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溪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溪鎮自古是興化府仙遊縣與泉州府交界的商貿集鎮,東與仙遊縣龍華鎮相連,西和南安市毗鄰,南與馬甲鎮交界,北和永春縣接壤。全社有19個大隊,270個生產隊,均為漢族。公社駐地在雙溪大隊西頭埔村,距泉州市區48公里。 2017年,行政區域面積10849公頃,常住人口49026人。2020年6月29日,入選省級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1]

中文名: 羅溪鎮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洛江區

地理位置: 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區北部

面 積: 10849 公頃

下轄地區: 17個村委會

政府駐地:西頭鋪

電話區號: 0595

郵政區碼: 362015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49026人(2017年)

著名景點: 觀音山/龜峰岩/觀音壩

車牌代碼: 閩C

鄉鎮概況

羅溪鎮自古是仙遊縣與泉州市交界的商貿集鎮,位於洛江區北部,東經118°36′、北緯25°12′,距泉州市區40多公里,東與仙遊縣相連,西與南安市毗鄰,南與馬甲交界,北與虹山鄉接壤。管轄觀音村等17個村委會,220個村民小組,海拔700米,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四周山嶺環繞,主要溪流發源於玉葉山,故宋代稱玉泉山。除玉泉山外,環北有後溪、環西有前溪,由東往西有下宮溪及翁圳、石圳等小支流注入前、後溪,溪圳羅列於四面八方,因此,元代到近代一直稱大羅溪。

班子成員

黨委書記:蘇世仿

人大主席:何明輝

黨委副書記、鎮長:林忠陽

行政區劃

350504100:201雙溪村 202後溪村 203三村村 204前溪村 205新東村206柏山村207三合村 208建興村 209 垵內村210翁山村 211永生村 212東方村 213大路腳村 214鐘山村 215廣橋村 216雙合村 217洪四村

歷史沿革

羅溪鎮,宋代屬晉江縣,玉泉鄉常建里,因東南環繞翁山溪、前溪,其溪水發源於玉葉山,故稱「玉泉鄉」。元至清朝屬晉江縣四十七都,民國廿九年屬第四區羅溪鄉,民國三十三年屬山頂鄉。1949年屬晉江縣第一區,1971年劃歸泉州市(現鯉城區),為羅溪人民公社,1984年撤社建羅溪鄉,1989年撤鄉建鎮。

自然資源

八峰山金礦:經探察,其黃金含量頗豐,待開發。後溪鐵礦:後溪村橋下常年有血色水流出,經探察,整座大寨山藏有鐵礦,待開發。

建築古蹟

羅溪有省級森林公園「森林人家」健康休閒遊是全省首批「森林人家」健康休閒遊示範點之一,也是泉州首家「森林人家」健康休閒遊試點單位,享有「泉州後花園」的美譽。羅溪文物古蹟眾多,境內仍有保存較為完好的龜峰岩、觀音壩、大寨山吳覲起義山寨遺址、拱橋、九龍禪寺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旅居印尼的愛國僑胞黃奕聰老先生獨資捐建7000多萬的奕聰學園以花園式建造而成,該中學按普通高中一級達標的要求,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設施齊全,設備先進。

旅遊資源

主要的旅遊景點有泉州市羅溪森林公園、觀音壩、廓壠廟、龜峰岩、圓覺寺、玉葉寺、西龍寺、道觀岩寺、南宋古拱橋、名木珍稀古樹、大寨山吳覲起義山寨遺址、清朝護林碑等,另一旅遊項目洪四前洋庫區生態休閒綜合開發項目已開始建設。

大寨(即:吳覲寨):坐落於後溪村,是吳覲的大本營,營造於明末清初,為1647年吳覲為配合民族英雄鄭成功起義領導的一支數千農民起義所駐紮的主要山寨,現寨部分牆、炮台、東西寨門、跑馬場、點將台、吳觀井點將台尚存,是研究明末清初羅溪農民起義的重要史據,此寨於2001年6月由泉州市政府列入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勒石永志。

廣橋(即:拱橋、龍潭橋):在廣橋村,原晉(晉江)仙(仙遊)交界主要交通橋樑,建築形式獨特,其拱度2.3米,有「站在橋頭看不到橋尾」之稱。1985年10月1日由市文物管理委員會立碑保護,2003年4月由市人民政府立碑保護。

