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網市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網市鎮坐落在東荊河畔,隨岳高速公路,省道s215線穿鎮而過。位居監利「北大門」。北襟仙桃、西接潛江、東毗洪湖,三市一縣交匯成聞名遐邇的「金三角」。[1]

中文名: 網市鎮

別 名: 網埠頭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湖北省荊州市監利市

面 積: 95.2平方千米(2017年)

下轄地區: 2個社區、23個村

政府駐地: 網埠頭

電話區號: 0716

人口數量: 33501人(2017年)

著名景點: 萬佛寺, 石家湖

車牌代碼: 鄂D

方 言: 仙沔話

行政區劃

面積:95.2平方千米(2017年) 人口:33501人(2017年) 代碼:421023115

全鎮轄3個居委會、28個村委會:網市、建新(建設)三官、北口、小潭、高橋、扒頭、杉樹、新河、三官、高廟、劉橫、王廟、廟剅、三聖、鐵嘴、明剅、公道、大潭、網市、新豆、周台、顧廟、橫堤、鐮刀、劉當、建新、童剅、北口、鐵廟、預市、碾橋。鎮政府駐網埠頭。

概況

監利市轄鎮。面積95.2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33501人(2017年)。轄2個居委會、28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網埠頭。

沿革

1958年屬龔場公社,1975年析龔場公社為北口、龔場公社,1984年合併為龔場區。1987年撤區並鄉,設立縣轄北口鄉。1992年改網市鎮,駐地遷至網市。1996年,面積114平方千米,人口5.3萬人,轄小潭、顧廟、橫堤、鐮刀、劉擋、建新、童剅、北口、鐵廟、預市、碾橋、高橋、扒頭、杉樹、新河、三官、高廟、劉橫、王廟、網市、新剅、周台、廟剅、三聖、鐵嘴、明剅、公道,大譚28個行政村和北口街、三官街、網市街3個居委會。

2004年,鎮政府駐網埠頭,人口53044人,面積114平方千米,轄網市、三官、北口3個居委會和小潭、高橋、扒頭、杉樹、新河、三官、高廟、劉橫、王廟、廟剅、三聖、鐵嘴、明剅、公道、大潭、網市、新豆、周台、顧廟、橫堤、鐮刀、劉當、建新、童剅、北口、鐵廟、預市、碾橋28個行政村。2005年,人口52984人。

地理位置

得天獨厚,水陸交通便利,全鎮面積95.2平方千米(2017年),轄3個街道居委會,28個行政村,總人口33501人(2017年)。改革開放以來,該鎮通過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建成了以高劉垸為主體的萬畝科技示範園區和以溜子垸為主體的萬畝生態水產養殖基地,初步形成了「南水(產)北(蔬)菜」的種養格局;通過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盤活企業資產存量近1000萬元,建成了以建材、服裝、水產精養為主的民營企業群體,為工商稅收、勞動就業、集鎮增容等拓寬了新的門道;通過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在繼續打好「全國玻璃經營之鄉」品牌,鼓勵農民外出務工經商的同時,又主動接受仙桃經濟的輻射,支持農民離土不離鄉,做糧販子、菜販子、魚販子,發展了一支近千人的農產品運銷大軍,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經濟的發展,帶動了社會事業的進步,近幾年,網市鎮在鄉村水改、農村電網改造、鄉村公路建設、城鎮建設等方面走在了周邊同等鄉鎮的前列,一個開放、多元的經濟強鎮正在監北迅速崛起。

網市鎮區位獨特,除了是監利縣北大門,還是三市一縣結合部,和仙桃市、潛江市、洪湖市接壤。

網市鎮現在和歷史上的「曬網補網」沒有多大聯繫了,被稱為「全國玻璃經營之鄉」,現在遍布全國的玻璃鋁材經營戶有很多來自網市。

位於鎮西周台村的萬佛寺和位於小潭和高廟村交接的石家湖是你值得一去的地方。

傳說萬佛寺這座古剎已經有了幾百年了,相傳是當年濟公古井運木建的這座寺廟。萬佛寺每天都有來自各地大量的信徒去朝拜,而每年的農曆二月十九和春節。人是最多的了,一天都有數萬人啊,人山人海,乞求平安。場面謂為壯觀。

石家湖是一個大多數監利人都還不見得知道的地方,這裡還保持着原始的生態環境,每到初夏,這裡荷花盛開,蘆葦滿湖,各種本地人都不知道名字的鳥類在此繁衍繁衍生息,好不熱鬧。到了盛夏,蓮蓬生香,菱角便野。到了冬季,野鴨成群,在此越冬。

視頻

2020年10月6日湖北省荊州市監利市網市鎮王廟村潘思遠帥哥十歲生日留影相冊

參考文獻