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斑潛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美洲斑潛蠅 |
中文學名:美洲斑潛蠅 拉丁學名: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目:雙翅目 科:潛蠅科 屬:斑潛蠅屬 |
美洲斑潛蠅,成蟲體形較小,頭部黃色,眼後眶黑色;中胸背板黑色光亮,中胸側板大部分黃色;足黃色;卵白色, 半透明;幼蟲蛆狀,初孵時半透明,後為鮮橙黃色;蛹橢圓形,橙黃色,長1.3~2.3mm。
目錄
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美洲斑潛蠅
拉丁學名: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界:動物界
門:節肢動物門
綱:昆蟲綱
目:雙翅目
科:潛蠅科
屬:斑潛蠅屬
分布區域:美洲多數國家都有分布,國內除青海、西藏和黑龍江以外均有發生
基本信息
美洲斑潛蠅學名: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斑潛蠅為害植物種類較多,蔬菜上主要為害瓜類、豆類、茄果類(除甜、辣椒)、傘形花科、菊科等。
主要寄主
黃瓜、番茄、茄子、辣椒、豇豆、蠶豆、大豆、菜豆、芹菜、甜瓜、西瓜、冬瓜、絲瓜、西葫蘆、小西葫蘆、人參果、櫻桃番茄、蓖麻、大白菜、棉花、油菜、煙草等22科、110多種植物。
生態分布
中國分布現狀除青海、西藏和黑龍江以外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尤其是我國的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
擴散原因
已經擴散至北美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南美洲、大洋州、非洲、亞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近20多年來,美洲斑潛蠅已在美國、巴西、加拿大、巴拿馬、墨西哥、智利、古巴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嚴重發生,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並有繼續擴大蔓延的趨勢,許多國家已將其列為最危險的檢疫害蟲。我國於1993年12月在海南省三亞市首次發現,1994年列為國內檢疫對象,現已分布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1995年美洲斑潛蠅在我國21個省(市、自治區)的蔬菜產區暴發為害,受害面積達1.488×106hm2公頃,減產30%~40%。中國科學院動物所的科學家們研究發現,20世紀90年代先後侵入我國的美洲斑潛蠅和南美斑潛蠅,因對氣溫的適應能力不同,南美斑潛蠅有取代美洲斑潛蠅的趨勢。
形態特徵
成蟲小,體長1.3-2.3毫米,淺灰黑色,胸背板亮黑色,體腹面黃色,雌蟲體比雄蟲大。卵米色,半透明。幼蟲蛆狀,初無色,後變為淺橙黃色至橙黃色,長3毫米。
生活習性
一年可發生10-12代,具有暴發性。以蛹在寄主植物下部的表土中越冬。一年中有2個高峰,分別為6月-7月和9月-10月。美洲斑潛蠅適應性強,寄主範圍廣,繁殖能力強,世代短,成蟲具有趨光、趨綠、趨黃、趨蜜等特點。每年4月份氣溫穩定在15℃左右時,露地可出現美洲斑潛蠅被害狀。成蟲以產卵器刺傷葉片,吸食汁液。雌蟲把卵產在部分傷孔表皮下,卵經2~5天孵化,幼蟲期4~7天。末齡幼蟲咬破葉表皮在葉外或土表下化蛹,蛹經7~14天羽化為成蟲。每世代夏季2~4周,冬季6~8周。美洲斑潛蠅等在我國南部周年發生,無越冬現象。世代短,繁殖能力強。
危害特點
成蟲和幼蟲均可危害植物。雌蟲以產卵器刺傷寄主葉片,形成小白點,並在其中取食汁液和產卵。幼蟲蛀食葉肉組織,形成帶濕黑和干褐區域的蛇形白色斑;成蟲產卵取食也造成傷斑。受害重的葉片表面布滿白色的蛇形潛道及刻點,嚴重影響植株的發育和生長。美洲斑潛蠅和南美斑潛蠅都以幼蟲和成蟲危害葉片,美洲班潛蠅以幼蟲取食葉片正面葉肉,形成先細後寬的蛇形彎曲或蛇形盤繞蟲道,其內有交替排列整齊的黑色蟲糞,老蟲道後期呈棕色的干斑塊區,一般1蟲1道,1頭老熟幼蟲1天可潛食3cm左右。南美斑潛蠅的幼蟲主要取食背面葉肉,多從主脈基部開始危害,形成彎曲較寬(1.5-2mm)的蟲道,蟲道沿葉脈伸展,但不受葉脈限制,可若干蟲道連成一片形成取食斑,後期變枯黃。兩種斑潛蠅成蟲危害基本相似,在葉片正面取食和產卵,刺傷葉片細胞,形成針尖大小的近圓形刺傷「孔」,造成危害。「孔」初期呈淺綠色,後變白,肉眼可見。幼蟲和成蟲的危害可導致幼苗全株死亡,造成缺苗斷壟;成株受害,可加速葉片脫落,引起果實日灼,造成減產。幼蟲和成蟲通過取食還可傳播病害,特別是傳播某些病毒病,降低花卉觀賞價值和葉菜類食用價值。
