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蹄實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羊蹄實 |
![]() |
中文學名:羊蹄實 別 稱:金蕎麥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目:蓼目 科:蓼科 屬:酸模屬 種:羊蹄、尼泊爾酸模 |
羊蹄實,別名:金蕎麥
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爾羊蹄的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Rumex japonicus Houtt.2.Rumex nepalensis Spreng.
採收和儲藏:春季果實成熟時採摘曬乾。
形態特徵
1.多年生草本,高60-100cm。根粗大,斷面黃色。莖直立,通常不分枝。單葉互生,具柄;葉片長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基生葉較大,長16-22cm,寬4-9cm,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至微心形,邊緣微狀波皺褶。
總狀花序頂生,每節花簇略下垂;花兩性,花被片6,淡綠色,外輪3片展開,內輪3片成果被;果被廣卵形,有明顯的網紋,背面各具一卵形疣狀突起,其表面有細網紋,邊緣具不整齊的微齒;
雄蕊6,成3對;子房具棱,1室,1胚珠,花柱3,柱頭細裂。
瘦果寬卵形,有3棱,先端尖,角棱銳利,長約2mm,黑褐色,光亮。花期4月,果期5月。
2.本品與羊蹄的區別在於:葉片卵狀長圓形,下部較寬,先端急尖或鈍尖,基部心形或近圓形,兩面的葉脈及葉緣均被白色短毛;結果時增大的內花被邊緣具7-10對針刺,針刺先瑞呈鈎狀彎曲。
花期5-6月,果期6-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
1.生于山野、路旁、濕地。
2.生於溝谷、河岸及濕地。
資源分布:
1.分布我國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各地。
2.分布於西南及陝西、甘肅、青海、江蘇、江西、湖北、湖南、西藏等地。
性狀
性狀鑑別 瘦果寬卵形,有3棱,為增大的內輪花被所包。花被寬卵狀心形,長5mm,寬6mm,邊緣有鋸齒,各具一卵形小瘤。乾燥的果實表面棕色。氣微,味微苦。
性味
苦;性平
羊蹄實的功效與作用
涼血止血;通便。
主赤白痢疾;漏下;便秘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6g。
各家論述
1.《唐本草》:主赤白雜痢。
2.《綱目》:治婦人血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