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群眾路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群眾路街道隸屬於陝西省寶雞市金台區,地處金台區東部,東瀕金陵河蟠龍鎮隔河相望,南與中山東路街道毗鄰,西與中山西路街道接壤,北與金河鎮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8千米,總面積5.2平方千米。群眾路街道境內有全國文保單位北首嶺遺址和金台觀。截至2020年6月,群眾路街道下轄10個村(居),其中:6個社區、4個行政村。2011年,群眾路街道總人口32178人,農業總產值達到128.4萬元,工業總產值達到2.35億元。[1]

中文名: 群眾路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寶雞市金台區

地理位置: 地處金台區東部

面 積: 5.2 km²

下轄地區: 6個社區、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群眾路46號

電話區號: 0917

郵政區碼: 721001

車牌代碼: 陝C

人 口: 32178人(2011年)

歷史沿革

因轄區有條南北大道群眾路而得名。

1956年5月,設龍泉巷街道。

1960年4月,更名為金台公社龍泉巷分社。

1967年3月,改設為群眾路街道。

1968年10月,改為群眾路居民服務點。

1971年3月,改為群眾路公社。

1980年11月,復名群眾路街道。

2000年末,設10社區、6家屬委員會。

行政區劃

1996年,轄群眾路、龍泉巷、金台觀、五星巷、花北巷、瓦場街、摩天院、寶平路、王家碾9個行政村及摩天院第二社區和5個家委會。2002年,轄龍泉巷、五里巷、摩天院、華北巷、王家碾、寶平路、北首嶺7個社區,柳溝、北庵、五星、八里4個行政村。截至2011年末,群眾路街道轄龍泉巷、寶平路、北首嶺、王家碾4個社區,柳溝、北庵、五星、八里4個行政村;下設62個居民小組、16個村民小組。截至2020年6月,群眾路街道下轄10個村(居),其中:6個社區、4個行政村。辦事處駐群眾路46號。

地理環境

群眾路街道地處金台區東部,東瀕金陵河與蟠龍鎮隔河相望,南與中山東路街道毗鄰,西與中山西路街道接壤,北與金河鎮相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0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8千米,總面積5.2平方千米。距金台區政府0.5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群眾路街道轄區總人口32178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9604人,城鎮化率92%。另有流動人口1020人。總人口中,男性17249人,占53.6%;女性14929人,占46.4%。總人口以漢族為主,達30179人,占93.8%。2011年,群眾路街道人口出生率6‰,人口死亡率2‰,人口自然增長率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6188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群眾路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8561元。

第一產業

2011年,群眾路街道耕地面積2221畝,人均0.07畝;林地面積713畝。2011年,群眾路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128.4萬元,比上年增長18%,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0.2%。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群眾路街道糧食生產982噸,其中小麥889噸,玉米93噸。主要經濟作物為油料作物、蔬菜,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5畝,產量30噸;蔬菜種植面積509畝,產量493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黃瓜、茄子、青菜等,其中西紅柿45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截至2011年末,群眾路街道生豬飼養量1574頭,年末存欄367頭;羊飼養量32隻,年末存欄26隻;家禽飼養量0.3萬羽,年末存欄0.63萬羽。2011年,群眾路街道生產肉類141噸,其中豬肉133噸,奶類產量46噸;畜牧業總產值26.96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1%。截至2011年末,群眾路街道累計造林713畝,其中防護林545.8畝,經濟林167.24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3萬株,林木覆蓋率36%,2011年,群眾路街道水果種植面積110畝,產量50噸,主要品種有桃、杏、蘋果、葡萄,其中蘋果15噸。2011年,群眾路街道大型農業機械9台。

第二產業

2011年,群眾路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2.35億元,比上年增長1.3%,工業增加值1.58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1%。2011年,群眾路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家,職工10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4000萬元,比上年增長1.2%。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家,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2家。2011年,群眾路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0.4萬人。

交通運輸

群眾路街道境內S212通過,主幹道有寶平公路、群眾路、摩天院路、群建巷等。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群眾路街道有幼兒園2所,在園幼兒622人,專任教師52人;小學3所,在校生2339人,專任教師120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510人,專任教師11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99%;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1500人,專任教師150人;民辦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600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群眾路街道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5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6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藏書1萬餘冊。2011年,群眾路街道有線數字電視用戶12152戶,電視覆蓋率100%。

體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群眾路街道有體育場地6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8人。100%的城市社區和5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75%。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群眾路街道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個,其中二級甲等醫院1所,疾病控制中心1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所;病床263張,其中公立衛生機構床位25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8張。專業衛生人員147人,其中執業醫師74入,執業助理醫師64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3931人,參合率99.2%。

社會保障

2011年,群眾路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535戶,人數3454人,支出911.81萬元;城市醫療救助16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3人次,共支出34.45萬元;城市生活無着人員救助5人次,支出0.85萬元,比上年增長112.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8戶,人數110人,支出14.51萬元,比上年增長47.62%,月人均110元,比上年增長59.42%;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人,支出1.68萬元,比上年增長75%;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人,支出1.26萬元,比上年增長293.8%;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6人次,共支出0.05萬元,比上年增長16%;農村臨時救濟1人次,支出0.2萬元,比上年增長100%。自然災害受災人口556人,緊急轉移安置300人,倒塌房屋58間,直接經濟損失110萬元,救災支出35.53萬元。國家撫恤、救助各類優撫對象126人。社區基礎服務設施4個,社區養老服務中心2個,社區服務站4個。新增就業人員1023人,有443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了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6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443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2766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6800人。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萬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2萬元。

歷史文化

綜述

群眾路街道境內有省、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多處,著名的北首嶺遺址,為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古建築群「金台觀」為寶雞市市區保存完好歷史較久的名勝古蹟。

北首嶺遺址

北首嶺遺址1953年被發現,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重要的考古發現之一。1958年至1978年間,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西北大學等單位先後7次對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4727平方米,發現房屋遺址50座,窖穴75個,陶窯4座,墓葬451座,出土各類文物6000餘件。1986年市政府成立北首嶺文物管理所。2000年7月更名為寶雞北首嶺遺址陳列館。9月陳列館正式對外開放。北首嶺遺址比半坡遺址早400年,在遺址內發現了年代比半坡類型更早的北首嶺類型文化遺存,為研究華夏文明演進的過程提供了不可取代的重要資料。寶雞是「炎帝故里」,是原始部落聚居之地,現已查明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約有740多處。北首嶺遺址作為其中最重要的一處,是唯一設立了保護機構並對外開放的遺址,起着展示寶雞璀璨的史前文明和提示炎帝故里文化內涵的獨特作用。2006年5月25日,北首嶺遺址被國務院列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台觀

金台觀,位於陝西省寶雞市金台區群眾路街道金台巷42號。金台觀內建築總體布局依山就勢,主要建築沿中軸線排列,左右對稱,主要由山門、玉皇閣、三清殿、呂祖殿、慈航殿、八卦亭、張爺殿、聖母洞、三豐洞、藥王洞、朝陽洞等建築及歷史遺址構成;建築多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五架梁,四周圍廊,底層外檐斗拱為三踩出單昂,二層外檐施三彩如意斗拱,出昂瘦削尖曲;整體結構採用通柱做法,設二層施腰檐平座。2013年5月3日,金台觀被國務院列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風景名勝

金台太極源文化景區

金台太極源文化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是集文化、旅遊、生態、特色景觀和休閒為一體的多功能複合型道文化景區,景區內金台觀創建於元朝末年,為明代道士張三丰修道處。

視頻

人民路街道視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