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羅東森林鐵道

羅東森林鐵道是一條連絡台灣宜蘭縣羅東鎮竹林與太平山林場(今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的鐵道路線,於土場承接來自太平山森林鐵路的林木並將之運至竹林,同時兼辦客運業務。該鐵路於1924年通車,並在1979年結束營運[1]

目錄

興建經過

緣由

在該鐵路建築之前,太平山林場之舊太平山部分即已開始生產,但受限於地形且缺乏陸路運輸,僅能利用濁水溪(今蘭陽溪)溪水將原木流放至位在下游的員山(該運送方式稱為管流輸送法)。此方法不僅效率不彰,且易使木材在運送過程中流失受損,故擬興築有效陸運系統。另外,台灣電氣株式會社於1922年希望在蘭陽溪建立蘭陽發電廠進行發電,此舉勢必影響管流輸送。因此台灣總督府在1921年決定將營林所出張所自宜蘭移轉至羅東,並將運材方式改為鐵道輸運。

路線興建

全線起自太平山林場的土場,止於位在羅東的竹林車站,共計36.69公里。全線設有7座隧道與22座橋樑

土場至天送埤

由台灣電氣株式會社出資興築,完成於1921年。該路段沿溪而建,遇溪架橋,營運極易受洪水衝擊而中斷。天送埤車站現存轉車盤一具,即為此路段中斷時所用,以維持與羅東之間的客運。

天送埤到歪仔歪

租用原屬台南製糖會社的鐵路路線。

=歪仔歪至竹林

於1924年完成;當時的街長陳純精極力促成此段鐵路的興築,使原先設於員山的貯木場、林業辦公室等得以移至羅東,開啟了羅東往後數十年的繁華。

竹林至羅東火車站

為便利客運,於1970年完成竹林至羅東車站北側間的連絡路線。

營運沿革

該路線於1924年1月27日全線通車。初期僅有辦理貨運業務,1926年5月起始提供客運服務,設有十個車站。1970年又於羅東車站北側增設林鐵羅東站。1971年引進中華號列車,以進一步提升客運品質。然而,1976年後林場產出下降,客運方面亦日漸不敵公路運輸,加上本線許多路段緣溪而建,易受洪水破壞。在種種因素之下,於1979年8月1日結束營運,共歷時56年。

保存現況

竹林車站、大洲車站、天送埤車站、牛斗車站與土場車站等處仍有車站建物或相關設施。其中,竹林車站經整理後,與臨近的羅東林場合併設立羅東林業文化園區[2],為羅東熱門景點。

天送埤至土場間的路線基礎多留存至今,隧道、路堤及橋墩多仍可見。

2004年5月14日文化資產局登錄太平山林鐵天送埤站為歷史建築。2012年7月23日登錄羅東林鐵八號隧道為歷史建築。

2012年5月19日羅東林管處宣布與宜蘭縣政府合作規劃羅東林鐵三星至天送埤段復駛 。

視頻

羅東森林鐵道 相關視頻

太平山景區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