業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八字方針,減證放權,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全縣工商企業實行各種承包制責任制,調動生產經營的積極性。這一時期,全縣經濟建設得到迅速發展,經濟實力明顯增強。至1987年全縣社會總產值4.3744億元,比1977年增長325.65%,年遞增32.6%;工農業總產值2.2824億元,比1977年增長167.07%,年遞增16.71%;國民收入2.3887億元(當年價,可比價為1.5736億元),比1977年增長157.17%,年遞增15.12%;財政收入1193元,比1977年增長211.49%,,年遞增21.15%。 初步核算,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8億元,同比增長6.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5.2億元,增長5.2%;第二產業增加值17.1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6.5億元,增長7.3%。三次產業結構由2019年的22.0:24.3:53.7調整為25.5:17.3:57.2。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27615元,增長4.2%。 2019年實現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08億元,增長19.4%,其中稅收收入3.60億元,增長7.6%。全縣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21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663元,比上年增長8.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8元,比上年增長11.2%。 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升2.9%,其中服務項目價格上升1.7%。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員2590人,登記失業率2.48%。全年城鎮新增就業崗位2026個,安置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1506人。

第一產業=

林業 翁源屬山區縣,1987年全縣林業用地面積247.2353萬畝,占全縣土地面積的74.4%,森林資源豐富,是廣東省用材林和油茶生產基地縣之一。 2018年蘭花產業園成功入選第一批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與省農科院合作成立了省農科院專家翁源工作站和廣東(翁源)蘭花研究院。粵台園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億元,新搭建大棚20萬平方米,吸納1.5萬名農村勞動力就業,人均年收入達4.3萬元。成功引進6個農業項目,合同投資額達31.8億元。蘭花特色小鎮啟動道路景觀提升、展示中心、蘭湖花海等工程建設。新增「三品一標」認證4個,澤雨農科、雲霧仙子等6家生產企業榮獲2018年廣東省名牌產品(農業類),珠江源綠茶被評為綠茶類2018年廣東十大好春茶。成功培育省名牌4個,新增市級農業龍頭企業1家。 2019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9.97億元,增長5.3%。全年糧食播種面積232217畝,與上年增加7795畝。甘蔗種植面積39848畝,增加816畝(其中糖蔗16922畝,減少310畝);油料種植面積76498畝,增加2670畝;蠶桑28623畝,減少1996畝;蔬菜99110畝,擴種4025畝。 年末全縣常用耕地面積3.28萬公頃,其中水田1.73萬公頃。全年農業機械總動力22.93萬千瓦,增長1.0%;農林牧漁業用電量21499萬千瓦時,增長8.2%;化肥施用量(折純)1.69萬噸,增長1.2%。