龜峰岩:位於雙溪村,從西北朝東南,「盟心堂」、「鍾英廟」(即文廟)、「龜峰岩」(即武廟)三廟並立於龜首,有龜頭出聖佛(關聖夫子),龜尾出人物(黃純道墓,其裔孫黃任藻於明崇禎甲戌科進士及第,加封「太子少保」之美傳。該廟於2001年列入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4月,市人民政府立石碑保護。

其它寺廟:如桌上岩、建興岩、玉葉寺、芸覺寺、西龍寺……可見「山高水也高,由來羅溪僧占多」,還有花魁寨、玉葉寨、石獅寨、火焰寨、臥牛寨、湧泉寨、香爐寨、伏船寨等宏偉建築,可見歷代封建王朝官逼民反:「山高寇占多」。

九龍禪寺:位於九樓山上,建於宋朝,1983年立為文物保護單位。

特色物產

八峰山桔梗:產於八峰山東北懸崖絕壁,西南向呈45度坡,海拔200米以上山坡是黑沙土壤,時有雲霧環繞,具有清涼解毒、益陽補氣、潤肺健身的效果的中藥,每年端午節後採收。

花魁瓷器:宋元明時代盛產。1987年泉州文物考古小組發掘宋代瓷窯,挖出宋江代碗、碟、瓷鍋、瓷吊燈等多種青藍彩繪書畫瓷器產品,至清朝、民國時代停產。

民間工藝

羅溪銅鑼:始於明初,其產品有「清道」音大鑼、中鑼、響鑼、大撥、中撥、小鋼鍾、雙鈴、「小叫」響盞、「十音」等幾十種產品,尤其是「十音」製作,巧奪天工,能制十塊直徑一寸多的銅響盞,一敲擊起來有樂符的十種聲調,其聲音清脆悅耳,猶有天庭宮樂,其打制技藝在全國可稱得上絕無僅有,被福建省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其產品暢銷全國各地。

鍾石山、建興山、玉葉山盛產名茶,此三山海拔600米左右,經常「白雲蓋頂」、霧氣騰騰,所產岩茶,其質冠於其他山茶,尤其是鍾石山所產之茶更佳,素有民謠:「鍾石茶葉,勝過中藥」。

羅溪草蓆:遠近聞名,八峰山下的良田是黑沙壤,適應草蓆的生長,其草不粗不細,有韌性,所織草蓆經久耐用。民國時期永生村家家戶戶有織席機,歷來有「馬甲村,翻土豆;潘家鄉,翻蔗頭;山項彭煙霧罩、大羅溪拿席扣」的民謠,產品暢銷廣州、福州、廈門等地。

著名人物

黃奕聰(DeiEkTjhong),印尼姓名伊卡·芝布塔·威渣雅(EkaTjiptaWidjaya),是當今印尼第三大華人企業集團「金光集團」(SinarMasGroup)的創建人和董事長。80年代以來,黃奕聰的「金光集團」一直被印尼或東南亞有關經濟刊物列為印尼全國最大的200家企業集團(包括印尼原住民企業集團)之一,是僅居於林紹良「三林集團」和謝建隆「阿斯特拉集團」之後的第三大企業集團。1993年,謝建隆將他的「阿斯特拉集團」股票出售並退出該企業後,黃奕聰及其企業集團已躍居第二位。1991年和1992年,黃奕聰都被列為東南亞地區最大的50位富豪、企業家之一,財富約在10億美元左右,排名第12位。

經濟發展

羅溪鎮山多田少。羅溪是洛江區的糧食和經濟作物的主產區,糧食作物以水稻、甘薯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馬鈴薯、秋大豆、蕎頭、木瓜、玉米、花生、甘蔗等,土特產有桔梗、心葉球柄蘭、乙金、山麥冬、草蓆、米粉等,水果主要有龍眼、橄欖、芒果、枇杷等。

榮譽記錄

2020年6月29日,入選省級鄉村治理示範鄉鎮名單。

視頻

羅溪鎮2016年度十大金牌員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