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大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大華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
出生 1936年8月
福建武平
逝世 2015年11月11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羅大華,1936年生於福建武平,中國政法大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1]。從事心理學研究,法律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2]。擁有著作多篇。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

2015年11月11日10點10分,羅大華因病去世,享年79歲[4]

人物簡介

羅大華是新中國犯罪心理學、法律心理學的主要創始人之一。1983年至1999年擔任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教研室主任,現任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證據科學研究院專職教授,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建警官學院、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客座教授。歷任中國心理學會理事、常務理事,1983年至今擔任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犯罪與矯治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監獄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心理諮詢師專家委員會委員,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關心青少年教育協會顧問,北京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北京市法學會理事。1992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人物履歷

1955年7月畢業於福建省長汀師範學校,此後從事小學教育工作1年;

1956年9月-1960年7月就學於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育系;

1960年8月被分配到北京政法學院(即中國政法大學前身)任教;

1983年至1999年擔任中國政法大學犯罪心理學教研室主任,犯罪心理學研究中心主任,證據科學研究院專職教授,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兼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中國刑事警察學院、福建警官學院、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客座教授。歷任中國心理學會理事、常務理事;

1983至2010年擔任第一屆至第七屆中國心理學會法制心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曾任中國犯罪學研究會常務理事、犯罪與矯治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警察學會、中國監獄學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國家心理諮詢師專家委員會成員,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常務理事,北京市關心青少年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北京市心理衛生協會理事,北京市法學會理事,北京市監獄學會顧問;

1992年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學術建樹

羅大華多年從事犯罪心理學、刑事司法心理學、證言心理學、罪犯矯治心理學等學科的研究與教學工作。論着頗豐,共出版編著、譯著60餘部,發表論文50餘篇。

羅大華
羅大華

主要著作有:主編新中國第一本《犯罪心理學》教材(1987年獲北京市第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高等學校法學試用教材《犯罪心理學》、高等政法院校規劃教材《犯罪心理學》、《青少年犯罪心理學》(1989年獲中國青少年犯罪研究10年優秀成果二等獎,1991年獲北京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心理學大詞典》、《心理學大辭典》、《法制心理學詞典》、《中國法制心理科學研究十年》、《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法制心理科學研究》、《法制心理學叢書》、《21世紀法律心理學叢書》等;

合著《犯罪心理學》(台灣東華書局、浙江教育出版社分別出版)、《司法心理學》(2002年獲第五屆國家圖書獎、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一等獎)、《罪犯改造心理學》、《證人證言心理》、《中國心理科學》、《當代中國心理學》、《刑事司法心理學理論與實踐》等;

著有:《羅大華七十華誕文集》;

譯著《犯罪心理學入門》、《犯罪心理學》、《犯罪社會心理學》等。

主要論文有:《犯罪心理學方法論》、《違法犯罪青少年心理特點初探》、《少年犯罪的成因與預防對策研究》、《證言失真的心理分析》、《暗示對證言影響之研究》、《關於犯罪者對一組罪種嚴重性判斷的研究》、《對國外犯罪心理研究中幾種理論觀點的述評》、《論對罪犯刑滿釋放後重新犯罪的預測和預防》、《論犯罪原因和犯罪原因的系統研究》、《中國法制心理科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我國刑事犯罪嚴重化的社會心理成因》等。

曾應邀到日本國和台灣地區參加學術交流。

曾主持司法部重點課題--"中國罪犯心理評估系統"的研製工作,承擔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其對策研究"、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證據科學的理論體系與應用研究"子課題"證言可信性的實驗研究"等項目的研究工作

視頻

《法大翹楚》之羅大華 2016年01月21日發布

參考來源

  1. 羅大華-理事介紹-中國心理學會法律心理學專業委員會 ,中國心理學會, 2010-10-30
  2. 中國犯罪心理學主要奠基人羅大華 ,孝愛網, 2015-11-13
  3. 羅大華 ,中國政法大學新聞網
  4. 沉痛悼念羅大華教授 ,中國心理學會 , 2015-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