第二產業

工業 建國後,翁源縣的工業發展狀況。 (一)社會主義改造時期(1950—1957) 建國初期,縣政府在領導和組織生產中,積極採取措施恢復發展手工業生產,對那些失業、生活無着落的手工業者組織起來建立生產合作組織,並為他們的生活和經營提供方便,對鐵木行業的手工業者,組織加工訂貨,扶持他們發展生產。1951年,永豐祥布廠與8戶個體織戶聯合,首先成立龍仙紡織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從此,手工業開始走向合作化的道路。1954年全縣手工業發展到379戶610人,比建國前增加了2倍,其中五金白鐵51戶82人,服裝加工業159戶242人,木器家具業38戶60人,紡織業71戶95人,雕刻業9戶11人,鑄犁鍋業2戶7人,其他行業49戶113人。1955年,全縣手工業人數1274人,占全縣總人數的0.73%。全縣廣大手工業者自帶工具、自投資金加入生產合作社(組)。1956年全縣手工業社(組)發展到38個,從業人員1271人,占手工業人數的92.3%。有建築材料、木器、服裝、鞋帽、鐵器、五金、修理、陶瓷、織布等10多個手工業生產門類,當年工業總產值481萬元。1957年手工業合作社(組)發展到55個,從業人員1435人,產品品種200多個。至此,全縣完成了對個體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實現了生產資料公有制的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在對私營工業和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同時,逐步建立國營工業企業。1952年8月,由國家投資12萬元,於龍仙建國路率先創辦第一間地方國營企業—電力廠,安裝1台80馬力煤氣機,裝配1台40千瓦發電機,白天作糧食加工的動力,晚間供縣城照明。1953年9月由國家撥款1億元(相當於今人民幣1萬元)在龍仙鎮牛崗背興辦一間印染廠。1954~1955年,又興辦了林產化工廠、壩仔糧食加工廠,至1957年,全縣工業發展到24個,其中全民所有制工業6個,集體企業18個,工業總產值354萬元占當年工農業總產值的8%。 (二)「大躍進」與調整時期(1958—1965) 1958年,翁源縣地方國營工業各廠組織廣大幹部、職工開展「比、學、趕、幫、超」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和技術革新運動。為了提高設備的機械化水平,國營棉織廠增加15台鐵木機,由手工木機卷布改為自動卷布,從台機日產15米提高到36米,從織土布到織堅固呢、斜紋布、蚊帳布等8種產品。為使地方工業向多門類、產品多樣化發展,1958~1960年,在「大辦工業」、「大辦鋼鐵」的推動下,先後興建了棉織廠、通用機械廠、煙絲廠、食品加工廠、周陂鐵廠、官渡鐵廠、樟天洞鎢礦、陶瓷、磚瓦廠、江尾石灰廠、如珠岩磷肥廠、江尾水泥廠、翁城水泥廠、小五金廠等地方國營工業和商業、水利、公路部門辦的國營工業企業共23個。1960年國營工業總產值達到687萬元,比1957年的227萬元增長了3.32倍,占全縣工業總產值1107萬元的62.1%。同年全縣有工業企業36個,其中全民工業14個,集體企業22個。1961年貫徹執行中央「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調整工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按照「保一批、轉一批、關停一批」的原則,對在大躍進期間一哄而起,盲目發展起來而又不具備生產條件、消耗高、質量低劣、效益差的地方國營工業、部門工業、社辦工業分別不同情況,實行「關、停、並、轉」12個工業企業。1962年,全縣工業24個,全民工業12個,其他集體企業12個。 三年困難時期,翁源地方工業動員全體幹部、職工、群策群力,想方設法,開闢財源,採取生產自救措施。棉織廠在無計劃原料供應,面臨停產的情況下,一面組織部分職工上山伐木謀生計,一面收集爛魚網、廢棉胎等,回紡出粗紗,織粗帆布出售,實現利潤1.23萬元,渡過了困難時期。 1964年,隨着國民經濟的好轉,各個結合實際,分別採取各種行之有效的措施,增加生產設備,擴大生產規模,使生產得到迅速發展,1965年全縣工業總產量達854萬元,占當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17.3%。 (三)「文化大革命」時期(1966—1976) 1966年後,翁源地方工業受到無政府主義派性的干擾和破壞,各級領導機構,名存實虛,處於半癱瘓的狀態,各企業的規章制度被大字報取而代之,生產管不嚴,質量抓不好,產值連續下降,196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542萬元,比1966年的681萬元,減少139萬元。 70年代初期,貫徹「以農業為基礎,工業為主導」方針,開展工業學大慶的群眾運動,各工廠開展了學大慶工人「三老、四嚴、四個一樣」的經驗,逐步把各項管理制度恢復起來,努力管好企業,生產迅速回升,與此同時,興建氮肥廠、水泥廠、崑山煤礦、躍進水電站、炸藥廠。1972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1446萬元。從1975年下半年開始,全縣工業生產形勢日趨好轉,出現了上下齊抓共管的新局面。1976年又興辦了磷肥廠、機電廠、縣鐵廠,年底全縣共有工業61個,其中全民工業19個,集體工業42個,全縣工業產值達2400萬元,占當年工農業總產值的29.4%。 (四)改革開放時期(1977—1987) 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翁源地方工業進入了一個改革的歷史時期,積極貫徹「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新時期八字方針,對各企業進行全面整頓改革。 建立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 廠長是企業的法人代表,對企業的各項經營活動實行統一指揮,充分發揮其管理職能和領導藝術。同時,各廠建立和健全了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各項規章制度,使企業生產走上了新的軌道,打開了新局面。198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10307萬元,比1976年的2400萬元增加7907萬元,增加3.3倍。簡政放權 把「人、財、物、產、供、銷」六大權限,下放企業,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企業由生產型轉變為生產經營型,產品由統購統銷、統購包銷轉變為自產自銷,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改變了企業只管生產、不管銷售、產銷不見面的管理狀況。產品從單一性向小批量多品種或大批量方向發展,產品品種已經形成了高、中、低檔相結合的局面。油墨、水泥、米酒、氮肥、磷肥、服裝、白糖、紡織品、印刷品、小農具等等,大量銷往天津、上海、湖南、廣州、韶關和翁源相鄰的始興、英德、新豐、連平、江西省的全南、龍南等市縣。松香、電池、全棉格布遠銷東南亞及非洲、歐洲、美洲等地。 建立合資合作企業 1985年,翁源外經委採取來料加工、補償貿易的辦法,與香港晶花集團中心(香港)製造有限公司合資興建製造廠,由港方無息投資價值600萬港元(折人民幣282.28萬元)的設備,並建造面積為5400平方米的四層樓生產車間,加工出口各類毛衫,年創匯800萬港元(折人民幣376.65萬元)。翁源絲廠是翁源縣與廣州遠洋公司合資430萬元興建的,其生產規模第一期工程為120台2400緒立繅機,年產白絲70噸,第二期工程擴建100台B301自動繅機,年產白絲125噸。為了扶持工業的發展,翁源縣委、縣政府在財政資金拮据的情況下,1983~1985年,仍投資400多萬元,擴建電池廠、五金廠、糖廠、油墨廠、棉織廠,加上企業積極引進資金,將近3年時間全縣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491萬元。這些企業擴大再生產後,機械化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成為翁源地方工業的骨幹企業,糖廠是翁源地方工業的首戶大企業,1985年,工業總產值達917.64萬元,稅利總額為263萬元,占縣財政收入的24.53%。 1985年全縣工業總產值為6405萬元,實現利潤418萬元,整個工業系統一舉摘掉了虧損的帽子。改革開放的政策給翁源縣的工業生產帶來了生機,翁源的工業實現了歷史性的轉變,即從長期虧損,靠國家補貼轉變為開始盈利,向國家上繳利潤的新局面,工業經濟利益出現了好勢頭。1987年全縣工業企業數增加到128個,其中國營地方企業23個,集體企業11個,鄉辦工業93個,合資工業1個,縣屬工業固定資產淨值4934.4萬元。1987年工業總產值10307萬元,其中國營工業4517萬元,二輕集體企業1050.43萬元,鄉鎮工業4739.57萬元。工業總產值占全縣工農業總產值的45.15%,實現利潤總額599萬元,稅利501萬元。 2019年翁源縣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13.9億元,增長7.3%。全年實現建築業增加值3.15億元,下降2.0%。有總承包或專業承包資質的建築業企業19個,完成施工產值10.64億元,增長1.4%;實現利潤0.13億元,下降70.5%。房屋施工面積55.90萬平方米,下降17.8%;竣工面積23.1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1.6%。

