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罷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罷休漢語詞語,拼音為bà xiū,釋義是休息。[1]

[]

例句

1、休息。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將軍罷休就舍,寡人不願下觀。」

宋 蘇軾 《九日次韻王鞏》:「我醉欲眠君罷休,已教從事到 青州 。」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二一回:「我猜着你兩口多時不見,一定要早睡,收拾了罷休。」

2、停止,不再進行。 宋 范成大 《次韻宗偉閱番樂》:「罷休詩社工夫淡,洗淨書生氣味酸。」

明 馮夢龍《醒世恆言·陳多壽生死夫妻》:「女兒多福又怕羞,不好來勸,任他絮聒個不耐煩,方才罷休。」

清 蔣士銓 《臨川夢·拒弋》:「蛛絲掣肘,龍門開竇,咳,甚公車猶難罷休。」如:不完成這項任務,我們絕不罷休。

《老殘遊記·第一七回》:我倒有個法子,你又做不到,所以只好罷休。

3、表示不再計較、爭執。

《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你若不去,便是心虛,我們卻和你罷休不得!」

《金瓶梅詞話》第四回:「早叫你早來,晚叫你晚來,我便罷休。」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二回:「我聽了,又告訴了 端甫 ,只得罷休。」

4、辭去官職。 唐 柳宗元 《經略副使馬君墓誌》:「年七十,不肯仕。曰:『吾為吏逾四十年,卒不見大者。今年至虛耗,終不能以筋力為人贏縮。』因罷休。」

釋義

(1) [stop]∶停止;了結;作罷 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2) [rest]∶休息 收拾了罷休

出處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將軍罷休就舍,寡人不願下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