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羅度無盡尊者

羅度無盡尊者即無盡意菩薩、無量意菩薩。賢劫十六尊之一,依《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七《無盡意菩薩品》載。此菩薩居於東方不眩國普賢如來之世界。[1]

尊者為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三昧耶會外壇北方五尊中西端之菩薩。此菩薩因觀一切事象之因緣果報皆為無盡,而發心上求無盡之諸佛功德,下度無盡之眾生,故稱無盡意菩薩。

尊者佛理高深,曾為眾生講說八十無盡意法門,即《無盡意菩薩經》,度無數有情離諸垢染,其形像呈白肉色,左手握拳置腰間,右手持花雲。 羅度無盡,音譯阿差未底,意譯無盡意,密號定慧金則、無盡金剛。

稽首具六波羅密,稽首得無生法忍。

稽首佛敕久住世,稽首救世不倦者。

天上人間福田施,心無高下依佛慧。

遍與有情作功德,故受孔雀墮尾供。

——宋 黃庭堅《羅漢贊

目錄

五百羅漢第伍拾叄尊

羅度無盡尊者,即無盡意菩薩,又作無盡慧菩薩,無量意菩薩,為東方淨琉璃世界藥師如來所八大菩薩之一,也是密教金剛界曼荼羅三昧耶會外壇北方五尊中西端之菩薩,賢劫十六尊之一。[2]

其本生因緣及事跡不詳。依《大方等大集經》卷二十七《無盡意菩薩品》記載,此菩薩為使舍利弗見不眴世界之普賢如來,而入佛土三昧,合掌遙禮彼佛,散微妙華供養之。該華至普賢如來世界,彼國諸菩薩見之,皆樂欲見娑婆世界釋迦文佛及大眾,普賢菩薩遂放大光明而照娑婆世界,令該國諸菩薩悉能遙見此土。

此菩薩因觀一切事象之因緣果報皆為無盡,而發心上求無盡之諸佛功德,下度無盡之眾生,故稱無盡意菩薩。曾為眾生講說八十無盡意法門,即《無盡意菩薩經》,度無數有情離諸垢染。

佛及菩薩的聖號,都是從他所有功德而安立的。無盡意所以得名無盡意,是依他的什麼功德而安立的?

這可從世界、眾生、悲願三方面來加以說明:世界方面,首要了解的,像娑婆世界這麼大的世界,是有無窮無盡,無量無邊那麼多的,佛經稱為無盡世界。

在這麼多世界中,如以娑婆世界說,單是南贍部洲的人,已多得不得了。如以四大部洲的人綜合來說,當然更多。除了人類還有其他眾生,眾生真是多得不可勝數。不但一個世界的眾生是這樣,每個世界的眾生都如此,所以說眾生無盡。

這位大菩薩,運用其智慧,觀察世界時,發現有無盡世界。在無盡世界中,有無盡眾生活動。且諸眾生,為煩惱的驅使,飄墮在業海,沉淪在輪迴,受眾苦的逼迫,永無解脫之期!無盡意菩薩不忍見無窮盡的眾生,長期受諸苦惱,就從內心深處,發起無盡悲願。

願度無盡世界中的無盡眾生,令無盡眾生成佛,而後自己方成佛,所以稱為無盡意。[3]

尊者法相

尊者法相所現為端然靜坐,左腿蹺於右腿上,身披袈裟,手持念珠,雙目炯炯,兩眼下視,神情慈悲,神態超然。

尊者教化眾生捨棄俗世恩怨與造作,推崇空寂與無為的佛理。

詩 偈

休學螻蟻空繁忙,動輒得咎惹禍殃。

粗茶淡飯身心安,朝陽晚霞任君賞。

偈解

不要像螻蟻般徒勞忙碌,不然忙碌的結果會禍殃不斷。安心於粗茶淡飯,每天坐看日出日落也就夠了。

此偈教導我們,有時候我們付出很多,不僅毫無收穫,結果卻招來無數禍端。此時我們更加要學會安於平淡,安然於眼前的朝陽晚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