第三產業

2018年,翁源縣全年實現第三產業增加值55.4億元,增長11%。食品藥品安全示範創建成效突出,龍湖廣場成功創建省級食品安全示範街。成功創建廣東省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江尾電商小鎮運營中心投入運營。電商「雙百工程」順利推進,完成168個農村電商服務點布設,實現農特產品電商渠道銷售收入1.85億元。 貿易、外經 2019全年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4億元,增長8.4%。分地域看: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5.92億元,增長8.3%;農村消費品零售額8.02元,增長8.9%。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41.29億元;住宿餐飲業零售額2.65億元。全年新簽利用外資合同18宗;實際利用外資1300萬美元,同比增長58.2%;完成出口總額10995萬美元,同比下降7.9%。 交通、郵電和旅遊 2019年翁源縣全年交通運輸和郵電業增加值增長5.2%。年末公路通車裡程1946公里,其中,國道148.3公里,省道103.4公里,縣道230.3公里,鄉道984.6公里,村道478.9公里。公路密度89.5公里/百平方公里。按公路等級分,高等級公路(二級以上)230公里,次等級公路(三級以下)1716公里。年末全縣民用汽車擁有量46389輛,其中私人汽車39550輛。公共汽車營運車輛60輛。年末固定電話用戶3.06萬戶;移動電話用戶29.82萬戶;互聯網寬帶用戶23.79萬戶。2019年全年接待旅遊人數38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8.9億元,分別增長30.5%和28.4%。 金融業 2019年末翁源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166.8億元,增長4.9%。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129.2億元,增長12.3%。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78.9億元,增長20.6%。

交通運輸

翁源素有粵北南大門之稱,南連珠三角,背靠湖南、江西,境內京珠高速公路、國道G106線、省道S341線、S244線、S245線貫通而過,昆(明)汕(頭)高速公路、武深(仁深段)高速公路已於2018年12月建成通車,而建設中的韶新高速公路將於2020年建成通車,建成後翁源將形成「三縱一橫」的高等級公路網絡。

社會事業

科學技術' 2018年,仙邑蘭花和紅嶺礦業的2個科技項目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獲獎數量和獲獎等次排名全市第一。完成專利申請398件,3個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項目和7個市級科技計劃項目獲得立項,位居全市前列。

教育事業 2019年末全縣有幼兒園63間,507個班,在園幼兒16865人,教職工1868人;完全小學16間,教學點61間,843個班,在校小學生31655人,教職工1566人,專任教師1516人;初級中學16間,349個班,在校初中學生11514人,完全中學1間,高級中學1間,90個班,在校高中學生4519人,初高中教職工1500人,專任教師1328人;特殊學校1間,9個班,在校學生61人(其中:送教上門學生39人),教職工12人;中等職業學校1間,46個班,在校學生2610人,教職工135人。2019年,高中畢業學生1939人,高考大專以上入線人數為1891人,入線率為97.52%,其中本科入數887人,專科1004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毛入學率117.9%。

