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羽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羽翼,讀音為yǔ yì,漢語名詞,原意「翅膀」。

中文名羽翼拼音yǔ yì解釋翅膀;輔佐的人或力量等 [1]

解釋

1:名詞原意,同翅膀相同。

2:比喻輔佐的人或力量。

辨析

同義詞:翅膀、黨羽同黨爪牙

出處

①《管子·霸形》:「寡人之有 仲父 也,猶飛鴻之有羽翼也。」

②漢 嚴忌 《哀時命》:「勢不能凌波以徑度兮,又無羽翼而高翔。」

③宋蘇軾《謝秋賦試官啟》:「翻然如畀之羽翼,追逸翮以並游;沛然如假之舟航,臨長川而獲濟。」

④太平天囯 洪大全 《臨江仙》詞:「幾時舒羽翼,萬里取長風。」

①唐韋應物《將往江淮寄李十九儋》詩:「如何不相見,羽翼有高卑。」

②宋王安石《鴟》詩:「不知羽翼青冥上,腐鼠相隨勢亦高。」

①《呂氏春秋·舉難》:「﹝ 魏文侯 ﹞以私勝公,衰國之政也。然而名號顯榮者,三士羽翼之也。」 高誘 註:「羽翼,佐之。」

②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三:「是說也,羽翼吾道,其功豈淺淺哉!」

③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太平天囯·天命詔旨書》:「又褒封 達 胞為 翼王 ,羽翼天朝。」

郭沫若 《恢復·黑夜和我對話》:「罪惡,都是在你的羽翼之下長成;你的話十分靠不住呀,你要曉得!」

①漢 枚乘 《七發》:「獨宜世之君子,博見強識,承間語事,變度易意,常無離側,以為羽翼。」

②《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 植 既以才見異,而 丁儀 、 丁廙 、 楊脩 等為之羽翼。」

③《三國志·蜀志·姜維傳》:「 維 自以練西方風俗,兼負其才武,欲誘諸 羌 胡以為羽翼,謂自 隴 以西,可斷而有也。」

④唐杜甫《收京》詩之二:「羽翼懷 商 老,文思憶帝 堯 。」

⑤魯迅 《且介亭雜文·〈木刻紀程〉小引》:「別的出版者,一方面還正在紹介 歐 美 的新作,一方面則在複印 中國 的古刻,這也都是 中國 的新木刻的羽翼。」

⑥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 孫伯符大戰嚴白虎》不如請玄德還屯小沛,使為我羽翼。

①《漢書·劉向傳》:「夫乘權藉勢之人,子弟鱗集於朝,羽翼陰附者眾。」

②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八:「柔而易制者升為心腹,奸而可使者保為羽翼。」

③清李漁《玉搔頭·微行》:「只怕他羽翼眾多,人心叵測。」

④魯迅 《兩地書·致許廣平四八》:「現在一調查,則他所安排的羽翼,竟有七人之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