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美女西施充滿了悲劇和傳奇的一生

美女西施充滿了悲劇和傳奇的一生,春秋戰國故事。[1]

目錄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美女西施


西施的大名想必無人不知。她是春秋末期越國人,我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所謂紅顏多薄命,西施作為吳越爭霸時一顆棋子般的人物,她的一生充滿了悲劇和傳奇色彩。


周敬王二十四年(前496年),吳王闔閭興師伐越,卻被越王勾踐打敗。闔閭重傷而死,臨死前立太子夫差為王。吳王夫差為報父仇,於周敬王二十六年(前494年)率精兵攻越,越軍慘敗,勾踐被迫向夫差投降,屈身吳國做奴僕,服苦役。為奴期間,勾踐受盡侮辱和折磨,卻能夠忍辱負重,在夫差面前表現得恭順無比。後來夫差患病,勾踐更是親嘗其糞便以察看病情,夫差大為感動,遂放勾踐回國。


回到越國之後,勾踐臥薪嘗膽,立志復仇。他重用大夫范蠡和文種,激勵全國士民奮發圖強。文種更向勾踐獻上「滅吳九術」,其中一條就是「美人計」。


於是,勾踐立刻命令范蠡在越國境內物色美女。西施本是諸暨苧羅村的一名浣紗女,在鄉野間過着平靜的生活。但天生麗質難自棄,西施因為生得國色天香,早已艷名遠播。據說她在溪邊浣紗時,水中的魚兒被她的艷色所迷,自慚形穢,因而避入水底(即「沉魚落雁」中的「沉魚」)。范蠡選美當然不會錯過這個聞名遐邇的美女,於是來到苧羅村尋訪。一見之下,范蠡就被西施的美貌及她純真溫柔的性情打動,評定她為越國小姐第一名。


范蠡搜羅了西施等一批絕色佳人後,又請來名師對她們加以培訓。培訓科目有宮廷禮儀、歌舞技藝以及魅惑男人的方法等等,經過訓練,西施習得天下無雙的舞技。范蠡、勾踐覺得時機已到,就把西施送去了吳國。


其間,有關范蠡與西施的傳說頗多。有說范蠡與西施一見傾心,產生了感情,私訂終身的;也有說兩人是青梅竹馬的,還有說他們是在培訓及送往吳國的途中相愛的。但考慮到國家大計,范蠡還是忍痛割愛,將西施送給了吳王夫差。


然而,范蠡與西施的情事在相對嚴謹的史書中並無記載。范蠡對西施,可能有幾分同情和憐愛,但冷靜的他,大概是不會和美人計中的一顆棋子發生男女之情的。


西施去吳國的任務是以美色迷惑夫差,削弱夫差的意志,讓他腐化墮落。應該說,她的任務完成得非常出色。吳王夫差見到西施,頓時沉醉在她溫柔如水的懷抱中,對她極盡寵愛。為了讓西施住得舒服,夫差興建了館娃宮等規模宏大的宮殿,宮中金碧輝煌,珠玉遍地,奢華無比。此後,夫差更是日日與西施廝混在一塊,沉湎於酒色,「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治理國政的時間少了,吳國的國勢也日復一日地走了下坡路。


若干年後,勾踐終於得償所願,滅了吳國,逼死夫差。越興吳滅,是內外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西施在其中起到了加速吳國滅亡的作用,卻絕不是吳國滅亡的主要原因。


宋代王安石有詩說:「謀臣本自系安危,賤妾何能作禍基?但願君王誅宰噽,不愁宮裡有西施。」如果不是勾踐自強不息,重用賢臣范蠡、文種,不是夫差自大狂傲,寵信佞臣伯噽,冤殺國之棟樑伍子胥,就算有十個百個西施,也不能逆轉吳越的興衰存亡。


至於西施的結局,主要有兩種說法。


流傳更廣的一種說法,是說西施回到了范蠡的身邊,兩人泛舟五湖,從此過着逍遙快活的歸隱生活。但是既然范蠡與西施是否有舊情都無明證,這種結局可能就只是人們的美好願望而已。


另一種說法雖然殘酷,卻更可能是歷史事實,那就是西施沉江而死。兇手可能是越王勾踐,他考慮到西施知道吳越間的秘密太多,而且使用美人計過於下作,所以殺她滅口;也可能是勾踐的夫人,她害怕勾踐迷上西施,危及自身地位;甚至可能是西施因與夫差相處日久動了真情,自盡以報吳王。


西施本是一位無辜女子,只因身處亂世,捲入吳越之爭,終成了兩國鬥爭的犧牲品。但她以一己嬌弱之軀,在這段風雲跌宕的歷史中書寫了屬於自己的傳奇,千載之下也讓人同情唏噓。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