文化事業 2018年,邵謁廣場建成使用,翁山詩書畫院陳列館完成主體工程封頂。粵北採茶戲《扶貧路上》在全國小戲藝術邀請展舞台上獲得優秀劇目等4個全國獎項。民樂《春到滃江》喜獲廣東省民歌民樂大賽銅獎。 2019年,全縣有文化館(站)9個;博物館1個;圖書館(室)1個,圖書11.7萬冊;劇團1個,演出179場,觀眾13.2萬人次。電影隊2個,共放映2500場,總收入66萬元。調頻電台3座;安裝有線電視2.3萬戶,其中,縣城1.2萬戶。

醫療衛生 2019年末全縣有衛生機構262個,病床1771張。各類衛生技術人員2994人,其中:執業醫師824人,中西醫士242人,護士1122人。全年無償獻血2959人次。 翁源縣第二人民醫院、翁源縣人民醫院、翁源縣中醫院等。

社會保障 2019年末全縣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0262人,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5355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7123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0048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48923人。全縣享受社會養老待遇的離退休人員64367人(含居民養老50290)。養老、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全年征繳21800萬元;企業養老、失業、工傷、生育基金餘額739萬元;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340033人。 全縣有社會福利機構13所,床位1067張。城鄉居民生活保障制度不斷完善,全縣8個鎮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數達6839人,全年發放保障資金3729.97萬元,發放救災資金185.84萬元,發放救濟物資折款4.435萬元,累計288人次受救濟。

教育

2018年,成功創建「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縣」。創建綠色校園4所、文明校園7所、省級毒品預防教育示範學校5所。「縣管校聘」試點工作在全縣5家學校率先開展。

學前教育

縣城幼兒園 1956年10月,附城小學創辦幼托班,招幼嬰50名,多是機關幹部子女,由3位女青年看護。1961年2月,遷蔡屋樓側,建有平房20間。後建教學樓2座,宿舍樓1座,共1800平方米,改稱翁源縣屬機關幼兒園,分大、中、小16個班。幼兒874人,教職工44人。幼兒中午留園開飯。 1982年,商業局、建築公司、人民醫院、氮肥廠等單位,公辦起7間幼兒園。入園幼兒683人(不包縣幼兒園)。幼兒園貫徹教育部頒定的教育方針、教學大綱。教育內容有:生活衛生習慣、體育活動、思想品德教育、語言、計算、常識、音樂、美術8項。幼師採用幼燈、木偶等教具,進行直觀、形象、多練的教學;同時開展適應幼兒心理、生理特點的遊戲活動,增進幼兒身心健康。 1987年縣城有幼師64人,其中幼兒師範畢業的8人,參加幼兒師範函授畢業的30人,達到學歷合格的師資占43.7%。 農村幼兒園 1985年,全縣農村辦起託兒所、幼兒園617間。入幼托人數19497人,占幼兒總數的91.2%。1990年農村託兒所停辦。 1981年,農村體制下放,群眾集體開辦的幼兒園26間,51班,入幼兒1500人。同時有9個鄉、鎮村辦起學前班。 1987年統計,全縣有幼兒園26間,51個教學班,入園幼兒1590人。農村學校附設一年制學前班134個,3684人。入園(班)幼兒3~5周歲達25.2%,6周歲達64.8%。