農業防治
- A.加強植物檢疫,保護無蟲區,嚴禁從有蟲地區調用菜苗。
- B.發現受害葉片隨時摘除,集中漚肥或掩埋。
- C.土壤翻耕:充分利用土壤翻耕及春季菜地地膜覆蓋技術,減少和消滅越冬和其他時期落入土中的蛹。
- D.清潔田園:作物收穫完畢,田間植株殘體和雜草及時徹底清除。作物生長期儘可能摘除下部蟲道較多且功能喪失的老葉片。
- E.利用美洲斑潛蠅成蟲的趨黃性,可採用在田間插黃板塗機油或貼粘蠅紙進行誘殺。
藥劑防治
掌握田間受害葉片出現2厘米以下的蟲道時或田間葉片被害葉率10-15%,進行化學防治。施藥時間一般選在上午9-11時。一般每隔7-10天施藥一次。化學藥劑可選擇:2%天達阿維菌素乳油2000倍液、1.8%愛福丁乳油2000倍液、48%天達毒死蜱1500倍液、40%綠菜寶乳油1500倍液等藥劑。如果發現受害葉片中老蟲道多,新蟲道少,或蟲體多為黑色,可能被天敵寄生或已經死亡,可考慮不施藥。噴藥宜在早晨或傍晚,注意交替用藥。
防治措施
美洲斑潛蠅屬我國的檢疫性害蟲,主要危害茄子、番茄、馬鈴薯、辣椒、瓜類、豆類、等蔬菜。以幼蟲潛葉對寄主植物造成的損失最大,破壞葉綠素和葉肉細胞,使植株發育明顯延遲並枯死從而造成減產,嚴重受害株喪失商品價值,甚至可導致某些蔬菜和水果絕收。防治方法:在幼蟲2齡前(蟲道很小時),噴灑1.8%愛福丁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40%綠菜寶、48%毒死蜱乳油800~1 000倍液,或98%巴丹原粉1 500~2 000倍液或25%殺蟲雙水劑500倍液。各地應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措施。藥劑的施用最好採用不同單劑交替使用,以免使害蟲的抗藥性增加。蘇雲金桿菌的商品製劑可以有效地降低美洲斑潛蠅的為害,並且對天敵沒有殺傷作用。
具體措施
- (1)嚴格檢疫,防止該蟲擴大蔓延。北運菜發現有斑潛蠅幼蟲、卵或蛹時,要就地銷售,防止把該蟲運到北方。、
- (2)各地要重點調查,嚴禁從疫區引進蔬菜和花卉,以防傳入。
- (3)在斑潛蠅為害重的地區,要考慮蔬菜布局,把斑潛蠅嗜好的瓜類、茄果類、豆類與其不為害的作物進行套種或輪作;適當疏植,增加田間通透性;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把被斑潛蠅為害作物的殘體集中深埋、漚肥或燒毀。
- (4)棚室保護地和育苗畦提倡用蔬菜防蟲網防治美洲斑潛蠅,能防止斑潛蠅進入棚室中為害、繁殖。提倡全生育期覆蓋,覆蓋前清除棚中殘蟲,防蟲網四周用土壓實,防止該蟲潛入棚中產卵。可選20~25目(每平方英寸面積內的孔數),絲徑0.18mm,幅寬12~36m,白色、黑色或銀灰色的防蟲網,可有效地防止該蟲為害。此外,還可防治菜青蟲、小菜蛾、甘藍夜蛾、甜菜夜蛾、斜紋夜蛾、棉鈴蟲、豆野螟、瓜絹螟、黃曲條跳甲、猿葉蟲、廿八星瓢蟲、蚜蟲等多種害蟲。為節省投入,北方於冬春兩季,南方於6~8月,也可在棚室保護地入口和通風口處安裝防蟲網,阻擋多種害蟲侵入有效且易推廣。[1]
- (5)防蟲網中存有殘蟲的,可採用滅蠅紙誘殺成蟲。在成蟲始盛期至盛末期,每667平方米設置15個誘殺點,每個點放置1張誘蠅紙誘殺成蟲,3~4天更換1次。也可用黃板誘殺。
- (6)生物防治:①釋放潛蠅姬小蜂(Diglyphusisaea),平均寄生率可達78.8%。②噴灑0.5%楝素殺蟲乳油(川楝素)800倍液、6%綠浪(煙百素)900倍液。
- (7)沒有使用防蟲網的,適期進行科學用藥。該蟲卵期短,大齡幼蟲抗藥力強,生產上要在成蟲高峰期至卵孵化盛期或低齡幼蟲高峰期:瓜類、茄果類、豆類蔬菜某葉片有幼蟲5頭、幼蟲2齡前、蟲道很小時,於8~12時,首選三嗪胺類生長調節劑—40%滅蠅胺可濕性粉劑4000倍液,持效期10~15大或20%阿維?殺單微乳劑1000倍液、10%溴蟲腈懸浮劑1000倍液、1.8%阿維菌素乳油4000倍液、40%阿維?敵畏乳油1000倍液、1%苦參鹼2號可溶性液劑12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0.9%阿維?印楝素乳油1200倍液、3.3%阿維?聯苯菊乳油1300倍液、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10000倍液、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3000倍液,斑潛蠅發生量大時,定植時可用噻蟲嗪灌根,更有利於對斑潛蠅的控制。生產A級綠色蔬菜,每個生長季節、每種農藥只准使用1次,最終安全間隔期按A級綠色蔬菜標準執行。
參考資料
相關視頻
美洲斑潛蠅繁殖速度,會隨溫度變化而變化,高溫對它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