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拼音:luó)是漢語常用字,初文見於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從網從鳥(隹),表示捕鳥的網。羅的本義指「張網捕捉」,又引申指搜集、招致、網羅。還有散布的意思。用作名詞時指捕鳥的網,引申指孔密的篩子,又引申指呈弧形或環狀孔眼的絲紡織品。羅又作量詞,一羅合十二打,是英文gross的英譯。

簡介

會意字。甲骨文(圖1)的「羅」字上部是「網」字,像捕魚及捕鳥獸的網形;下部是「隹(zhuī)」字,是鳥的意思。兩部分合在一起,表示用網捕鳥。與捕獸、捕魚的「網」字不同。後來為了明確字義,又另加意符「糸」(讀作mì,本像絲線形),寫作「羅」。在戰國文字中,「羅」字的偏旁「網」有被省略為「岡」的(圖2),其實早在商代甲骨文中,「網」字就有這種寫法。由於秦代篆文(圖3)「羅」字的筆畫圓轉,不便於書寫,所以人們便把偏旁「網」的外框縮短,把裡邊的兩個「ㄨ」變為兩橫一豎,「網」就變形為「罒」。同時把偏旁「糸」和「隹」中的環形筆畫變成折線,把半圓形筆畫分解成兩筆。由於「羅」字的筆畫較多,不易書寫,到了元代出現了簡體字「羅」,保留了上部的偏旁「罒」,而根據草書「羅」字的寫法,左下角的偏旁「糸」形似「夕」,便把下部的兩個偏旁用一個「夕」代替了。新中國成立後簡化漢字時,正式把「羅」簡化為「羅」。

評價

《廣韻》魯何切。《集韻》《韻會》良何切。《正韻》朗何切,並音蘿。《說文》:以絲罟鳥。古者芒氏初作羅。《爾雅·釋器》:鳥罟謂之羅。註:謂羅絡之。《詩·王風》:雉離於羅。《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又《類篇》:帛也。《釋名》:羅文,疎羅也。《戰國策》:下宮糅羅紈,曳綺縠。又《廣雅》:羅,列也。《楚辭·九歌》:羅生兮堂下。註:羅列而生。又國名。《左傳·桓十二年》:羅人慾伐之。註:羅,熊姓國,在宜城縣西山中,後徙。 又水名。《史記·屈原傳》:遂自投汨羅。註:汨水在羅,故曰汨羅。又新羅,東夷國名。《唐書·東夷傳》:新羅,弁韓苗裔也,居漢樂浪地。又姓。《姓氏急就篇》:羅氏,顓頊後,封於羅,今房州也。子孫以為氏。又羅羅,獸名。《山海經》:北海有獸,狀如虎,名曰羅羅。《駢雅》:青虎謂之羅羅。又菴羅,果名。《本草》:梨之類,色黃,如鵝梨。又《集韻》鄰知切,音離。義同。又《集韻》郎佐切,音羅。邏或省作羅。巡也。 [1]

參考文獻

  1.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