小學教育 民國元年(1912),將明倫高等小學堂改為縣立高等小學,年招收學生1班。課程開設有:修身、國文、算術、中國歷史、地理、手工、圖畫、唱歌、體操。此外,男子加課農業,女子加課縫紉。20年代創辦翁源縣立第一女子國民學校,春季招生36人。開設課程比縣立高等小學少歷史、地理兩科。這兩間學校設有圖書閱覽室和學生成績展覽室。體育活動有鞦韆、浪橋、滑梯、排球、乒乓球等項目。 民國2年(1913),設於南浦社學的第五區區立五鳳高等小學開始招生,間年招生一個班,春季始業。民國9年,三華中學附設一所高等小學,民國12年春遷周陂,為第二區區立高等小學,民國14年,教育部通令小學改制,分小學為初級、高級,初級修業7年,高級2年,縣立高等小學及南浦、周陂高小同時改為2年制。民國15、16年,先後在壩仔設第三區區立高級小學,在第六區設南浦私立高級小學。民國18年在利龍設第七區區立高級小學。民國20年,設三華高等小學。民國23年,在江鎮鄉設第四區區立高等小學,5年後遷新江太平寺初級小學。民國31年,全縣有中心國民學校16間,96個班,學生3840人;保國民學校145間680個班,學生14960人;私塾67間,學生687人。 1949年9月15日翁源解放。縣文教科接管全縣小學校,根據各鄉村命名某鄉(村)人民小學,接收原各校的財產和經費。1952年下半年,各鄉鎮小學和村校改為公立。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由縣財政負擔。1953年,縣決定辦好鄉村完全小學,具體指定龍仙、周陂、三華、利龍、翁城、展旗6間完小。1958年公社化,國務院頒布《關於教育事業管理權力下放問題的解決》,教育領導體制下放公社統一管理。各社為了「大躍進」,常抽調師生勞動,影響學習。此後幾年,國民經濟呈現「馬鞍形」發展,教育也隨之波動。因1957年整風反右,部分教師被劃為右派而開除出隊,教師不足,1958年開始吸收部分民辦教師(以當地集體負擔工資、糧食,財政給予適當補貼)。同時,小學由241增至301間。 1961年12月,縣文教局總結1958~1961年的經驗教訓,強調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確保教育質量。各校開展教學研究,扭轉局面,教學秩序逐步正常。1962年,貫徹「調整、充實、鞏固、提高」的方針,對學校進行整頓,壓縮教職工老弱病殘者264人。1963年下半年,中央批准「全日制小學工作條例四十條」(試行草案),強調必須注重對學生進行德育、智育方面的教育,必須注重語文、數學教學。同時把部分公辦小學轉為民辦公助,教學秩序恢復正常,學生成績回升。 「文化大革命」期間的1967年至1968年,農村公辦小學下放到大隊來辦,實行貧下中農管理學校,縣城學校則派工人宣傳隊進駐。各校批判「智育第一」和「師道尊嚴」實行「開門辦學」,「走出去、請進來」,即把學生帶到社會上進行現場教育、實地學習,把貧下中農、老革命請進學校憶苦思甜、講種田知識、講革命鬥爭故事。每星期雖有幾節文化課,但普通都取消全國統編課本,自編工農兵知識教材,語文課則以《毛主席語錄》為主。1967年下半年起,小學學制縮短為5年,同時取消升學考試制度,採取貧下中農協會或大隊革命委員會推薦辦法。1969年後,雖然學校秩序逐步正常,但仍以生產勞動和政治活動取代大部分課程教學。學校盲目發展,教師濫竽充數,各校大辦小農場、小工廠,以勞代教,學生難以學到文化知識。 1981年,各校貫徹教育部頒發的《小學生守則》,管理制度逐步健全。小學校長、教導主任的任免及教師調動改由縣教育局直接管理。1982年,大力宣傳、動員普及小學教育,並聯成「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適齡兒童入學率達99%。以上,同時控制了學生流動現象,受到省教育廳嘉獎,評為「實現基本普及小學教育」先進縣。 1985年,國家教委提出恢復小學六年制。全縣開始採用六年制課本,對四年級採取分流措施。成績好的學生原五年制課本,較差的學生六年制課本。 建國後初級小學課程「文革」前設語文、算術、音樂、圖畫、體育、勞動;「文革」後增加常識。高級小學課程,「文革」前設語文、算術、自然、歷史、地理、音樂、圖畫、體育、勞動;「文革」後「自然」改為「常識」,取消歷史,龍仙鎮一、二、三小增設英語。

中學教育 翁源縣中學 1949年9月16日,縣人民政府接管4間中學。10月,南浦、翁北初中改為公立。南浦初中改稱縣立第二初級中學(簡稱二中),遷龍仙冬瓜壢辦學;翁北初中改稱縣立第三初級中學(簡稱三中)遷江尾辦學。原縣立第二初級中學,為紀念徐尚同烈士,改稱尚同初級中學(簡稱尚同中學)。 1951年,一中易名羅江中學;二中易名八泉初級中學;三中易名北英初級中學。1952年春,高中部並韶關北江中學。全縣有4間中學,10個班450人,教職工40人。 1953年下半年,八泉、北英兩校併入羅江初級中學。其時,中學管理體制由專署下放縣。中共翁源縣委宣傳部,召開中學教師座談會,研究蘇聯教育理論,採取五段教學法進行教學。翁源缺外語教師,取消英語學科。 1956年秋,一中復辦高中,招生52人。同時恢復八泉中學,招初中2個班100人。第六完小(壩仔)戴帽辦初中一年級,招生50人。1957年下半年翁一中高中部併入八泉中學,八泉中學成為縣、市重點中學。 1958年秋,尚同中學開辦高中,招收學生50人。全縣有高中4個班,學生209人。初中4間,小學附設初中7間,共44個班,學生1285人,中學教職員工101人。各校走出校門,支工支農,大搞教育革命,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經常停課。翁一中改名為三華中學,成立學校公社,創辦廠場,要求學生勞動,自供自給。 「文化大革命」10年,從數量看,初、高中迅猛發展,統計前後10年數字,對比於下: 1966年:初中8間,50個班,學生2505人,教職工118人;高中2間,6個班,學生274人,教職工16人。 1976年,初中129間(含小學附設初中),301個班,學生10997人,教職員工492人;高中15間,93個班,學生4725人,教職員工209人。校數多,班額小。教師層層升級,教學質量下降。 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制度。為提高教學質量,1980年高中調整為9間,1983年調整為6間。1984年,按國家教育委員會計劃,開設職業中學,三華中學開農技班、畜牧班;壩仔中學開農機班、電器班;龍仙中學美術班、音樂班、體育班。1987年六里中學開蠶桑班、水產班。職業中學課程,採用普通中學課本,縮為二年制,稱乙種本,每周增設10節專業課。畢業生高考時,採用第二套試題。至1987年,普通完中有翁源中學、尚同中學、龍仙中學;農職完中有三華中學、壩仔中學、六里中學。初中有岩莊、松塘、江尾、周陂、礤下、廟墩、南浦、附城、鐵龍、新江、育英、紅嶺、官渡、壩仔二中共14間。學生11954人,教師626人。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翁源其名,系因山水而得。據嘉靖《翁源縣誌》記載:縣境之東有名山,高聳秀拔,頂有靈池,古名靈池山(今南浦桂竹翁山),池中有泉水八處,謂之八泉,曰:湧泉、溫泉、香泉、甘泉、震泉、龍泉、玉泉、乳泉。泉水四時不涸,昔有二仙翁游息於此,居民飲其水者多壽。泉水匯而成河。故山名翁山,水名翁水。縣也以此起名,意為翁水之源。

地方語言

翁源語言以客家話為主,少數民族普遍雙語兼顧,既講母語又講客家話或者普通話。講客家話的人數占全縣總人口的99.55%,分布在全縣7個鎮1個場。縣域土話以瑤族方言為主,以當地母語為主兼顧客家話或者普通話。瑤族話主要分布在龍仙鎮青雲村委會瑤族村小組、貴聯村委會泉洞村小組、石背村委會蔥仔頭小組、九曲水林場青山下村小組和黃屋村小組,江尾鎮藍坑村委會瑤族村小組、梅斜村委會瑤族村小組,壩仔鎮上洞林場塢坭坑村小組,官渡鎮下陂村委會河坎圍村小組、鎮仔娥坑村小組,翁城鎮了坑瑤族村委會一、二村小組,新江鎮東方村委會廟仔角一、二、三瑤族村小組、太坪村委會老蟹嶺和水口山瑤族村小組,鐵龍林場龍化村委老蕉坑和冷水徑等地。

風景名勝

風景名勝有東華山、水龍宮、仙獅洞、書堂石、湖心壩客家群樓和葸茅嶺八卦圍等。

東華山風景區

東華山風景區位於縣城東北3公里處,總面積6.2平方公里。由東華山和東華寺構成。東華山屬喀斯特地貌,遍布鬼斧神工的奇峰怪石。有五指山、筆架山、金龜望月山、玉兔峰、獅子山、臥佛山、天王山、駱駝峰、雞冠石等。東華寺是東華山風景區內的寺廟。東華寺香火鼎盛時期住有數百名僧侶。民國初期寺毀僧散,僅剩遺址。

書堂石

書堂石位於官龍公路旁滃江(舊稱羅江)河中,北距縣城15公里,因翁源晚唐著名詩人邵謁在此截髻懸門築室攻書而得名。舊時,書堂石為翁源十六景之一,至今只有殘牆高4米左右。書堂石遺址是翁源縣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和文物保護單位。

八卦圍

葸嶺八卦圍地處在翁源縣江尾鎮,是一座鮮為人知的神秘宏偉村落,建於明弘治八年(1495年),總占地面積達23000多平方米,大圍的房屋構造及規劃完全按羅盤八卦樣式設計建造。建築群以祠堂為中心,左右和中後房屋按八卦層層加串,向外伸延,共有1653間房,89條街巷。

湖心壩客家群樓

湖心壩客家群樓位於翁源縣江尾鎮南塘村,始建於明朝正統年間(1436—1449年),占地150公頃,共有59座圍樓。群樓坐落別致,視野開闊,集古、奇、朴、幽於一體,千姿百態,形成樓外有樓、樓中有樓,仙閣群樓,前呼後應;群樓小巷連大街,縱橫有序,紅麻石砌井,鵝卵石鋪巷,流水拱橋,鯉魚吐水,大門屏風,龍鳳呈祥,雕樑畫棟,相互輝映。

蘭花長廊

長廊主要位於翁源江尾鎮松崗至中村沿省道245線15公里兩旁,由70多家蘭園組成。2016年,長廊蘭花種植面積已發展到8000多畝,培植國蘭和洋蘭品種達1000多個,蘭花遠銷國內外,並在全國蘭花博會獲得100多個獎項,形成全國最大的國蘭生產基地,被中國野生植物保護協會授予「中國蘭花之鄉」稱號。

三華李觀光園

三華李觀光園位於翁源龍仙鎮三華村。省道官龍公路貫穿通過,距106國道約15公里,縣城15公里。是粵北地區富有特色的農業觀光園之一。觀光園已開展農業觀光,花果採摘,農家樂等活動。滃江河貫穿通過,可竹筏、漂流等水上娛樂活動。

九曲水生態旅遊度假村

度假村位於翁源縣九曲水林場下經區,距縣城七公里,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綠樹蔭郁,碧湖環繞;主要由主樓和四棟豪華別墅組成,設有豪華套房、標準雙人房、餐飲包房、特產台和可容納20—150人的中、高檔會議室,並建有乒乓球、爬山、高爾夫球練習場、籃球場、羽毛球、腳踏船、燒烤台車等配套娛樂活動設施,可同時接待200人會議和宴會,是一家集餐飲、客房、商務、會議、休閒於一體的綜合型度假村。

翁源縣青雲山

仙湖度假村(躍進水庫)

仙湖度假村位於縣城東南13公里處,省道S244線從中通過。度假村屬森林山谷型自然風景區,水庫發源於海拔1200多米的青雲山,位於崇山峻岭的峽谷中,庫容量近2000萬立方米,周邊是100平方公里的茂密森林,非常幽靜。這裡是碧水藍天,鳥語花香,亭台閣榭,可供遊客燒烤、垂釣、泛舟遊覽、登山觀光、採摘奇花野果等。度假村擁有豪華客房,風味餐廳,可品嘗山地雞、大頭魚、山水豆腐等農家菜,這裡還是翁源縣自駕車旅遊者協會接待基地。

寶慶寺遺址

據明嘉靖三十六年《翁源縣誌》載:「寶慶寺在縣西南十里」;另據清朝同治六年編《韶州府志》載:「寶慶寺在翁源縣八里長安鄉宋(應為唐,此乃《韶州府志》誤記——引者注)寶曆間永禪師創,寶慶間修,因名焉,明洪武間復修」。據《南華史略》第125頁記述,六祖惠能晚年曾收弟子定慧,當惠能圓寂(713)後,定慧便回到了家鄉翁源。定慧回翁後繼續傳承佛教文化,先在淨源山(今翁源新江雙石村)籌建定慧禪院(據《韶州府志》),又在翁山(今龍仙鎮桂竹村石牙子)建翁山寺,後又在長安鄉岩前鋪(即今翁城勝利村楊桃曾灌塘處)選定寺址欲建寺,終因病重圓寂(760),未能如願。其弟子永禪遵從師囑,於唐寶曆初年(825)建起寶曆寺。該寺歷經四百年後,寺場殘破不堪。及至宋寶慶初(1225)大修,因朝代更迭,遂改名寶慶寺,寺名沿用至今。2004年,作者到翁城勝利下曾採訪「宗聖淵傳」清代古樓,偶見野草叢中有一青花崗石便橋,細辨,乃明嘉靖三十年(1551)辛亥歲十二月初三,翁源、英德兩縣各鄉信眾舍財重修碑記,距今已有四百餘年。民國末年,仍有和尚拜佛念經。建國後的「公社化」運動,寺場磚牆被拆。「文革」歲月,明代碑記移作便橋,承梁石墩搬至大隊部,寶慶寺頓成廢墟。又發現宋朝寶慶初年由信士林世福同妻黃一娘、信士丘勝施同妻林一娘捐贈的精美青花崗刻字承梁石墩兩具。 寺場以翁城西山、高寨子為背景,以馬東、桂湖列山、大臘嶺為屏障,寺前左有木魚嶺,右有棒槌亘,門口蓮池橫列,池中淤泥厚積,此地出產的蓮藕色白、細長、幽韌、味香,為少有的地方特產。寺場左右,兩水歸池,源泉清冽。雖涓涓細流,亦四季不斷,直引大殿中央,極具佛門地理要素。

岩莊八角廟

八角廟始建於清康熙40年(1701),已有300多年歷史。共五層八角,高26.7米,除首層用沙質石砌結外,其餘各層均用青磚砌結。傳說外牆曾人工打磨過,外形美觀完整,不斜不裂,歷經漫長歲月,仍巍然矗立,是該縣現存最高層的一座古塔,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當地人傳頌:此塔設計者曾絞盡腦汁花心血定點於塔前60米的一口方形水井中,遇太陽高照,塔身即倒影於水井中,形似筆躺墨硯,寓意文人輩出。

地方特產

翁源是「中國三華李之鄉」、「中國九仙桃之鄉」、「中國蘭花之鄉」和「全國最大的國蘭生產基地」。農作物以水稻、蔬菜、甘蔗、花生、大豆為主。三華李獲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三華李、六里柑、九仙桃、黑皮蔗、馬牯塘蓮等名優特產久負盛名,江尾米麵、周陂冰花餅等客家小食別具特色。溪黃草茶、白糖、繅絲、戶外家具等名牌產品享譽國內外。

三華李

起源於翁源縣的三華李,以龍仙鎮三華村種植的三華李為最佳,1986年被廣東省評為省優質稀有水果, 廣東省十大名、優、稀、特水果之一 。三華李明末開始種植,已有四百多年歷史,稱為夏令果王。三華李品種繁多,有雞麻李、白肉雞麻李、大密李、小密李。以大密李和小密李為主要品種。芒種後,夏至前後成熟。果型白裡透紅,聞之清雅芬芳,入口無澀且有蜜味,爽脆清甜滿口香。

翁壩金雞茶

始產於明朝嘉靖年間至今已有近五百年歷史,是翁源縣特產茶,栽植主要分布在壩仔鎮,因產區在壩仔鎮金雞村而得名「翁壩金雞茶」。茶葉清香提神,耐人尋味,茶葉具有藥理作用的主要成份是茶多酚、咖啡鹼、脂多糖等。

九仙桃

原產地在江尾鎮的九仙村,俗稱仙桃, 廣東省優稀水果之一。九仙蜜桃,個重約200克,果大核小,果身飽滿,皮紅肉白,皮外層有紅色小星點,肉質爽脆,蜜味濃香。

江尾米粉

江尾米粉產於江尾鎮,歷史悠久。米粉選用山泉水和當地精米製作而成,從磨漿、蒸面、曬面到切面、曬乾包裝等皆用手工工作。米粉外觀晶瑩透明、麵條均勻、煮炒皆宜、入口軟滑清爽。

蔬菜

翁源全年蔬菜種植面積26萬畝以上,特別是荷蘭豆是粵北最大的反季節荷蘭豆種植基地,年種植面積7萬畝,總產8萬噸。翁源產荷蘭豆豆型平直、大小適中、色綠鮮嫩、標豆率高。

糖蔗

全縣種蔗農戶4600戶,其中,30畝以上大戶200戶,種植面積占糖蔗面積70%以上,建成7個比較大型糖蔗基地,全縣糖蔗種植面積達6萬畝。

蠶繭

韶關市農業企業之一的翁源縣信達繭絲有限公司是集貿、工、農、科為一體的股份制民營企業。桑園面積2.7萬畝,年產繭3.5萬擔。蠶桑專業村30多個,種桑養蠶戶近5000戶。擁有現代化繅絲廠一家,年產優質生絲200噸,優質絲棉胎1萬張。

蘭花

江尾鎮仙鶴群山環抱,山巒疊翠,空氣清新,無「三廢」污染。獨特的山地氣候非常適宜蘭花生長,以仙鶴蘭花種植基地有限公司為依託,在省道S245線兩旁江尾鎮仙鶴建設3公里長蘭花長廊,面積7000多畝,是全國最大的國蘭生產基地。有20戶台商落戶,品種100多個。

馬牯塘蓮

馬牯塘蓮產於龍仙鎮馬牯塘村,為當地特殊土質所出特產,蓮藕小而長,皮白帶星點,質脆,味殊香,煲炒咸宜,遠近馳名。

果蔗

產地分布在翁城、新江鎮,果蔗向龍仙、江尾等鎮發展。翁源產的果蔗汁多、質脆、口感好。全縣種植面積近3萬畝。

作珍芝麻冰花餅

翁源特產的作珍芝麻冰花餅採用祖傳秘方,精選本地優質花生、芝麻、冰糖、冰片糖等原料,經過多道工序加工精製而成。是享譽粵北及廣東省的綠色食品,曾榮獲第二屆中國食品展銷會金獎。

著名人物

翁源文化底蘊深厚,千百年來,孕育出不少名人志士,有晚唐詩人邵謁,明朝抗倭名將陳璘,當代旅美華人、全美油畫家協會原主席、油畫大師塗志偉等。

榮譽稱號

2020年7月,全國愛衛會確認翁源縣為2019年國家衛生縣城。

翁源位於廣東省北部,韶關市東南部,北江支流滃江上游。東靠連平,南鄰新豐,西接英德、曲江,北依始興、江西。東經113°39′2″至114°18′5″,北緯24°07′30″至24°37′15″。東西極端長66.5公里,南北寬55公里,總面積2175平方公里。

相關視頻

2019翁源縣拜年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